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

ID:34349576

大小:63.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_第1页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_第2页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_第3页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_第4页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_第5页
资源描述:

《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蓄势待发的海军制导炮弹(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海军逐渐将战略重点从大洋转向濒海,对陆攻击顺理成章地由次要任务变为主要任务。为更好实施对陆攻击,美、法、意等国海军开始为水面舰艇研制制导炮弹,以填补导弹和普通炮弹间的空白。与导弹相比,制导炮弹可由火炮全天候持续、快速发射,且具有使用灵活、易于补给、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与普通炮弹相比,制导炮弹由于引入制导装置而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圆概率误差一般为10~20m。此外,通过火箭助推、次口径设计、滑翔设计等技术手段,还可大幅增加制导炮弹射程,甚至达到海军期望的111km。据美国海军分析,射程若达到11

2、1km,就可确保己方战舰在安全离岸距离上有效打击敌支援火力。美国EX-171“增程制导弹药”(ERGM)美国海军1994年开始为MK-45Mod4型127mm舰炮研制EX-171增程制导弹药(ERGM),并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发射试验。2003年10月,1枚增程制导弹药从127mm身管发射后,被导引至82km外,落在距目标10m处。2005年2月,雷声公司在白沙靶场发射2枚增程制导弹药,其中1枚准确命中74km外目标并引爆战斗部。尽管增程制导弹药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取得了可观进展,但也存在工程延误和经费攀升的问题,导致其服役时间从原计划的2002年不

3、断后延。2004年9月,美国国家审计局指出,增程制导弹药由于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成熟,其服役时间将推迟到2011年。增程制导弹药长1.55m,重50kg,采用GPS/INS复合制导和火箭助推加滑翔增程技术,据称最大射程可达111km,精度为10~20m。其制导系统采用Draper实验室研制的“低成本制导电子单元”(LCGEU)。LCGEU主要由GPS接收机、惯性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电源、环境装置等部件组成,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大量使用了廉价的民用元件,基本可以实现该增程制导弹药的单价为5万美元的预定目标。该制导炮弹发射后沿弹道飞行,火箭发动机随后点燃;到达弹

4、道最高点时,制导系统控制弹头前端的鸭式舵展开,并捕捉GPS信号;下落到合适位置时,以亚音速向目标滑翔飞行;到达目标上方后垂直落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部的效能。增程制导弹药最初选用的是子母式战斗部,内装72枚EX-1子弹药,后来改用18kg的整体式战斗部。由于比普通的海军炮弹长,增程制导弹药发射时需要两次装填,因此射速从最初设想的20发/min减为10发/min。但它具有所谓“多弹同时弹着”能力,即先后发射的多发炮弹通过不同的弹道和飞行时间,可在同一时间命中目标,使1门舰炮实现多门舰炮齐射才能达到的效果。对于增程制导弹药,每分钟发射的10发炮弹可在同一时

5、间命中55km处的目标,这就意味着首次命中就能置目标于死地。如采用10发齐射方式,增程制导弹药可覆盖450m×100m区域。由于射程和重量因素,增程制导弹药发射时的炮口动能高达18MJ(普通炮弹仅为10MJ),因此对火炮身管提出很高要求。为此,美国海军特地为Mk45Mod4舰炮加固了身管。即便如此,发射增程制导弹药仍然会大大降低身管的寿命。例如,Mk45Mod4舰炮身管可发射超过8000发普通炮弹,而仅能发射不到3000枚增程制导弹药。Mk45Mod4型舰炮已列装部分“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该级驱逐舰的大型弹药库可容232枚增程制导弹药和232枚普通炮弹

6、。美国弹道增程弹药Ⅱ(BTERM-Ⅱ)在增程制导弹药面临质疑的情况下,美国海军于2004年5月授予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一份价值3000万美元的合同,要求在16个月内验证弹道增程弹药Ⅱ(BTERM-Ⅱ)方案。2006年1月21日,该公司成功地对BTERM-Ⅱ进行了一次无助推近程制导飞行试验,炮弹飞行了13km,落在距目标2m处。据称,此次试验达到了全部试验目标,包括炮弹的高过载生存力、制导精度和下落角度等。美国海军打算在2006年中期对增程制导弹药和BTERM-Ⅱ方案“二选一”,获胜的承包商将在2008~2009年提供60枚样弹用于系统开发论证,2011

7、年实现初始作战能力。BTERM-Ⅱ由先前的海军自主支援炮弹(ANSR)发展而来,后者也是一种远程制导炮弹,采用GPS/INS复合制导和火箭增程技术。在2002年1月进行的无制导试验中,海军自主支援炮弹由传统的Mk-45Mod2型和Mod4型舰炮发射,射程分别达到94km和100km。2003年9月,在白沙靶场的第一次制导试验中,海军自主支援炮弹在3min内飞行87km,圆概率误差为20m。与海军自主支援炮弹相比,BTERM-Ⅱ在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BTERM-Ⅱ与增程制导弹药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同为127mm口径和1.55m长度,同样采

8、用Draper实验室的LCGEU制导系统和火箭增程技术,并在弹体前端设有鸭式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