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

ID:34119856

大小:19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3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_第1页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_第2页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_第3页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_第4页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正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参考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毕业设计旋纽模具的设计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班  级专业名称提交日期答辩日期年月日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摘要在这次设计中充分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设计的塑料件也是利用注射模具来成型的,本套设计说明书主要放在塑件结构和模具设计这一环节,如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分型面的选择、模具的结构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不断增长的控制或减少成本的压力;更小的批量;更短的交付时间/JIT;更少的

2、存货;有限的资金承担;更高的生产率。实现快速简易模具卸换的挑战“部件与部件”生产转换时的最短停工期;当最后流程完毕,需要卸下以及移动用过的热态模具;安装新的模具,如果可能,在操作温度范围内进行作业;新的装夹系统要求容易改进;必须保持安全操作。关键字:注塑模具、模具卸换.、模具设计、装夹系统、CAD、安全操作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目录目录2一.引言3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42.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42.2塑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42.3塑件的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4三.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53.1

3、合模导向机构5四.型腔数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64.1分型面的选择64.2型腔数的确定64.3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74.4浇注系统的设计74.4.1浇口的设计8五.排气、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05.1排气系统的设计105.2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0六.模具工作零件的设计与计算116.1型芯与型腔的设计116.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的计算13七.脱模机构的设计与计算147.1脱模力的计算147.2推板的厚度147.3顶杆直径的计算15八.注射机与模具各参数的校核168.1工艺参数的校核168.2安

4、装参数的校核16九.模具的装配:17十.总结评价:18致谢18参考文献19附录:19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一.引言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批量生产使得模具更换频繁,生产商必须具备警觉的观念以帮助提高生产力。减少系统模具卸换所需的冗长时间,将有助于改善车间的效率,以及帮助降低成本。当讨论涉及到使用快速模具卸换的理由以及任务执行的时候,就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机器成本,机器生产能力,减少停机时间以及安全和人体工程学等。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2.

5、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材料采用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属热塑性塑料,该塑料具有如下的成型特性:无定形料、吸湿性大、不易分解。质脆、表面硬度低。性中等,溢边值0.03mm左右,易发生填充不良、缩孔、凹痕、熔接痕等缺陷。宜取高压注射,在不出现缺陷的条件下宜取高料温、模温,可增加流动性,降低内应力、方向性,改善透明度及强度。模具浇注系统应对料流阻力小,脱模斜度应大,顶出均匀,表面粗糙度应好,注意排气。质透明,要注意防止出现气泡、银丝、熔接痕及滞料分解、混入杂质。2.2塑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

6、析该零件的重要尺寸,如,30.9±0.09mm的尺寸精度为3级,次重要尺寸3.75±0.07mm的尺寸精度为4级,其它尺寸均无公差要求,一般可采用8级精度。由以上的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属中等偏上,对应模具相关零件尺寸的加工可保证。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最大处为4.5mm,最小处为2.25mm,壁厚差为2.25mm,较为均匀。2.3塑件的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情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注射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  

7、  料筒温度:后段温度t1选用180℃         中段温度t2选用200℃          前段温度t3选用220℃    喷嘴温度:选用220℃    注射压力:选用100MP    注射时间:选用20s    保压时间:选用2s    保压:80MP    冷却时间:选用28s    总周期:50sword格式整理专业资料参考三.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3.1合模导向机构导向合模机构对于塑料模具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模具在闭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所以必须设有导向机构,导柱安装在动模一

8、边或定模一边均可,通常导柱设在主型腔周围。导向机构的主要作用有:定位、导向和承受一定侧压力。定位作用:为避免装配时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并且在模具闭合后使型腔保持正确形状,不至因为位置的偏移而引起塑件壁厚不均。塑件在注入型腔过程中会产生单向侧压力,或由于注射机的精度限制,使导柱工作中承受一不定的导向作用。动定模合模时,首先导向机构接触,引导动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或型芯先进入型腔,产生干涉而坏零件。由于注塑压力的各向性就会对导柱进行径向的剪力,导致导柱容易折断。对型芯和型腔改进后,其的配合可以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