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

ID:34223676

大小:1.2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3-04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1页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2页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3页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4页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银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银市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关于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和省农牧厅《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自身条件和特点(一)产业现状我市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2012年初步形成种植规模,但发展较为迅速。近几年,随着全市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中药材生产呈现持续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一批具有鲜明

2、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如枸杞、黄芪、党参、黄芩、板蓝根、柴胡、红花等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规模生产优势。我市靖远县枸杞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甘肃省十大名果、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并于2012年12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靖远枸杞”列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第8位,区域品牌价值达13.8亿元。农业部公布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由靖远县农牧局申报、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靖远枸杞”榜上有名。目前,靖远县枸杞干果不但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而且还远销

3、港澳台和东南亚,以及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0.16万亩,总产量9.65万吨,总产值19.3亿元。靖远、会宁、景泰3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7.77万亩(靖远10.88万亩、会宁7.39万亩、景泰9.5万亩),总产量8.89万吨,总产值17.77亿元;其中贫困户种植中药材2.52万亩(靖远0.74万亩、会宁1.7万亩、景泰0.08万亩),占3个贫困县中药材总面积的9.07%。(二)产业特点1、种植品种多样,重点品种突出。目前,全市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20多种。规模化栽培的道地中药材品种有黄芪、甘草、党参

4、、板蓝根、柴胡、黄芩、红花等,其中种植万亩以上的有黄芪和甘草。枸杞主要栽培品种为宁杞1号和宁杞7号,万亩以上种植基地7个(靖远5个、景泰2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和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70%和10%。2、覆盖面广,增收效果明显。中药材种植在我市区域优势较为明显,受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小。产业覆盖到全市二阴地区、干旱半干旱山区和高扬程灌区乡镇的绝大多数贫困村。中药材投入少、见效快,准入门槛低,规模可大可小,经过短期培训后即可从事生产经营。-37-3、发展基础较好。全市大多数贫困村目前已种植不同种类中药材十几种,农民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掌握和因地

5、制宜发展适宜的中药材种类认识到位,种植技术基本掌握,只要规划合理、路径准确、资金扶持、技术配套、服务到位,中药材产业将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三)制约因素1、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我市除枸杞已通过规范化生产认证,建立了标准化种苗繁育体系和栽培规范外,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和种苗繁育体系都不健全。大多数贫困村道地中药材种植户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科学种植、合理规划、标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种植技术。加之机械化水平低,导致生产水平不高,产出效率低下,规模效益不明显,难以形成标准化生产。2、中药材初级加工能力低。虽然我市现有一批枸杞深

6、加工企业,如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靖远奇正藏药集团、甘肃中胜高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景泰县玉杰农贸有限公司等,但道地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分布不均,企业少,且企业规模化程度、产业化程度低,企业树品牌、基地接订单、农户组织参与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建设滞后,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3、中药材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37-全市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批发市场,也未建立供求信息平台,供需信息不畅,缺乏长期的利益供给机制。种植户预判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高,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中药材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

7、远。二、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及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经过3年努力,到2020年3个贫困县累计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8.61万亩(靖远10.5万亩、会宁2.61万亩、景泰5.5万亩),种植面积达到46.38万亩(靖远21.38万亩、会宁10万亩、景泰15万亩),覆盖102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76个)。依托62个新型经营主体,3个贫困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0.3万亩(靖远2.1万亩、会宁2.2万亩、景泰6万亩),道地中药材良种普及率达到22.2%以上;依托20个新型经营主体新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9310亩(靖远1630亩、会宁1680亩、景泰6

8、000亩);依托59个新型经营主体,新建烘干房91座,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原料收购量达到0.81万吨;新建中药材储藏库仓储能力达到0.94万吨;新建药材交易市场1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