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

ID:33600645

大小:533.01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27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节痿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痿证7/20/2021中医内科学学习提纲7/20/2021中医内科学了解痿证的定义、范围及研究进展。熟悉痿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掌握痿证的临床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及其与痹病、中风后遗证、脚软病的鉴别要点掌握痿证证治内容。7/20/2021中医内科学1·痿病的定义是什么?2·谁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法?3·痿病的证候特征有哪些?4.病因病机主要有哪几类?病性有何特点?病位和主要有关脏腑是什么?5·痿病和痹病的区别是什么?6.治疗原则是什么?“治痿独取阳明”含义?7·痿病常见哪几个证型?各证型如何辨治?8·肺热津伤型痿病治疗时有哪些注意点?9·矮病的调摄有哪些主要内容?10·重症肌

2、无力有何治疗进展?7/20/2021中医内科学概念7/20/2021中医内科学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蹙”。7/20/2021中医内科学源流《内经》对本病论述颇详,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还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以示病情的浅深轻重以及与五脏的关系。在发病原因上,《素问·痿论》指出了“热伤五脏”、“思想无穷”、“焦虑太过”、“有渐于湿”及远行劳倦、房劳太过等,《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指出:“

3、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认为湿热也是痿证成因之一。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其理论依据是:“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任、督、带脉皆络合于阳明,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独取阳明”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7/20/2021中医内科学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较少进行专题讨论。直到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风痹痿厥近世差互说》把风、痹、厥与痿证进行了鉴别,强调“痿病无寒”,认为痿证的病机是“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灼肺金。肺金受火制,六叶皆焦,皮毛虚弱,急

4、而薄著,则生痿蹙”。其临床表现为“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力纠“风痿混同”之弊,在治法方面主张“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有湿热、湿痰、气虚、瘀血之别,对后世影响颇深。7/20/2021中医内科学明清以后对痿证的辨证论治日趋完善。《景岳全书·痿论》指出,痿证实际上并非尽是阴虚火旺,认为“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衰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

5、,庶得治痿之全。”7/20/2021中医内科学范围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7/20/2021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7/20/2021中医内科学痿证形成的原因颇为复杂。外感温热毒邪,内伤情志、饮食劳倦、先天不足、房室不节、跌打损伤以及接触神经毒性药物等,均可致使五脏受损,精津不足,气血亏耗,肌肉筋脉失养,而发为痿证。7/20/2021中医内科学病因1.感受温毒温热毒邪内侵,或病后余邪未尽,低热不解,或温病高热持续不退,皆令内热燔灼,伤津耗气,肺热叶焦,津伤失布,不能润泽五

6、脏,五体失养而痿弱不用。7/20/2021中医内科学2.湿热浸淫久处湿地或涉水冒雨,感受外来湿邪,湿热浸淫经脉,营卫运行受阻或郁遏生热,或痰热内停,蕴湿积热,导致湿热相蒸,浸淫筋脉,气血运行不畅,致筋脉失于滋养而成痿。正如《素问·痿论》所言:“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潮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7/20/2021中医内科学3.饮食毒物所伤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或久病致虚,中气受损,脾胃受纳、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五脏,以致筋骨肌肉失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痰,痰湿内停,客于经脉;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辛辣

7、,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均可致痿。此外,服用或接触毒性药物,损伤气血经脉,经气运行不利,脉道失畅,亦可致痿。7/20/2021中医内科学4.久病房劳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或房劳太过,伤及肝肾,精损难复;或劳役太过而伤肾,耗损阴精,肾水亏虚,筋脉失于灌溉濡养。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经气运行不利,脑失神明之用,发为痿证;或产后恶露未尽,瘀血流注于腰膝,以致气血瘀阻不畅,脉道不利,四肢失其濡润滋养。7/2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