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

ID:34238960

大小:84.5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3-04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_第1页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_第2页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_第3页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_第4页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在中医高院的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资料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在中医高等院校设立医患沟通课程的构想刘平(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3)摘要:目的:首先在中医高等院校普遍开展医患沟通课程,逐渐向非医学院校推广,最终达到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方法:在临床实习前,采用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PBL等教学方法,进行20-40学时的课程学习。结论:通过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加强中医高等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意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医患矛盾;医患沟通课;中医高等院校优势;课程组织与安排医患关系是医务人

2、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当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因此,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知情、同意、自由、不伤害、最优化,这是国际社会共认的医学道德的最基本

3、原则。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未来,我们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抓起,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医患沟通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最终达到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1.在医学高等院校开展医患沟通课程的必要性1.1历史背景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就将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2]。1993年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

4、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1]。尤其是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细致地描述了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医患沟通能力是重要的

5、基本素质之一[3]。1.2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及主要矛盾《人民日报》近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五个主要原因:⑴首先是我国的医改虽已取得重要进展,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当前医疗保障水平仍较低,病人看病自费比例较高,遇大病、复杂疾病时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医疗开支。⑵其次是医患之间认知差距。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够,未能让家属充分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及疾病发展的不可预测性。⑶还有“医闹”兴风作浪,使纠纷愈演愈烈。⑷另外执法人员执法不力。⑸最后医院及医务人员方面的责任。一些医务人员缺乏人

6、文修养,缺乏与家属沟通的技巧,未能使家属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及疾病发生难以预料的突然变化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局限性的医疗技术之间的矛盾。“总是在安慰,时常是帮助,偶尔会治愈”是目前医疗水平的现实,因此病人花了钱却不能达到心理上预期的治疗效果,就产生了医患矛盾。此时医务工作者若不能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及家属获得理解,就可能进一步激化医患关系,甚至产生医患纠纷。我国近年来的医患纠纷原因中,与医疗差错、事故有关的所占比例不多,医患沟通不畅引起投

7、诉和纠纷的占26.9%-70%[4]。1.3医患沟通技巧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医学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土壤,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只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服务理念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5]。国外医学教育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医患沟通课程,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同,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在国内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技能理论培训课程,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却难以收到明显效果,而且目前没有可以利用的统一培训教材和成熟的培训方案[6

8、]。另外,我国医学生的生源以理科生为主,文理分科的弊端导致作为理科专业的医学生人文及社会学知识的缺乏[7],人文知识相对薄弱。根据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迫切形式,急需要参照国外医学教育经验,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方面的培养。医学生在象牙塔里不能只学会如何“看病”或“做实验”,更要尽早学会与病人如何相处、学会倾听和交谈,学会医患沟通,抱着互助为济的精神帮助患者,陪伴患者度过疾病痛苦,最大限度的尊重生命。2.在中医高等院校开展医患沟通课程的优势2.1中西医基础理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