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

ID:34120677

大小:4.8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3-03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_第1页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_第2页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_第3页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_第4页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地质大队所作的II5万化探等研究工作最为突出。.但是因为当时的成矿地质理论,对区内矿床(特别是金矿床)的成因类型认识不清,以致在找矿过程中没能取得大的进展和突破。1998年以后,贵州省地矿局在地质、构造、矿床等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理论方法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成矿背景分析,运用目标找矿方法,在该区开展了以金为主的地质矿产预查,先后发现了地虎—翁浪—摆容区域性层间滑动构造蚀交岩带及产于其中的地虎、九星、翁浪、摆容等金矿点及矿化点,为在该区寻找新类型金矿提供了第一手资科,也为进一步调查评价这类矿床的基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2、,2000)。从江翁浪金矿虽然研究历史较长,前人多从矿床学和找矿的角度做了大量的工作。而该金矿受构造控制是同行学者的共同认识。但由于研究区构造较为复杂,对构造控矿的特征和规律尚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矿区矿体产出与顺层剪切造成的强应变带关系密切的特点,选择从岩石变形特征研究入手,结合构造地球化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索成矿物质在岩石变形过程中的迁移规律,进而总结出研究区金矿的构造控矿规律,并建立与野外构造特征一致的构造控矿模式,以期待对在该研究区寻找同类型矿床起指导作用。1.S研究方法与研究任务本论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实地观测研究,有选择

3、地对岩石变形较清楚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以及结合室内测试分析,说明翁浪金矿的构造控矿规律.在研究中还注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拓宽思路,使各项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方法如下:’l、在对矿区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的典型剖面进杼构造分带划分,观察岩石变形特征和相关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特征。2、在对典型剖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采集不同构造变形带和金矿体(矿化带)的构造和地球化学分析样品.3、结合野外岩石交形规律,对较典型的岩石变形样品在显微镜下进行变形特征观测,查明翁浪金矿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岩石变形特征和运动学特征.4、选

4、择、整理、加工地球化学样品送国内相关实验室(单位)对金、、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同时进行矿物成分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观变形构造带的电子探针分析。5、对所测试数据进行如下方面的整理、计算和分析:①结合典型削面中不同构造变形带进行金含量变化规律分析;②不同构造变形带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金的相关分析:◎不同构造变形带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体积因子分析和元素质量迁移规律研究;④矿物成分的X射线衍射分析;⑤稀土元素特征曲线研究;⑥微观构造剖面上金及相关元素的含量变化的电子探针分析.●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构造变彤及控矿规律研究6、结合宏观和微观上的岩石变形特征

5、、各宏观和微观构造分带中金含量的分布特征和对典型剖面各变形分带中的元素迁移规律研究,指出翁浪金矿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控矿规律,并建立黔东南地区类似子翁浪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型。1.6完成工作量本次论文研究历时两年多,野外地质调查天数28天,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完成了毕业论文一份,完成工作量表见表1.1。衰1-1完成工作量表野调查矿床点8个外观察测制剖面数3条工岩石样品采集28件作实地拍摄照片97张磨制薄片64块(制片单位: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制片室)磨制光片4块(制片单位: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制片室)拍摄室内岩石照片(拍摄地点:贵州大

6、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显微镜室)55张拍摄显微镜下照片158张(拍摄地点: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显微镜室)送测Au岩石样品室(测试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及国土资源部中南矿产28件内工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送测化学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及稀土元素样品作(测试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及国土资源部中南矿产28件资源监督检测中心)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16件(测试单位: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x射线衍射室)绘制CAD图18张岩石密度测试样品13件(测试单位:贵州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实验室)电子探针分析样品4件(测试单位: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电子探针室)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

7、构造变形及控矿规律研究1.7主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翁浪蚀变岩型金矿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和构造分带性研究,对所采集回的典型岩石样本进行了岩石变形特征分析和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对翁浪金矿的构造控矿、岩石变形特征以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I、翁浪蚀变岩型金矿为层间滑动带控矿。金矿体产出的具体构造部位在青白口系下江群甲路组一段的层间滑动带中。翁浪蚀变岩型金矿就主要受韧性剪切带上在甲路组第一、二段问所存在的一个变形相对较为强烈的强应变带的控制。宏观上,金富集于岩石变形强烈的部位,即构造变形复杂的带上;微观上,金赋存

8、于硫化物的劈理带上。2、根据野外对矿区和典型削面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