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ID:34336000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_第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_第2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_第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_第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是()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2、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A.《论语》B.《庄子》C.《孟子》D.《荀子》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B.对比C.反衬D.象征4、在《秋水》中,北海若对河伯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2、。”这个“大理”指的是()A.河伯“以天下之美尽在已”是由于受空间限制B.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是由于受后天教育限制C.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D.孔子“语之以为博”是自我夸耀5、李密原属于()A.三国时蜀国B.三国时魏国C.三国时吴国D.晋朝6、《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7、“塞维图斯的惨史”作为论据属于()A.历史事件B.理论C.数字D.名人名言8、《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段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D.歌颂颖考叔的纯孝与机智9、当孟尝君回到封地,当地人

3、民扶老携幼迎接他时,孟尝君高兴地对冯谖所说的一句话是()A.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忄宁愚,沉于国家之事C.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D.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10、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11、“胡服骑射”的故事最早见于()A.《史记》B.《后汉书》C.《战国策》D.《资治通鉴》12、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认为,文艺创造必须脑中先有鲜活的形象,能够概括这一文艺思想的成语是()A.胸有成竹B.心手相应C.兔起鹘落D.庖丁解牛13、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之

4、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A.铺垫B.侧写C.对比D.象征14、《短歌行》(其一)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A.思慕贤才B.礼遇贤才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焦虑D.与贤才久另重逢的欣慰15.《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方法是()5/5A.借景抒情B.直抒胸臆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6.《行路难》是一首A.七言律诗B.汉乐府C.乐府旧题D.新乐府17.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主要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18.《蜀相》一诗前四句的抒情方式是()A.借事抒

5、情B.借景抒情C.借议论抒情D.借外在举止神态抒情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20.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叙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神话传说抒情2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中笼罩全诗可悲情景的诗句是()A.和戎诏下十五年B.厩马肥死弓断弦C.沙头空照征

6、人骨D.几处今宵垂泪痕23、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夸张D.借代2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所写的梦中景象是()A.千里孤坟B.尘满面,鬓如霜C.小轩窗,正梳妆D.明月夜,短松冈25、《声声慢》中的一个错觉意象是()A.晚来风急B.旧时相识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28、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29、朱门沉沉按歌

7、舞,___________________。30、十年生死两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3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35、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