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刘丽君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

ID:3426995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_第1页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_第2页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_第3页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_第4页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_第5页
资源描述:

《卢沟桥烽火--刘丽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

2、、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我军的英勇无畏及捍卫国家安全强烈的爱国情怀。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

3、强精神。在六年级学生心中,抗日战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至于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背景,孩子们是知之甚少的。课文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细致描画了敌我双方的行为、语言等,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我国守军顽强抵抗、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因此,学生读此文,不仅要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经过,抓关键词句体会

4、敌寇的狡猾凶恶,守军的英雄顽强,还得深入感悟文本的表现手法,不仅要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还得从中领悟写作手法的精妙。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卢沟桥烽火》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一、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创设了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

5、主人。选择用语文的手法(用词形容日本官兵)来提高情感认知度,用语文的手法来体会作者用词的感情内涵。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必须掌握的有:1、生字。2、结构同“蚕食”“咽喉”的词语。3、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写法。4、时间顺序的介绍方法。敌---我、敌--我的写作方法。二、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不同层面的读,让学生能整体把握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百度知道】“九一八”事变http://zhidao.baid

6、u.com/question/100243329.html3.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书课题)4.解题:指名读“烽”(fēng),注意读准后鼻音。“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5.设疑。“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你有哪些启示?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2.检查自学情况。(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kòuxiāodiē日寇硝

7、烟哭爹喊娘①“开火车”读。②指名读。③齐读。④去掉拼音读。(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指导分段: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三、指导写字师先板书,生

8、描红后再写。师巡视指导。第二节教学要点:巩固练习,训练提高。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魔爪咽喉挑衅日寇控制号召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同仇敌忾猝不及防万籁俱寂如火如荼(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这一段写了什么?①“九一八"事变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