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ID:34020195

大小:2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3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介绍了从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半个多世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具体讲述了五个问题: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1927~1936年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抗战胜利后,面对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挤压,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由于涉及本课内容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选用,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感性

2、认识。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首先概要说明中国民族火柴业的兴起和顽强成长的历程,继而针对两枚“火花”图,强调指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火柴业力量的源泉,也是支撑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建议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以引言中的文字内容和“火花”图为素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后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两枚火花图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通过阅读引言内容,思考: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顽强成长的原因有哪些?”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第一目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教材简要分析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1)原因:①19世

3、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2)概况。教师可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初步发展概况概括为以下特征:设立的厂矿企业

4、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3)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第二目 “短暂的春天”教材主要阐述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介绍了进一步发展的概况,分析了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主要原因。(1)民族工

5、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③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

6、社会基础。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④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概况。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于1912~19

7、19年,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①发展概况。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提供的数字统计信息,从办厂数量急剧增加、投资总额急剧增多两方面概括。②发展特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