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

ID:34480141

大小:229.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_第1页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_第2页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_第3页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总131期)中西古典修辞学说的差异与当代修辞学的艺术化倾向李显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武汉430079)提要中国古代修辞学说与西方古典修辞学在修辞取向、修辞形态和修辞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与二者形成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传统和社会语境的大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西方古典修辞学的当代变异,使其与传统拉开了距离,而与中国乃至东方修辞精神相接近。关键词修辞学中国与西方差异所谓“修辞”(rhetoric)或“修辞学”(Rhetoric),简为达意表情的手段之作用,其中充盈着“和”的精

2、神要地讲,就是指“有效交流的艺术或技能”(the“art和人的主导作用;后者看到的则是修辞作为“言说”,orskillofeffectivecommunication”)fI(P2l1)o然而要在表“意义”上的悖论性和言意二者之问的复杂关有效地运用修辞技能,达到交流的效果,又与一定的系,着重的是辩证意义上的“反”的张力和“自然”(大语言体系、文化传统和社会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因道)的不可超越性,因此人只能在“堕肢体,黜聪明,此,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传统和社会语境中的修辞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坐忘”(精神)f’(P109)中获取向与修辞功能具有不同的

3、特征和需求,从而会呈得“逍遥”的自由。虽然两者在思想取向上有所差异,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即主要从中外古典修辞学却都洋溢着“天人合一”精神、“自然而然”的追求。的角度对这种差异性作些思考。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修辞”一词的书籍是《易经》。《易经·爻辞》中所谓“修辞立其诚”的命题,开创了修辞连用的先河。那么把修、辞二个单字合用,就包含了用有文采、有说服力的手段(文),分辨1.中外修辞概念的修辞取向事理(质)的意思。嗣后,修辞立诚,言与信,文与质,修辞,是一个具有久远历史的词语。何谓修辞?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成为从中国先秦文论到当不同时代的人们,或

4、同时代的不同理论体系有不同代文论中争论不休的话题。的回答和解释。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最初的修和同样,修辞在西方文化中出现的历史也相当久辞是分开运用的。请看古人最初对修、辞的解释,所远,而且从一开始就具有系统化的色彩,是作为一种谓“修”,“饰也”;“辞”,“讼也”,(汉代许慎《说文解“修辞术”加以讨论的。亚理斯多德(Aristotle)撰写的字》)。但中国语(言)文(字)中“修辞”中的“辞”究竟《修辞学》(约公元前330)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修辞指谓什么,却是各家有各家之说①。例如,儒家主张术是论辩术的对应物”『3I(P21),他给修辞(修辞术)的是“

5、文质彬彬”、“辞达而已”;同时也强调“情欲信,下的定义是:“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辞欲巧”的美文效果。道家看到的则是“正言若反”、说服方式的功能。”【3’(P24)这一定义,可以说奠定了“信言不美”的言意关系,推崇“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西方古典修辞学以“说服”为目标,以修辞式推论(或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以腑见之也⋯⋯以然式证明)为动力的理论基础。这一状况直到2O世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f2](P508)的纪初才有了改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到古罗修辞之术。究其修辞说取向,前者意在强调修辞作马的西塞罗(Ci

6、cero),昆提利安(Quantilian,一译昆\一28一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提连),再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e),文艺复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独体文字⋯⋯词的能产兴时期的托马斯·威尔逊(ThomasWilson),甚至一性强,以一个单音词为核心,可以构成许多复音词。直到2O世纪初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修辞学,修辞研这就使诗人、使文学家施展语言技巧,有了广阔的天究都是以“演讲”和“演讲术”作为修辞研究的主要对地”.“意美是一切语种的文学所共同的东西,形美和象④。从这里我们看到,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建立音美

7、则各与其文字的特性紧密相依。汉字比之拼音在对演讲(口头语而不是文章)的倚重上,所谓“修文字更易于造成多样的形文之美。”"’(P17—19)但辞”就是“演讲的技艺”,“说服的技巧”,强调修辞作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来自于“形文之美”的偏重,造为征服对方的手段。成了中国古典修辞的另一个方面,即着重于“文辞”2.“演讲”与“辞章”的差异的修辞无形中疏离了与一般民众的交流。因而在中西方修辞术的最初建立主要是为“演讲”的“说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缺乏那种直接面向广大民众服”效果服务的.而中国的修辞功能则一开始就与的面对面交流(演讲)机制。“诚意”,“美言”相联系。

8、西方古典修辞学注重“演3.“论辩”与“诗性”的分野说”。注重“实效”的修辞技巧,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修美国学者艾兰曾比较了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