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

ID:34306647

大小:1.0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3-04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_第1页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_第2页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_第3页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_第4页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J2密级:公开论文编号:Z15032学号:2015120032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研究生:孙溢指导教师:翁凯旋教授专业领域:美术研究方向:当代绘画创作论文完成时间:2018年2月26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6日CategoryNumber:J2LevelofSecrecy:OpenPaperNumber:Z15032StudentNumber:2015120032MFA'sDissertationofSichuanFineArtsInstituteDeconstruc

2、tionandReconstruction——TheImageTropeofChineseContemporaryArtPostgraduate:SunYiSupervisor:Prof.WengKaixuanSpecialty:FineArtResearchDirection:ContemporaryArtCreationTrainingUnit:OilPaintingDepartmentThesisDeadline:February26,2018OralDefenseDate:June6,2018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

3、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结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美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标识并表示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结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作者完全了解四川

4、美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四川美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四川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解构与重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图像转义问题摘要当代英国艺术史家诺曼·布列逊认为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大卫对传统的内容进行了一种利用式的使

5、用,使其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实现了新的意义。换句话讲,传统所指涉的内容本身在大卫的继承中发生了变化而产生新的含义,即一种“转义”式的继承,这就是“图像转义”的来源。作为一种作品意义生成方式,“图像转义”指的是今人创作者将前人创作的经典图像使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些不同来源的图像在同一画面上或相互冲突、或相互强化、或相互激发,使得原图像所不具有的新内涵获得阐发。文章第一章以“图像转义”的来源为阐述重点,并且以文艺复兴以来的提香、戈雅、马奈等人对乔尔乔内“卧姿维纳斯”图式反复使用为例,阐述图像在不同时代作品中意义的演化与其人文

6、内涵被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及这种图像的演变如何影响到西方后现代艺术。探寻历史上的“图像转义”创作现象与后现代艺术中所盛行的复制、挪用、拼贴,消解经典图像的原创性,在创作中演绎乃至颠覆经典图像,使得图像如获取新生命般延伸出不同以往内涵的联系。文章第二章以“图像时代”作为大的时代背景,将目光从西方移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考察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图像转义”现象出现的背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观念的转变。自199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全球化”成为中国自身发展所不可忽略的现实语境。在这种

7、开放的发展环境与全球化的发展语境中,中国自身在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传播技术等层面均获得了迅猛发展,海量的图像信息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基于图像的视觉文化成为当今文化形式中的主流,图像的功能与意义在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已被提升至极受重视的地位。相对应,“图像转义”的创作现象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中不可忽视的脉络理路。文章第三章选取了王广义、岳敏君、曾梵志、李占洋四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个案研究,分析他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如何运用图像、如何使用已有图像进行再创作并且丰富图像的原有内涵,具体论述了“图像转义”现象在中国当代艺

8、术创作中的广泛性。文章第四章则是对“图像转义”创作现象的反思。对图像的沿用与再创作能够丰富图像系统的内涵与外延,扩充图像系统的意义深度与厚度。但是这不代表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所有的有关创作实践都经得起推敲,这其中不免滥竽充数与跟风恶搞、丑陋无聊的作品,这些作品只会沦为对图像的滥用。文章第五章是对个人创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