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

ID:34154047

大小:12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_第1页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_第2页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_第3页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_第4页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3 收稿日期 2008 -01 -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总第131期)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3———兼论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12龚勤林,闭明雄(1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1广西华蓝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产生明显的外部性。地方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与市场缺陷、政府理性、行政区划和政府职能等密切相关,它将妨碍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努力克服地方政府行为负外部性,是提高地方政府行为效率,加快地方市场化建设步伐

2、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区域经济活动;负外部性;环北部湾经济区(广西)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585(2008)03-0057-05一、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的产生马歇尔提出“外部性”概念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外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分析。外部性分为两类,一是市场性外部性,二是政府行为外部性。市场性外部性分为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前者指生产者彼此之间通过市场机制所产生的外部性,后者是指纯粹由

3、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关系而非市场机制所产生的外部性;前者强调价格体系(市场)的相互依赖,后者强调生产函数(技术)上的相互依赖。而政府行为外部性则是政治活动的副产品,是因为政府改变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或进行管理性交易而产生的。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爱伦·斯密德(AllanSchmid,1978)看来,“政治性外部性一般并不直接作用于参与方的成本或收益,而是通过公共选择改变游戏规则或产权控制[1]引起市场外部性的变化,从而间接改变所有参与方的成本和收益”。在区域经济活动中,河流、空气、人才等流动性明显的资源无法明确界

4、定其区域空间归属,因而,地方政府缺乏保护河流、治理污染和培养人才的热情,从而产生技术外部性;地方政府为保护区内国有企业而采用行政手段抬高区外企业的进入门槛,直接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成本,又产生资金外部性。外部性产生的前提是经济主体具有自身独立的利益,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利益,其行为像市场的主体一样以成本———收益分析为行为准则。在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指省级或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组织和行政主体。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效用函数至少应包括下列变量:上级政府的满意程度D,微观主体的满意程度E

5、,地方政府垄断租金最大化F。地方政府[2]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X)=U(D,E,F)。按照目前的干部任用体制,上级政府的满意程度是决定性的,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偏重于地方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收入等与微观经济主体收益密切相关的指标。微观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满意程度对地方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辖区内企业的“用税投票”3收稿日期:2008-01-1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构建产业链统筹城乡发展研究”(06CJL022)和四川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一体化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6、龚勤林(1972—),男,四川自贡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产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闭明雄(1980—),男,广西贵港人,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57·©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和提供更多的就业等行为与地方经济发展

7、和税收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辖区内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我国市场制度改革实质上是行政性“分权”的制度安排,中央将经济控制权分权到地方政府,确立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地位,增强了其独立的利益目标。分税制和财政分级预算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绩效有了强大的激励机制。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公共工程的建设,地方政府均主要是基于提升辖区内企业经济利益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考虑。区域经济活动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跨区域性,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范围也经常超越行政区界限。因此,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对象既包括直接管辖的区

8、内厂商及个人,也包括区外厂商及个人,而后者直接关系到其他地方政府的成本或收益,因而引发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从经济角度上讲,地方政府存在的意义在于弥补市场运行的不足,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赋予区内外大多数经济主体正的外部性,这也正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行为又必不可少地影响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这就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系统最优,从而导致政府行为外部性的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