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

ID:33715937

大小:715.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28

上传者:U-25949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语文上6—7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语文第 六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简析本单元由《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习作六、练习六组成。教学的重难点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继续引领生学写看图作文。训练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充分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学会熟练运用。2、指导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感受“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3、指导生有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继续引领生学写看图作文。4、继续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安排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19、天火之谜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1、诺贝尔22、滴水穿石的启示习作6练习6 NO:19天火之谜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3、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三、理清课文脉络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完成书后第4题)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课文。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3、为什么说它可怕?(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四、指导写字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雷神上帝的怒火)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二、学习第二段。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讨论总结。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7、讨论交流(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10、引出第5节,板书震惊世界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三、布置作业:复述实验经过。 NO: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复述实验经过。二、学习第三段。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总结课文。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4。四、导复述全文。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5、优选复述。五、布置作业:1、复述课文。2、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 NO: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本课7个生字,查字典弄懂带点字的含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三、检查自学情况。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裁矗?2、指导分段(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 (读句子,谈体会)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5、指导朗读。三、作业1.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词。2.课后作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2、师: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是何等的伟大啊!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自学课文第二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三、全班讨论、交流。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理解:家徒四壁。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理解: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 历史遗迹。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理解: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四、学习第三段。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四自然段。)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六、总结全文。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归纳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七、作业: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请摘抄写在本子上。板书设计 NO:21诺贝尔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4、编写诺贝尔小传。教学重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2、检查生字词。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⑶指名读课文。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五、作业布置:1、读抄词语。2、练读课文。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编写诺贝尔小传。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齐读第3小节。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4)朗读第第4——7小节。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3、齐读第三段。四、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五、拓展练习: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伴板书设计 NO: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积累成语;体会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点: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1、水彩笔一套,空白书签若干。2、搜集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学。(2)读通课文,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持之以恒本草纲目小贩迷恋自勉铭记给予(2)指名读词、正音。(3)指名解释词语,并完成课后第2题。(4)指明5人按自然段顺序试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5)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6)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三、理清课文条理1、再读课文,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交流 3、分组分段读课文。四、指导书写,注意:予与“矛”区别五、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2、抄写词语(成语)3、朗读课文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课件出示)要求: (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4、学生交流。5、教师介绍。(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课件出示)绳锯()集腋()聚沙()只要工夫深,()五、作业1、找出课文中带问号的句子,加以区别。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板书设计 NO:习作6教学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重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聊一聊,说一说:看到图上内容,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1.瞧一瞧,说一说: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2.猜一猜,议一议: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1.想一想,说一说: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2.议一议,比一比。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1.评一评,比一比。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2.总结升华。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六、评讲作文1、指名读习作。2、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板书设计 NO:练 习 6教学目标:1.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2.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教学重点: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中的知识点。(2)学生说出读后所获。(3)指名读哥哥的一句话演说,提出问题。(4)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5)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哥哥的观点并说出理由。(6)师生小结“怎样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仔细看图和文字,将图和名称连线,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2)师生归纳:这些都是航天器。(3)要求学生回忆出:你们在哪见过?是实物还是影像图片?(4)学生回忆并回答。(5)教师提问:在这些航天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谈谈对它的了解。(6)学生分组说。选出讲得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7)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8)全班评议。看谁对航天器了解得多,了解得详细。(9)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2)教师范读。(3)同桌讨论:怎么才能读得有声有色?(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变化,就能读出各不相同的语气来。3.练习。(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朗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4.反馈。(1)指名朗读。(2)集体齐背。(3)指名背。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写好钢笔字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写。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建之旁、走之儿。两个例字是:建、这。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建、这”的写法。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学生再次练习写。 NO: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等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健康小顾问”作启发谈话。同学们,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缺乏健康意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这时,你会为他做些什么呢?(板书:健康小顾问)(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回忆并整理出来。(2)要求学生介绍时要针对本班同学的情况,表达要清楚,回答咨询时要有针对性。3.练习。(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2)同学提问题,“小顾问”接受咨询。(1)教师引导学生对“小顾问”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2)教师点评。板书设计 语文第 七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简析本单元由《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黄鹤楼送别》、《清平乐村居》、习作七、练习七组成。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为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与文本交流、咀嚼词句,从而感受到我国名著的魅力并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充分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学会熟练运用。2、指导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感受到我国名著的魅力并走进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3、指导生有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引领生学写自拟作文。4、继续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安排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23、林冲棒打洪教头24、少年王冕25、黄鹤楼送别26、清平乐村居习作7练习7 NO: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具准备:各种版本的《水浒传》小说以及连环画。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悉名著《水浒传》。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我们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我,为什么喜欢他?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2.