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

ID:42101291

大小:46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8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_第1页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_第2页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_第3页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_第4页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47章痿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痿证一、概述(一)定义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的一种病。一、概述(二)历史沿革1.《素问·痿论》指出痿证产生的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在治疗上还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湿热也是痿证成因之一。2.金元,张子和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3.《景岳全书·杂症谟·痿证》强调精血亏虚致痿。4.《丹溪心法》立专篇论述痿证,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法,首创名方虎潜丸,并提出了瘀血致痿的论点。5.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痿论》将补益肝肾作为本病的施治大法。一、概述(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2、西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药源性肌病,以及癔病性瘫痪等。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温毒湿邪2.饮食毒物所伤3.久病劳欲4.跌仆瘀阻二、病因病机(二)病机1.基本病机:肢体筋脉肌肉失濡养而弛缓不收。2.病位:在筋脉、肌肉,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3.病性:有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之证。一般而言,本病以热证、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四、鉴别诊断偏枯与痿证:偏枯又称半身不遂,表现为一侧上、下肢不能随意

3、运动,或左或右,日久患侧肌肉亦可见肢体瘦削,痿弱不用,但偏枯为中风所致,起病急骤,常伴口舌歪斜,或语言謇涩。痿证多不伴有口舌歪斜、语言謇涩等。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1)凡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起于热病、外伤、久卧湿地、感冒雨露者,病多实;(2)凡起病缓,发展慢,病史较长,或因七情内伤,或房事过度,或久病耗损者,病多属虚,或虚实夹杂。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2. 辨病位:(1)起病时见发热、咳嗽、咽痛,在热病中或热病后出现肢体痿弱不用者---肺;(2)肢体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脾;(3

4、)下肢逐渐痿软,甚至不能站立,伴腰脊疫软,头晕耳呜,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肝肾。五、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由于《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故前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还应根据病因、症状之异,佐以清热、利湿、化痰、消瘀,方可获效。痿证日久,可累及肝肾,故重视补益肝肾也是治痿的原则之一。总之,实证宜祛邪,虚证宜补益,虚实兼夹者,又当兼顾之。五、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1.肺热津伤审证要点:常在发热后突现肢体痿软无力,甚至腰脊手足痿弱不用,口渴心烦,呛咳痰少,咽干不利,皮肤枯燥,大便干

5、燥,溲黄少,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方药: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加减。五、辨证论治2.湿热浸淫审证要点:起病缓慢,逐渐出现身体困重,四肢痿软,或麻木微肿,扪之微热,喜凉恶热,多见于下肢。常伴发热,胸痞脘闷,小溲短涩赤痛,舌偏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治法:清热燥湿,利筋通脉。方药:四妙丸加味。(加味二妙散加减)五、辨证论治3.脾胃虚弱审证要点: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肌肉渐见萎缩,神疲肢倦,面浮色白无华,腹胀纳呆便溏,舌苔薄白,脉细。治法:补脾益气,健运升清。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五、辨证论治4.肝肾亏损审证要点

6、:病起缓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腰脊痰软,不能久立,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尽脱。或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妇女白带绵下,月经失调,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药:虎潜丸加减。五、辨证论治5.瘀血阻络审证要点:四肢痿弱日久,肌肉削瘦,肢体麻木不仁,或四肢青筋显露,肌肉隐痛,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方药: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六、预防与调护1.适当锻炼,注意起居,谨防感冒和受湿;2.肺热脾虚忌辛辣甘肥;3.肝肾亏虚忌房事。4.怡情适性,增加战胜疾病之信心。5.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跌

7、扑伤损。6.在发病急性期,需卧床;7.高热者,应予物理降温。8.运用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和适当的肢体活动配合治疗,有助于康复。七、结语痿证病因:有感受温毒湿邪,饮食毒物所伤,久病劳欲,跌扑瘀阻等,导致肌肉、筋骨等失去气血濡养而弛缓不收。痿证病位:在筋脉和肌肉,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痿证病性:虚多实少,热多寒少。痿证治疗:调益后天,养阴滋肺,培补肝肾,填精益髓。八、思考题1.《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有何临床意义?2.痿证与痹病如何鉴别?3.痿证五个证型的治法以及代表方药是什么?九、病案分析龚某,女,26岁。于20

8、05年9月13日入院。   患者7月底因难免流产及行清宫术1次。术后患者出现咳嗽,低热,自觉明显疲乏,嗜卧,食少,有时胸闷。外院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发现,妇科检查无异常,考虑支气管炎,曾予头孢类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因低热,咳嗽,咽部不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