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ID:34365403

大小:8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5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_第1页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_第2页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_第3页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_第4页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刘文澄--------------------------------------------------------------------------------第一章绪论我是一名地道的民间中医,家父只传心法,要自己领会。比如:“人身水火一团气”,这是说气化论,他说过只要你明白这句话的真意,中医思过半矣。他治胃溃疡三付药就能痊愈,也只告诉我:贪凉饮冷,饥肠漉漉胃腑伤,粘膜损则溃疡作。这只是个法则,可是也就是这个法则是我悟出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是寒热错杂,正气损伤,让我联想到刚作出的热饭为什么不

2、坏,而放久了也就是凉了,寒凉之菌毒物以类聚,饭即馊腐,坏了。这个水火《易经》叫坎离。是人生命的根本。坎卦象二阴抱一阳在人体为肾,这一阳也叫坎阳,是热的,这二阴就是阴精,是寒的、润的。离卦象是二阳抱一阴在人体是心,这一阴就是阴血,是温润的。道家有抽坎填离一说,意思是说把坎中真阳填到离中真阴,就形成热融融的一团气,卦象就成了纯乾卦。乾健也,人就无病了,身轻体健,神气充足,目光明亮。人体是阴阳化气而成,阴阳者须臾不可离也。阴阳合则生,人生机勃勃,阴阳离绝则死,生机减退甚至死亡。阴阳的概念是中医的主要概念。阴阳辩证实际上

3、就是寒热真假的辩证。辨清寒热的真假,治疗就容易多了。寒证(阴证)用温热(阳)药,热证(阳证)就用苦甘寒药。这里存在个实热证用苦寒药,阴虚发热用甘寒药问题。中医治病分清阴阳证是关键,《内经》有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讲的更详细。实际上,不管三阴经证还是三阳经证,只要出现阴证就用温热药,出现阳证就用苦甘寒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辨别疾病的部位,经络脏腑所属,阴阳辩证说的不是很明朗,先师本人是清清楚楚。现在许多临床家、经方家因循守旧,不求《易经》不知变通,疗效差的原因就是只辨清了病位,而没有辨清疾病的本质,

4、疾病的本质就是属于阴证或属于阳证。阴阳辩证的关键是是辨清患者的阴阳体质,也就是阴证、阳证,这是辨病最关键的东西,这是本,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标,标有真假。标本不能颠倒,颠倒之后祸患无穷,犯虚虚实实之戒。第二章总论(一元论)第一节中医的本质(一元论)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不必他山求药石,祖宗明训记心中,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封冻,春暖花开百病释。阴阳合一气化成,阴

5、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型,若病也是真阳证,溲短便结喜冷饮,苦寒泄热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大黄附子煎可行。阳虚津亏大便解,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加附辛,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大剂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理自明。第二节气化口诀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

6、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坎离交媾化成乾,百病不生气化功。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百理明。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附子干姜助其生。妄加滋阴来求阳,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咽喉炎证要加重,口腥味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寒热错杂臭又腥。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痠痛,此是坎阳太虚弱,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五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第三章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第一节阴阳阴阳辩证就是辨别阴阳的多少,阴就是精微物质

7、,阳就是阳气,真寒也就是阴寒(阴证)则阳气少,真热(阳证)则精津耗。真寒属阳虚,真热属阳盛(阴虚),虚热有阴虚(精微物质少)发热和阳虚(阴证)发热(虚阳外越)。病理上阴是寒,阳是热。真热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类),真热则用苦寒药,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淡附子、干姜、生甘草等)。第二节六经病证百病论六经辨证涵盖了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辨证尽在其中。现代人把六经病证只理解为外感热病的各种表现是错误的,其中也包括温病和杂病。首先要明白六经的概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

8、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是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是三阴经。六经的概念是《内经》提出的,后来经张仲景充实,这六经是用阴阳的多少来判别的。中国古人没有文字之前是用结绳记事的,一个结就是阳用(—)表示,两个结用(--),来表示。再复杂的事物就用这些结排列组合来表示,然后把相同的性质归类,就延伸出阴阳八卦。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八卦)是由三个爻组成。每个卦有三个爻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