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

ID:34423261

大小:177.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_第1页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_第2页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_第3页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_第4页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第95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GeneralNo.952007年11月Journalof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Nov.,2007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王振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形成于奥斯丁。如果说良法理论催生了实质法治,那么,恶法亦法理论则催生了近代形式法治。恶法亦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表现为:它有助于中国在法治初级阶段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法律难于实施的问题。归根结底,最根本的还是寄望以此解决中国法治

2、的生根问题。有鉴于此,法学理论应从浪漫主义转为坚持法律保守主义。关键词:恶法亦法;形式法治;法律保守主义中图分类号:DF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8X(2007)06-0036-06HistoricalInvestigationinto/EvilLawisLaw0TheoryandItsPresentValueWANGZhen-dong(LawSchool,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Abstract:Thetheoryof/evillawislaw0ori

3、ginatedinthetimesofSocratesandformedbyAusten.Thethe-oryofconscientiouslawleadstothebirthofsubstantiveconstitutionality,whilethetheoryof"evillawislaw"leadstothebirthofmodernformofconstitutionality."Evillawislaw"theoryhasitsownvalueinChina.Itwillbehelpfultoenhanceru

4、leawarenessintheprimarystageofconstitutionalityandsolvetheproblemsinmodernlaw.Therefore,thetheoryoflawshouldbeconvertedfromromanticismtolegalcon-servatism.Keywords:evillawislaw;substantiveconstitutionality;legalconservatism在西方法学理论演变的整个历史过程当中,恶法与良法之争贯彻始终。在这一亘古及今的理论

5、大论战进程里,涉及人物之多、理论探索之深、对西方法治影响之巨都是需要很好梳理的。一般来说,自然法学作为¹价值法学理论,大多主张/恶法非法0或者/良法之治0,分析法学更多的主张/恶法亦法0。当然,这是从总体上判断的,如果深究一下,问题也不是如此简单,其中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需要澄清,比如:恶法亦法理论的思想源头在哪里?是不是所有分析法学家都主张恶法亦法?究竟是恶法亦法理论对促进法治有利还是良法理论对促进法治有利?恶法亦法理论在当代中国价值几何?本文限于篇幅,不打算统涉所有相关问题,而是仅围绕恶法亦法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价值略

6、发管窥之见,就教于方家时贤。一、恶法亦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理论界对良法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恶法亦法理论的研究和思考是略有欠缺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可以从历史线索中轻松地指出亚里士多德是良法理论的奠基者,并能够普遍达成共识,而对于恶法亦法理论,直到现今,也很难明确肯定其形成的确切标志,为此,我们必须从历史寻踪开始。(一)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在中西法律文化的历史源头,有两位比肩而立的思想大师,这就是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收稿日期:2007-09-16作者简介:王振东(1964)),男,中国人民

7、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思想史学。¹也有例外的情形,如自然法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JohnFinnis则认为:/自然法理论在理论上或教育意义上都不必有-恶法非法.的断言。0参见约翰#菲尼斯.自然法与自然权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79.36以/述而不作0的方式,厘定了中西文化包括法律文化的历史走向。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而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他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是

8、人生价值的省察者,是德性智慧的提倡者,是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苏格拉底的人格特点通过/苏格拉底之死0昭示天下,昭示未来:他虽然并不像孔子那样作为人间的立法者而流芳百世,¹但他以慷慨赴死的凛然,º诠释了恶法亦法理论的萌芽,并因此名垂千古。本文作者之所以坚持认为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并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