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养生保健

针灸与养生保健

ID:34468945

大小:258.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针灸与养生保健_第1页
针灸与养生保健_第2页
针灸与养生保健_第3页
针灸与养生保健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与养生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论文集针灸与养生保健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宫静2007针灸硕士纵观古今,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两干多年前《黄帝内经》记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而后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贵族对“长生不老、寿与天齐”的“乌托邦式”追求,虽然皆以失败告终,但都表达了人们对健康与长寿的无限崇尚和渴望。到了今日,人们仍在研究,不过最大目的已经变成了延年益寿、强身健体,毕竟长生不老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现代社会健康概况现代社会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严峻挑战。虽然人

2、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可是生命质量、身体素质却不容乐观。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已给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Berkman提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l】。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生命活力降低,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状态【2】。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占65%左

3、右,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临动态平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它既可经自身调节或治疗而恢复健康,又可继续发展为疾病。亚健康是引起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根源之一,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已经证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早老性痴呆症甚至癌症等都与亚健康有关。据国家卫生部统计:全国冈为各种慢性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死亡15000多人、每月死亡40万多人、每年死亡500万多人,造成

4、很多的家庭悲剧、人生遗憾和经济负担。在疾病生成的各种因素中,60%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这些患病的人大都没有健康观念、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懂健康知识、不懂健康方法,长期的拖延、积累而起,很多人生病后才认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观念已开始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准则。遵循养生之道,防患于未然,逐渐成为人们实现健康、把握健康、维护健康的法宝。二、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身体、性命以达长寿。中

5、医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养生保健理论及经验,对延缓衰老,延长寿命,防病治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养生文明源远流长,防病养生作为中医的精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25·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论文集《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黄帝内经》认为五脏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如果五脏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各种疾病出现。有效的五脏调理方法,是防病治病的根本。千百年来,各大医家、养生家通过不断地丰富、补充和发展养生经验、知识和理论,指导着人们主动调摄,辩证施养,以求长寿。中医养生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如《素问·

6、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三、针灸养生理论“食疗养生、经络养生、中药养生”,被称为中医养生三部曲,主要是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畅通气血等,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近年来,经络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中医认为,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周身、沟通整体;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症;传导感应,调整

7、虚实四个方面。《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认为经络阻滞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六经调者,谓之不病”,因此,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便能使经络正常地发挥运行气血、贯通上下的作用,从而调节虚实、平衡阴阳。针灸作为调节经络功能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治疗疾病,同时也是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了许多针灸养生的方法。《灵枢·逆顺》日:“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说,在疾病还没有发生之前进行针刺预防,这才是高明的医生。《针灸大成》记载:“但未中风

8、时,一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处各三壮”,提示在出现中风先兆而尚未发病时就应及时采用灸法进行预防保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湿毒,不能着人”,强调了灸法在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