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修观法要

修定修观法要

ID:33421199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5

修定修观法要_第1页
修定修观法要_第2页
修定修观法要_第3页
修定修观法要_第4页
修定修观法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定修观法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定修观法要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  郭和卿译  黄隼高笔记  昂旺敦振校订重印吴序佛云,唯此一事实,余二皆(原作“即”,据《法华》更正—鸿泥)非真。斯言也,夫人而知之矣!然今之学佛者,分河饮水、万别千差,以方便法,立门户之见,于权实义,操同室之戈,各是其是而非其非,此一佛法也,彼亦一佛法也,岂特二而已哉?呜呼,大法不明,我执是竞,故彼之所谓是,非关空性中观之见也;彼之所谓非,亦非关烦恼无明之障也。不过同我则是,异我则非,理愈多而执愈重,行愈力而执愈坚,此皆我见之为害,而大法所以不明也。某某年秋,阿旺朗吉上师传修止

2、修观仪轨于雅州,黄隼高笔述寄省,省友先刻印修止仪轨行世,以修观仪轨辗转传钞,不无讹谬,故未付梓。今幸多方就正,得成完璧,吾友谢子厚见而悦之,以其契合禅宗也,亟欲印行,嘱序于余,余观其证入空性中观之理,非特同于禅,且与贤宗四法界观,台宗圆顿止观,净宗一行三昧,无不同者,至于所以证入之法,则有异而同同而异者在。何也,盖禅宗知我执之为障,故离四句,绝百非,剿除情识,截断意根,必离二边三际,然后契证无上。今兹观法,知无明烦恼之根,即属我执,利用分别意识,使其竟委穷源,终以无自性成立,而得中道之观。其法虽异,其致则同,果能

3、由此通达性海,即一滴而知百川之味,则人我之执尽,而同异之见亦泯,是法,非法,非非法,皆此一事耳。其谁能之,余日望之。  中华民国戊寅岁季春三月归安吴梦龄序谢序  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曰教外别传,岂所得果在教外哉。盖言教中所诠,非文字语言,要人离指见月耳。虽名曰禅宗,其实非五度之禅,乃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也,故与中观之义无不吻合,坛经言: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于念而无念,示诸法之无生也;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明诸法之无性也;无住者,不住内外,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4、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于一切法不取不舍,离二边、显中道,此正般若三昧也。其曰一相三昧者,17/17一相无相,是曰实相也;其曰一行三昧者,内外一如,定慧双运也。此与般若中观,又奚以异乎?至其入门,即在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故曰学道常于自性观,又曰努力自见莫悠悠。要人于当下一念,日用天真处体认佛性,及其一念顿悟自心之后,乃知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六度万行,恒沙功德,无不具足。但其力未充,习气未断,细微流注,不觉不知,故须随时随地保护,莫教枨触,常见己过,

5、常自知非,念念开佛之知见,勿开众生之知见,此见道而后修道也。其有妄认识神为真心者,或认日用现行者便是,或认能见能闻虚虚寂寂便是,或认昭昭灵灵能知觉运动者便是,是又禅宗所极力拣除者也。自达磨初来,扫尽支离,以此一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要当人忘情默契,即本现成。传之数世,宗风极盛。其后流弊渐生,多尚识阴虚寂,遗失宗旨。至唐宋之间,乃有五宗棒喝机缘,剿绝情识,以救其失。然久之又不能无弊,乃有以无义味话头,令人离却心意识参究,又指出种种方便,绝其解路,使其心无异缘,如猫捕鼠,首尾一直,发无不中,如箭射空,筈筈相承

6、,经久不堕,其方便与西藏修中观之精进力相等也。近读西藏昂旺朗吉大师讲授之修定法要修观法要,其于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之义,破除人法二执之方,言之綦详,所重在穷搜妄执,障消智朗,与禅宗直截根源,本得末彰者,固自不同,但相观而善,殊途同归,皆为般若要门也。爰付手民,合刊广布,以遗来哲。愿见闻者,受持者,悉发菩提心,共证萨婆若尔。时公元一九三八年岁在戊寅三月初三日谢慧龄序于成都佛学社修定修观法要  依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法流传承具足无缘大悲至尊具德恩师功德名称亟难赞说色拉寺拉穰巴格西广法寺堪布昂旺朗吉口授  郭和卿译  黄隼

7、高笔记  修定法要(甲)修定前方便凡欲修定,须先完具定因,支分不缺。兹为便于行人起见,撮其大要:修定(一)、寡欲于衣食住等,先去贪求最好与最多之心。(二)、知足于好恶优劣等境,随遇而安。是二者为拣除与修定相违之品,其与修定不妨之衣食住等不计也。引生此二心,其方便复二:  一、观一切可贪欲之境,悉是无常。  二、观欲境与我无永久和合性。有时欲境先舍我而坏灭,有时我先舍欲境而死亡,终有分离之日;故知一切欲境,无可贪着。常常作如是观察,于欲念炽盛时,尤宜着力。(三)、净戒如受有戒,须守护清净。(乙)修定(一)、发心发心

8、须极纯善。盖定为善法,发心不善则正定不成。然则发心当如何  曰: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悉成佛故,自愿成佛而修此定。(二)、何谓修定修定有二事:初令其心仅系于一缘,如观佛像,则心仅仅系于佛相。次、系于缘上之心,须清明寂静。如是用最强念力清明寂静住于一缘,是为修定。(三)对治厌怠思维定之功德,生起信心及欲乐心,则对治厌怠之精进心油然而生矣。五过八对治法:(五过)(八对治)  未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