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三、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2)生字词释意。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款待陷害较量寻思依附草木(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2至7自段)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段)4.请你按初次见面_初次次手_再次交手把第二段分为三层。第一层(2、3);第二层(4—6);第三层(7)。五、练习写字。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2.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3.讨论交流:(1)林冲的“谦虚忍让”。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②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③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4.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5.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1)第三自然段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2)第四、五自然段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 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3)第六、第七自然段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NO: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二、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2.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一段写洪教头满面羞惭地离开)3.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这是为了拿它和他起初傲慢无礼步步逼人的样子相对比,说明他自尝苦果)4.齐读第八自然段。(二)复述课文。1.揭示提纲。(1)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2)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①洪教头挑动比武。②两人交手。③林冲获胜。(3)洪教头羞惭离去。2.参考板书内容,组织语句。3.分4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4.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5.教师小结。(三)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人物对比,结合板书理解)。(四)创新与实践《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请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水浒传》,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提示:先选一则故事多读几遍,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讲的时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讲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了。)板书设计 NO:24少年王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教学重点: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指名检查预习情况。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3、正音:耽误晶莹贴补孝敬明媚隔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说说王冕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2、学习第1-2自然段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境的贫寒?②“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心里不好受,但仍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很懂事)3、分角色指名朗读1—2人/次。4、学习3-4自然段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冕很孝敬母亲?指名说。明确:母亲疼爱、关怀儿子;王冕孝敬母亲。三、指导生字的书写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1、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2、指名说。3、王冕在秦家放牛一放就是三四年,不知不觉中读了不少的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老师范读第五自然段。二、理解重点段落1、师范读第五自然段。2、再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做批注。说说王冕在湖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指名说。感受4、读中品味赏析: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的特写。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少年王冕面对如此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不禁心里想道——4、齐读“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我何不自己画几笔?”5、读六、七自然段。体会王冕坚持学画的毅力,感受他画荷花的绝妙之处。三、朗读与背诵指导。四、小结及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NO:25黄鹤楼送别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变色龙的有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激趣、导入1、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2、播放歌曲《长亭送别》: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3、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二、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2、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轻声读课文。2、指名逐段朗读,相机理解词语。3、找出课文中所有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4、指导写字。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讲读课文1、指名试背古诗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3、学生自学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A、指名读B、提问: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A、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B、配乐朗读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E、学生上台表演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二、布置作业:收集离别类的诗词。板书设计 NO:26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重点: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解释课题,感知词文。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2.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3.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4.学生练读。5.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分组读。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3.讨论发言。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三、布置作业:抄写字词,背诵诗词。 NO: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朗读成诵,领会诗情。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二、再现诗境,启发吟唱。1、请同学们把连环画拿出来,根据你对词的理解、对词中田园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图后的想象,给连环画配上文字说明。每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连环画,看看那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写好了到老师这儿来加上封面。2.请最快的一组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其它同学可以补充。3.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段段生动的语言,老师忍不住想放声高歌。因为在古代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都可以用来吟唱,可惜许多曲子都失传了,老师把这首词填进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4.还想不想听,老师再换一个曲子来唱。这首曲子同学们可能比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师一起唱。5.这么多同学想唱,那就把这首词填进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6.谁来来唱给大家听一听。7.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三、布置作业: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板板书设计 NO:习作7教学目标:回忆本学期的课文内容或科学实验内容,选择一个适合的习作内容写下来。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义的作文题,你们想读读吗?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品读、赏析。3.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1.在这些作文题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3.小组讨论,确定作文题目,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重点部分。4.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说自己的作文内容。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三、自由命题,相机辅导。1.把你想写的作文题目写下来。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四、朗读赏析,交流激励。1.自读自改。2.同座互读互改。3.把自己作文中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以肯定、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板书设计 NO:练 习 7教学目标:1、会背《朝代歌》,并了解历朝历代的一些名人。2、写好钢笔字。3、熟记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4、练习口语交际,讲述《水浒传》故事。5、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等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极为重要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学们从小就要了解历史。今天,我们来学背《朝代歌》。学生试读《朝代歌》。(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教师示范读。教师将《朝代歌》中的各个朝代分解出来,并作简短介绍,特别要学生注意朝代的顺序。学生自读、互相读、分组读。学生说说了解哪些朝代以及那个朝代的名人。学生熟读并背诵。2教学第二部分(1)要求学生说出从课本和课外读物里认识的古代名人。(看谁说得多)(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古代名人和朝代一一对应。(3)学生试着填写表格。(看谁填写得多,填写的对。)(4)师生共同评议。(对填的特别多,特别好的,加以表扬。)二教学第二题1、指导。根据题目,明确要求。指明本次写的内容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书写格式,注意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2、练习。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情况小结。学生仿写。要求注意行款布局,一气呵成。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重点是行款格式)相互交流,对自己认为写的不好的予以纠正、重写。 NO: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1、指导。指名读题,弄清学习要求。学生自读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意思。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词典或者问老师。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大体了解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意思。2、练习:学生大声自由练读,同座位练习背诵。3、反馈。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复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师简介《水浒传》,引出“水浒”故事。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分组讲故事,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3、练习。学生分组,在小组里讲“水浒”的故事。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注意:声音要洪亮,举止要大方,感情要丰富,要学着去表演。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的精彩?哪些地方讲的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4、反馈。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鼓励学生课后给同学、朋友、家人讲“水浒”的故事。板书设计 NO:_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写好毛笔字。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匕字旁、戈字旁。例字:北、戏。2.指导。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匕字旁、戈字旁“的要点。教师范写,讲解“北、戏”的结构特点和写法。3.练习。学生仿照课本来写,教师指导。学生再次练习,注意基本笔画的位置。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