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

ID:42416962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_第1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_第2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_第3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_第4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习题一、选择题1•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呈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向北向南延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其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答案:B2.据记载:过去北方人习惯吃面食,南方人则偏好大米,但近來江浙地区的城市街坊上出现了不少贩卖面食的店家,农民也普遍将小麦作为主要作物,与水稻连作,以获取利润。上述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西汉

2、B.唐朝C.宋代D.明朝解析:本题考查学牛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南方普遍种小麦,并出现吃面食的现象,说明此吋已有大量北民南迁,而北民南迁岀现过三次高潮,各选项中最早的是唐朝。答案:B3.阅读下列有关汉朝时期人口分布表格,从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朝代黄河中下游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3825678714364698唐288981213780812484A.西汉时,人口主要集屮在黄河流域B.唐朝时,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C.西汉和唐朝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一直最多D.三国两晋南北

3、朝吋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从图表中可以获取A、B、C三项信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中期以后,故D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突岀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解析:中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th现了扬州等繁华的大都

4、市。答案:c5.《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m遍满,昔之fi江fi湖,今皆m也。水皆m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江南水利工程大量兴建,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富于中原,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答案:C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

5、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分别从劳动力、民族交流、统治者政策方血阐述推动江南开发的原因,而东晋南朝吋期,商业受到冲击,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并不高,故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D5.据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宋朝吋期北方人南迁()①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

6、术②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③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A.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④解析:材料反映了由于北人南迁带来了南方风俗习惯的变化,说明了北人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①③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D。答案:D6.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历史影响是()A.岭南地区经济地位居全国之首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南方正式成为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解析:材料反映了南宋初年北民南迁的现象。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会转移到南方。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7、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Z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Z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腆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三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口:“苏湖熟

8、,天下足。”材料四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八)占全国八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