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

ID:33997104

大小:61.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_第1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_第2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_第3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_第4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习题一、选择题1.《战国策•赵策》屮“六国从亲以按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东”是指今天的()A.山东省B.靖山、函谷关以东C.太行山以东D.中原地区【解析】注意材料中的“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靖山、函谷关Z东,故称六国为山东。由此可知“山东”是指今天的疇山、函谷关以东地区。【答案】B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

2、特点D.黄河流域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山东、山四传统农业区所在的黄河流域在唐宋之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宋代之后,南方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答案】D3.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解析】农书是

3、对农业文明的总结,它是建立在对农业文明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四大农书”三部出白山东,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山东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答案】A4.中国古代经济rtr于自然条件、政治重心的变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A.从战国到东汉B.从东汉到隋唐C.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D.从唐代到明清【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记忆能力。中国古代经济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早在战国到东汉时期就己经呈现岀来。【答案】A1.据统计:若以秦岭一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

4、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解析】本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南方,而宋代则相反。在中国古代人是最活跃的劳动力,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到南方,题目问的是导致人口分布地域变化的原因,而不是所反映的问题。【答案】A2.我国古代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多次的人口流动,其主要趋势是()A.由内地流向边疆

5、B.由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有: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北方人口南迁、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华人外流、外族内迁等五种方式,但主流趋势应该综合考虑屮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主要史实进行分析。【答案】C3.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B.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C・江南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人口大量南迁加速经济重心南移,而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

6、重心的南移;人口增2也只是现象。【答案】C1.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A.统治阶级的倡导D.自然环境优越【解析】客观原因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B、C、D三项都是主观原因。【答案】A9•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言:“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來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材料反映的是当时()A.民族迁徙频繁B.社会动荡不安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D.区域经济差距【解析】木题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注意信息“昔在江南……及来河北”说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故选C项。【答案】c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

7、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吋期应该是()北Di北41南两汉一(魏廿南朝)丄—(①)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De【答案】D11.《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Z利,富于屮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耕地血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