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

ID:43004286

大小:3.4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3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多以热点区域(如非洲、我国西北部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对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考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1.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1)定义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_______,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________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形式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________(西南喀斯特地区)和___

2、_____(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3)形成过程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命题角度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经典例题](201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3、[思维建模]1.文字信息获取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________,________(≥8级),刮风天数多。沙源在________。2.图像信息获取指向标、错那湖、青藏铁路位置、河流位置等信息。3.推理分析4.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荒漠化的形成及防治措施。[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针对性归纳(1)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比较主要分布地区自然地理背景主要人为原因土地沙漠化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农牧交错带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大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牧交错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地表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毁林开荒,过度开垦;过度采薪次生盐渍化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降水少,气候干旱或旱涝交替(华北)不合理灌溉(2)我国不同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①内

5、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片状、带状沙漠化)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②半干旱的草原牧区(片状、斑点状沙漠化)合理放牧,加强草场管理。③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带状沙漠化)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防沙林。④工矿区、居民点等基本建设区(点状、线状沙漠化)搞好土地复垦;恢复植被。⑤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片状、斑点状沙漠化)扩大林草比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做好防风沙措施。2.拓展性归纳:沙尘暴多发区及其形成条件(1)世界沙尘暴多发区及成因①北美西部荒漠干旱区——土地利用不当,持续干旱;②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土地沙化;③亚洲中部——人口快速增

6、加,过樵、过垦、过牧,灌溉用水不合理,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土面积广阔,造成沙尘暴与盐尘暴的混合发生;④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场退化、田地荒芜、沙漠扩大。(2)形成沙尘暴的条件①沙源丰富。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表土疏松,沙质碎屑物丰富。②多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③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局部地区)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变式训练](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7、。据此回答1~3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发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考点二 水土流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