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

ID:33976676

大小:25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3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1页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2页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3页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4页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2.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神经调节调节特点:迅速,精确体液调节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自身调节调节特点: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差。4.运动生理学研究分类依据实验水平:整体水平系统和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生理学?按研究水平划分,运动生理学研究有哪些?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是什么?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第一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和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兴奋性概念 1、兴奋: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应2、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一)阈强度和阈刺激 1、 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2、阈刺激: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ThresholdStimulation),3、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刺激。4、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3、。(二)强度—时间曲线1、强度—时间曲线:如果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2、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3、意义:强度-时间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1、阈强度2、时值时值:时值是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

4、需的最短作用时间。四、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这种迅速而短暂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离子学说。该学说认为,生物电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膜对离子严格选择的通透性及其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而膜电位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离子的跨膜运动。1、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和K+的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2、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和Na

5、+的迅速大量内流(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1.无髓鞘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产生局部电流2.有髓鞘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是跳跃式的。3.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传导。③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④绝缘性。五、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①接点前膜②接点后膜③接点间隙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原理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肌肉的基本功能是收缩,而实现肌肉收缩功能的结构单位是肌细胞。M线Z线明带暗带   图1—6 肌纤维的结构模式图(一)肌原纤维   

6、在显微微镜下可见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明带(I带)和暗带(A带)。暗带中间有一个较透明的区,为H区,H区中间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而在肌肉收缩时缩短,明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Z线。两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为一个肌小节,它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明带。目前已肯定,肌小节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最基本单位。二、肌肉的收缩机制——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滑行现象最直接证明是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而明带的长度缩短,与此同时,暗带中央的H区也相应变窄,这种变化只能用粗、细肌丝之间的相对运

7、动来解释。三、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一)单收缩概念: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后,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所进行的一次机械性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反映了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特征。(二)强直收缩 1、概念强直收缩:若增加刺激的频率,使每次刺激的间隔短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肌肉的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即肌肉不能完全舒张,为强直收缩。2、种类:强直收缩有两种。(1)不完全强直收缩:一种在增加刺激频率时,肌肉未完全舒张就产生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出现部分的融合,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2)完全强直收缩:如

8、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期末就开始第二次收缩,肌肉收缩反应出现完全的融合,称为完全强直收缩。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一、肌肉收缩形式  依肌肉收缩时的张力和长度变化,可将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三类: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   (一)缩短收缩1、概念: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靠近,又称向心收缩。2、种类:依据整个关节运动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