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

ID:34587993

大小:68.9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8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附详解5河渠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OS(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C.而韩闻秦Z好兴事,欲罢Z。D.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解析A项“并”同“傍”;B项“道”同“导”;C项“罢”同“疲”。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J臣之所好者,道也AQ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蜀守冰凿离碓,强沫水Z害BQ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秦以为然,卒使就渠瞬息可就1汉兴三十九年•〔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解析C项均为“成功,完成”。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

2、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作:造■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道:通导■C.水颓以绝商颜绝:渡,穿过■D.岁因以数不登登:登上,攀上■解析“登”应为“丰收”。答案D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道果便近,叩冰湍石,不可漕。AQ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江河乙决皆天事悼功之不成■[乃厮二渠纠引其河欲以溉m[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D••[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解析B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C项,连词,表目的/介词,用;D项

3、,介词,在/介词,比。答案B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漕水道九百余里,吋有难处B.害中国也尤甚••c・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D.通,以漕,大便利••解析A项指“难行的地方”;B项指“中原地区”;C项指“到处”。答案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毋令东伐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C・以富魏之河内D.今溉田之解析A项“东”为名词作状语;C项“富”为使动用法;D项“田”为使动用法。答案B7.下面对各句式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便于砥柱Z漕(状语后置句)B.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

4、可胜言(判断句)C.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宾语前置句)A.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主谓倒装句)解析B项是定语后置句。答案B[来源:gkstk]阅镇与鉴贵—、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蚣为丞相,其奉邑食郦。郁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郁无水苗,邑收多。粉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是

5、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扳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塩弃地,民菱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

6、,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来源:gkstk.Com]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数:术数■B.塞之未必应天应:符合C.此损漕省卒损:损失■D・更砥柱之限更:经过■解析损:减少答案c6.下列各句屮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来源:gkstk.Com]A.江河之决皆天事久之,河东渠田废••B.河决于瓠子盼言于上曰••C.民芟牧其中耳其孰能讥之乎••D.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用事者争言水

7、利••解析D均为“……的人”。A项分别为助词,的/助词,凑音节,无实义;B项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对;C项分别为代词,那/语气副词,表反问。答案D7.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IU粉为了自己的封地,损人利己,破坏兴修水利的计划,并以天命、气数等来做借口,使得天子放弃了利国利民的工程。B.郑当时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好黄河水灾,使得黄河水只能用来灌溉,变水害为水利。C.在治理水患的态度上,田蚣和郑当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通,以槽,大便利。其后槽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分别突出了水之“害”、水之“利”,从

8、而证明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观点。解析B项“只能”一词用错。治理好黄河水灾,一举多得,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