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ID:34157084

大小:1.70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3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_第1页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_第2页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_第3页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_第4页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参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仁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1.1.2育种研究(1)常规育种关于党参育种研究报道的很少。目前,研究成果仅见甘肃定西旱农研究中心的报道。利用杂交育种措施,该中心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党参新品系8917—2(苟永平.2000),该品系表现丰产稳定、抗早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另外,运_H』传统的混合选育方法,以丰产、抗病、抗逆性强、质量符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为目标,该单位又于2004年选育出了甘肃党参新品系92-02(王富胜,2006),目前正在推广.(2)生物育种党参为多年生植物,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难度大,通过生物技术可加速育种进程。20世纪90年代,党参茎段、叶

2、片、茎尖、侧根、主根及下胚轴等部位的愈伤组织成功诱导使党参通过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成为可能。通过研究培养基各种成分的种类和配比,牛德水等(1991)诱导胚轴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苗,并成功再生出根。李继胜等(1993)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经利_【lj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再生了完整植株,其研究中建立的实验体系可用于党参的遗传操作和新技术育种。原生质体技术可以使普通党参的原生质体和党参属的其它种进行体细胞杂交,也可以进行党参属与近缘属的属间杂交探索,有可能获得有用的属间杂种.另外,杨随庄等(1998)以带2片新叶的项芽、带1个节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党参的微型扦插技术,并获得了多枝多芽的小灌

3、木丛状结构。该项技术不经过发生愈伤组织而再生,是最能保持品种特性的一种繁殖方式。党参的微型扦插繁殖在实践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于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遗传性状稳定的生物群体。总之,党参生物育种还处于试验阶段,目前没有应朋到实际生产当中的报道,但一旦获得成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其他育种研究马璐琳(2004)使用改良的L.D.Cua方法对党参幼苗进行了多倍体的化学诱变,获得了同源四倍体。该方法所获四倍体可直接利用四倍体的优点,以提高党参产量和品质,从其自交后代中有望选育出纯合的同源四倍体新品系,也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1

4、.1.3鉴别研究因产地多、来源广,党参多以性状、产地、加工特点来命名。因此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党参药用部位相似,同属近缘地上部分外观相近,同种不同产地种质十分相似,很难区分。种质鉴定是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多年来,药学工作者们在党参种质鉴别上做了很多工作,分别从植物形态、生药性状、孢粉性状、化学和分子图谱等方向进行了研究。(1)传统方法鉴别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仁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植物形态和生药性状鉴别是植物药鉴别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研究者们在进行资源调查时,通过观察植物地上部分形态特征即可达到鉴别目的。壬峥涛利用植物学分类方法总结了党参

5、属植物20种7变种1亚种及金钱豹属1种和1亚种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是党参形态鉴定很好的参考.药材植物全株鉴别时,植物学形态鉴定可获得满意结果,然而对于商品党参,则通常采用生药性状鉴定方法。党参商品来源较多,党参属多数种类可作为药用,但不同种党参质量、药效有一定差异,加之同属一些伪品混杂其中,导致市售党参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区分鉴定生药种类极为重要。王峥涛等(1992)对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10件党参商品药材进行了生药性状鉴定.结合显微性状,鉴定所有商品来源于党参属植物8种2变种,其中包含1种伪品。马志刚等(2003)通过生药性状鉴别,将甘肃产五种党参鉴别开来。(2

6、)孢粉性状鉴定由于党参属某些种形态和生药性状上区分较为困难,韦仲新(2001)对党参属内几种党参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扫描的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党参属不同种花粉形态特征很不相同,易于区分。党参多以产地命名,不同产地党参存在一定的变异,但传统鉴定方法无法区分。白效令等(1991)通过对潞党和台党花粉电镜扫描发现,台党花粉的极赤比显著高于潞党;花粉表面纹饰上,台党花粉的乳头状凸起有小孔存在,而潞党没有。这一结果表明孢粉性状鉴定可能将种以下级别的种质区分开来。(3)化学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鉴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和生物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中药鉴别中。封士兰(2005)对甘

7、肃产白条党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认为研究所得样品图谱有定性的作用,可作为自条党参药材极性部分的特征图谱。另外,Rong-ZF等(1999),Zhang等(1999)分别利用RAPD,AP-PCR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研究了不同地区党参的DNA谱带。结果显示,来源丁:相同省份的党参获得了相似的指纹,不同地区的党参DNA指纹存在较大差别。张建清等(2005)利用RAPD技术研究了甘肃党参野生与栽培居群的遗传关系,结果DNA指纹图谱将所有研究个体区分开来。总结以上方法,传统的形态和显微鉴定获得的标记数量有限,对于种级别以上的鉴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