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

ID:34260291

大小:1.2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理)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2016届高三质量检查数学(理) 2016.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A=,B=,则=_______.A.B.C.D.2.“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内涵已经多元化,倡导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某校为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有高一学生600人,高二学生400人,高三学生200人,则应从高一学生抽取的人数为_______.A.10B.20C.3

2、0D.403.已知命题:,sinx

3、》中,将底面是直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虚线平分矩形的面积,则该“堑堵”的侧面积为.A.2B.C.D.9.已知满足,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10.直线与曲线顺次相交于三点,若,则.A.B.C.D.11.已知点是椭圆上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12.已知平面四点满足设的面积分别为,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若复数满足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象限.14.若函数是奇函数,则.15

4、.已知双曲线以的一个顶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被截得劣弧长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6.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分别为的中点,沿将折成直二面角,则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底角A等于,其外接圆圆心在边AD上,直角梯形PDAQ垂直于圆所在平面,(1)证明:平面;(2)若二面角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5年7月3

5、1日,国际奥委会在吉隆坡正式宣布2022年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简称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两个城市举办,某中学为了普及冬奥会知识,举行了一次奥运会知识竞赛,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男生:93919086838076696765女生:96878583797877747368(1)根据两组数据完成男、女生成绩的茎叶图,并比较男、女生成绩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2)从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抽取4人,要求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用X表示所选4人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差,求X的数学期望。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交于点

6、,。(1)判断(2)若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1)求;(2)求证:;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1)求证:;(2)求证:。21.(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1)写出的极坐标方程,并求(2)设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不等式(2)已知.厦门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

7、分,共60分.1-5:BCBDA6-10:DDCAB11-12:CA12.解析:在△中,,在△中,,所以,所以因为,所以,解得,所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二14.15.16.16.解析:由,取的中点,则是等腰梯形外接圆圆心。是△外心,作平面,平面,则是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且.设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则,所以表面积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基本性质及求数列前项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法一:(Ⅰ),1分,2分又,,3分解得

8、或(舍去),5分所以.6分(Ⅱ),8分10分11分.12分解法二:(Ⅰ)由已知得,2分解得或(舍去),4分所以.6分(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