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

ID:33747975

大小:5.47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2-28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_第1页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_第2页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_第3页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_第4页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研究目的和意义1.3.1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及成功经验,并结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沿线的土地效能研究,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及站点周边地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1.3.2研究意义在上述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未来我国大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确立,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形式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2、建设初衷已由曾经目的单一的“交通需求型”,转为“交通需求型”和“引导发展型”两方面的紧密结合。这种通过“需求”和“引导”的结合来决定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转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取向。如何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使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此项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4研究方法和内容1.4.1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报刊网络索引法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整理,了解现阶段的研究动况,获取"TOD"理论、公交城市理论、交通廊道理论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寻求相关理论支撑。2)现状调查法在获取

3、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规划和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线规划相关资料的同时,多次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沿线进行实地调查(一号线:线路全长17.119双正线公里,包括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华侨城和世界之窗共15个车站;四号线:全长4.479双正线公里,包括皇岗、福民、会展中心(1、4号线换乘站)、市民中心和少年宫5个车站),了解土地利用状况,为课题研究获取详实的实证信息。并综合评价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沿线土地效能的变化,分析沿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4、3)对比研究法通过对香港城市空间格局与TOD理论的契合、东京新城开发中对TOD理论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从更深层面挖掘TOD理论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建设的有益影响。4)分析归类法主要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分类、对现状调查情况的整理,在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课题研究的主体框架。在对现状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后,将深圳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沿线土地分为不同功能段,并将沿线站点分为不同类型(交通枢纽站、商业中心站、一般居住站、活动中心站),从用地结构、开发强度、街坊尺度与地块规模、步行环境、地下空间开发等要素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以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及公共利益最大化

5、为目的,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及站点周边地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5)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在分析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地价变化等的影响时,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1.4.2研究内容1)理论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并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TOD”理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外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上的差异,总结出我国在应用TOD发展模式和开发策略时,值得借鉴特别是需要修正的地方。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对比研究选取3个TOD模式引导轨道交通沿线建设较为成功的案例(香港、东京、广州),分析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

6、,发现并总结其在合理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使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上的共通之处。3)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实证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一号线:线路全长17.119双正线公里,包括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华侨城和世界之窗共15个车站;四号线:全长4.479双正线公里,包括皇岗、福民、会展中心(1、4号线换乘站)、市民中心和少年宫5个车站)为核心,对轨道客流、土地利用、地价变化、以及地下空间利用等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现状与规划、1999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情况比较,总结其变化特征、存在问题

7、及其产生原因。同时,选取三种典型车站(交通枢纽站、商业中心站、一般居住站),从用地结构、开发强度、街坊尺度与地块规模、步行环境、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总结规律及存在问题。4)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土地性质与开发强度、土地价值、城市立体空间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影响,从中梳理出通过TOD模式可以改善的部分(TOD理论有助于改善客流、经济、综合社会效益。其中:客流效益的改善来自土地使用功能及方式的改变,经济效益的改善来自地价提升所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