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ID:33973453

大小:62.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2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_第1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_第2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_第3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_第4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颔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颔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3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128例,给予纟颉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片开始,每日1次;B组100例,给予颔沙坦胶囊80mg开始,每日1次;C组10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开始,每日1次。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A组、B组及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66.0%.70.0%,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及C组(P<0.05

2、),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单片纟颉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关键词]绷沙坦氨氯地平片;高血压;老年[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148-02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世界HOT研究,目前全球有6.9亿多高血压患者,每年有29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而在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3、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1],因此选择早期合理有效的降压药物将会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而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降压治疗,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本研究应用颔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12周,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8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

4、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128例,其中男70例,女58例,平均年龄(61.4±5.9)岁;B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9.1±9.8)岁;C组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1.9±9.1)岁。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符合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同时排除高血压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2方法三组均为初始治疗或停用原有降压药物1周后患者。A组给予瑞士诺华生产的纟颉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片(注册证号H20100734,商品名:倍博

5、特)开始,每日1次,晨起口服;B组给予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颔沙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40217,商品名:代文)80mg开始,每日1次,晨起口服;C组给予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50224,商品名:络活喜)5mg开始,每日1次,晨起口服。1.3检查指标治疗期间每周监测3次血压,指定专科医生用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测血压前休息15mine治疗前后查心电图,检验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1.4疗效

6、评价标准疗效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髙血压防治指南》拟定[2]。显效:舒张压下降W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三组患者高血压分级的比较三组间高血压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7、表lo1.2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三组患者血压水平的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2周时三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o治疗12周时血压水平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压水平降低幅度较C组略大,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o2.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2周时,三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4,P二0.00),A组与B组、A组与C组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

8、统计学意义(x2=17.97,P=0.00;x2=13.09,P=0.00)。而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8,P=0.328>0.05)。见表3。1.4不良反应及治疗后三组生化指标比较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心悸不适2例,外周水肿4例,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25%;B组出现咳嗽1例,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不适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C组出现心悸不适2例,踝部水肿6例,面部潮红4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o但上述三组无一例患者因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而终止服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