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

ID:34297060

大小:84.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_第1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_第2页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学生用书[P19](2014•济宁检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下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木地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据此回答1〜2题。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C.不论是以悲观者或乐观者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

2、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都十分突出D.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评估,只能定性说明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消费水平B.资源数量C.科技水平D.生产能力解析:第1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索;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并不能说明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高;目前,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I•分突出;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是可以定量评估的。第2题,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答案:1.C2.A(2014探州一中期末)生物承载力是指一

3、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是2007年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读图冋答3〜4题。14.1%巴西3.0%澳大利亚4.7%加京大3.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A.人口数量B.气候条件C•地形条件D.国土面积4.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屮国比重大,因为青藏高原的面积大A.巴西比重大,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大B.印尼比重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C.印度比重小,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解析:第3题,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生物

4、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第4题,屮国比重大与中国国土面积大有关;巴西比重大与巴西的气候条件有关;印尼比重小与国土面积狭小相关;印度比重大与耕地面积大有关。答案:3.A4.C(2014•揭阳一中期中)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5~6题。具体地区年生产量(万吨)可载人口量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5.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6.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地理坏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坏境人口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5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平原,青海、西藏为高原,两地区的最大差异是地势高低和热量多少,这也是造成两地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第6题,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导致环境承载力低,而这里太阳能丰富,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可提高青藏地区

6、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坏境人口承载力。答案:5.D6.B7.(2014•辽宇省朝阳期末)读我国人口垂直分析状况表,回答问题。海拔(米)<200V200〜5500〜11000〜22000〜000000004000人口数量(万人)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人口比重(%)64.917.27.7&91.4面积(万/kn)2)144.597.2162.539.9315.9面积比重(%)1510.216.92532.9人口密度(人/km2)507.6199.953.241.

7、85(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解析:(1)从表屮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和海拔较高的地区人口稀少。(2)我国川、黔、滇地区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低,贫困人口较多。(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西藏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

8、年增加。(4)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加上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答案:(1)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2)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4)不能。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