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

ID:34203558

大小:68.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3夏本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UpHUOYEGUIFANXUNLIAN05》活页规范训练力学知力析'砂能尔自知(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来源:gkstkgkstk]积累与运用[来源:gkstk]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

2、.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来源:gkstk.Com]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等Z未有贤于鳏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2项“陆”①项“均”都是活用词。[来源:gkst

3、kgkstk][来源:gkstk]答案A1.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Z玄孙而帝颛顼Z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答案A2.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鳏功Z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鳏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鳏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来源:gkstk]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

4、.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鲸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A.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B.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解析A项,偏离了作者对夏禹的态度及夏禹的性格品质,从原文看,夏禹对父亲的死深感悲伤,这是夏禹全力治水的动力;B项,夏禹运用的是疏通法治水;D项,禹之所

5、以这么做,是以此坚定自己的决心,不忘先祖的遗志。答案C词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鳏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滅。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采橇,山行乘榛。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于是九州

6、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祇台德先,不距■朕行。”■8•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鳏功之不成受诛受:遭遇■B.可种卑湿可:可以C.九山刊旅刊:砍削■D.祇台德先,不距朕行朕:皇帝的白称■解析A项应为“被”;B项应为“适宜”;D项应为“我”的通称。答案C9.下面的句子都属于大禹功绩的一组是()(3分)①行山表木,定高山人川②卑宫室,致费于沟滅③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④开九州,通九道⑤令

7、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⑥咸则三壤成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来源:gkstk.Com]解析②表现大禹治水的虔诚,③表现大禹治水的艰难。答案C10.下面的句子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A.大禹为父亲因为治水无功被杀而痛心不已,因而他不顾疲劳,歹单精竭虑,唯恐重蹈覆辙。B.大禹自接受任务后的十三年间,马不停蹄,克服重重困难,用疏通与筑堤的方式将大水治理成功。C.大禹不仅用心于治水,还关注农业生产,他因地制宜,统一筹划,使地区间达到物资平衡。D.九州同一后,大禹还针对土壤的不同情

8、况制定了公平合理的赋税标准,展现了他目光长远,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来源:gkstk.Com]解析鳏是因治水无功被流放,不是“被杀”0答案A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3分)译文:(2)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3分)译文:(3)中国赐土姓:“祇台德先,不距朕行。”(2分)译文:答案(1)他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握着规矩,一年四季都带着这些工具,用来开辟了九州土地°(2)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所宜,规定了贡赋,还视察了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