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

ID:3341974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_第1页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_第2页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精神”解读校训——励志、厚德、攻术、笃行:“励志、厚德、攻术、笃行”八字校训,汲取先贤雅言,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向、人文追求的高度概况,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群体自我教育和共同奋斗的旗帜,更是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支柱。“励志”语出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是指奋发志气,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或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励志”强调要有理想、有追求、有志气,要奋斗、要磨砺、要拼搏,励志又远志,可成大器,行大义,举大事,创大业。“厚德”语出《易经》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2、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厚德”

3、强调育人之本,德育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学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尚;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寓意学校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注重引导师生完善人格,修己立人,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攻术”语出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其中“术业有专攻”改变为专攻术业而成。“攻术”要求志学、专学、厚学,尚能、强技、精业。强调学校师生员工力戒浮躁虚荣,专心致志、深入研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笃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另有《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4、,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当然更离不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内在统一和相联互动。“笃行”要求学以致用,当重于行,实于行,立于行,知行合一。“笃行”强调实践,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汲取新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实现知行统一。学校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胸怀世界的开放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精诚合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胸怀世界”:(

5、十个“是”3/3)是我校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我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是我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育人环境等具体载体的外化体现;是我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是我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我校师生的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和道德水平的标志;是以我校为主体的思想、情感和作风相统一;是我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境界;是我校历史上一代代校长承传下来的育人导向,一代代教师和学生的业绩、遗产、思想和风范的结晶;是我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努力

6、、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校风——文明质朴、健康向上:即以文明优雅的礼仪、高尚质朴的品行、阳光健康的体魄,和谐向上的团队,怀揣质朴的情感、遥寄满腔的深情、紧抱坚定的信念、创造美好的明天、奔向辉煌的未来,构筑全新的行业风气。教风——博爱博识、求实求精:爱的层次由高到低为:博爱、国爱、民族爱、父母爱、友爱、亲属爱、男女爱、夫妻爱、自爱等,拥有博爱情怀,就能达到博识、博学的境界。博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博爱的世界里真善美、假丑恶已经没有了绝对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涵、互相促进;同时,认识事物永无休止,有细胞微粒、中子、核子的微观世界,有月球、太阳系、河外星系的宇宙天

7、体,有古今中外的历史、自然、科学文化,有当今各国的政治、经济、信仰可持续发展等等,通过认知、了解,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实现质的飞跃。求实求精:即“不唯虚而求实,不唯多而求精”,就是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育教学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避免消极、自卑、烦恼和浮躁的不良心态,不断否定自我、否定“最好”、追求更好。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创新,授人以渔;作为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