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

ID:34244222

大小:7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_第1页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_第2页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_第3页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_第4页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宁德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资料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华图教师官方微信:fjjsks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交流QQ群:292786543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域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整体的反应。(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社会知觉的几种偏差:社会刻板印象:概括群体的特征并用于每个人中。轮晕效应(光环效应):有某种特征就会对其他特征作出相似判断。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最近效应投射效应:自己怎样也认为别人怎样。(自私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很自私。)(3)知觉的规律:知觉的选择性:挂图和黑板上的字知觉的理

2、解性:设计图纸,专业人员能看懂内容和意义知觉的整体性:窥一斑而知全豹知觉的恒常性:无论何时都觉得红旗是红色的(颜色、形状、大小、亮度恒常)(4)应用:(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包括四个环节:感知、理解、巩固、应用。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材的效果,就需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主要有:1、实物直观: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2、教具直观(模象直观)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摸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3、言语直观: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

3、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理解。三者配合使用,把语言和形象合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完好的效果。(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结果。1、根据感知对刺激度依有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2、根据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对比规律,在绘图、制作教具或准备实验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显著。在教学中,凡要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使它们从其内容中突出出来。3、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应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如活动卡片,活动模型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视听工具。---

4、-4、根据知觉的整体性,凡是在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5、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要求在直观教学中,动员学生,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三) 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视察力。既能巩固观察所获得的知识,又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观察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二)要有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三)有针对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四)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

5、观察品质。3、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1)记忆的品质:敏捷性:速度和效率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2)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类: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3)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识记:首要环节。影响识记的因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识记的态度与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方法保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

6、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吴负加速系列位置效应:中间和结尾的记忆好于中间部分过渡学习:达到150%时,效果最好。遗忘的原因: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对后学习的影响)、倒摄抑制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知道某件事,却不能回忆出来同化说:奥苏伯尔,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概念再认:呈现时,仍能认识回忆: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把它重新呈现出来(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①合理安排教学②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③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④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⑤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

7、化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二、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土组织复习①复习时机要得当②复习方法要合理③复习次数要适宜4、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识记】、【理解】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途径: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大胆探索。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

8、能力。以立体几何为例,使学生建立在正确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了解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都有利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