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

ID:34554782

大小:2.5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07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_第1页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_第2页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_第3页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_第4页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找矿论丛论文--金矿床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金矿床:基于成矿时空坐标的分类探讨葛良胜①②邓军②卿敏①张艳春③杨立强②刘荫春④路彦明①②肖力①(①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廊坊,河北,065000;②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00;③武警黄金指挥部,北京,102800;④中国黄金集团科技公司,北京,102800)摘要通过全面回顾中国近十年来金矿床分类研究的成果,系统总结了当前金矿床分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认为金矿床分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分类,即从理论研究的需要而开展的分类行为,相当于过去所讨论的成因分类;二是应用分类,即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而开展的分类行为,相当于矿床

2、的工业分类。提出基于成矿时代(时间)-成矿环境(空间)为坐标系的新的理论分类方案。将内生金矿床划分为6种理论类型,即裂谷型金矿(拉张期);俯冲造山型金矿(俯冲期);碰撞造山型金矿(碰撞期);伸展造山型金矿(伸展期);板内(非造山型)金矿(“稳定”期)和过渡-叠加-复合型金矿等6种类型。将含金地质体的性质(种类)或矿床的突出产出特点作为划分金矿床应用类型的准则。对近8000个金矿床的统计分析表明,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角砾岩型、斑岩型、微细浸染型(卡林-类卡林型)、(次)火山岩型(低硫、高硫)、矽卡岩型、(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型、蛇绿岩(套)型(基性-超基性

3、岩型)、红土(铁帽)型、(砂)砾岩型等11种金矿床类型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应用类型。讨论了新矿床分类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中国金矿床分类成矿时代成矿环境1前言最近十几年来,有关世界金矿床(包括伴生或共生金矿床)的成矿研究和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一系列大型-超大型,其中许多是新类型金矿床的发现更是激发了科学家对于金矿成矿问题的研究热情。新进展和新发现对金矿床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提出更完善和成熟的金矿床分类方案奠定了基础。但是,有关金矿床的分类研究,尽管有长达近200年的历史(张振儒等,1989),已提出的方案多达上百种(王玉玲

4、等,1997),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或者说有关金矿床的分类远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统一的方案。例如许多近期发现的许多金矿床难以按已有的金矿床类型对其进行归类,有些虽然依据其某些地质特征的对比进行了归类,但却并不完全符合相关类型原始含义。这种现象在国内外都很普遍,而在中国则更为突出。从客观上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随着新的金矿床的不断发现,有关新矿床类型的名称也随之增多,新的分类方案不断提出;另一方面,面对众多矿床分类方案,研究者和使用者却无所适从,仍然会出现不能将他们发现的矿床依据现有方案进行准确归类的问题。上述现象促使人们对金矿床分类的诸多方案进行深入思考。我

5、们认为,金矿床(其他矿床也一样)的分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分类,这是从理论研究的需要而开展的分类行为,相当于过去所讨论的成因分类;二是应用分类,这是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而开展的分类行为,相当于矿床的工业分类。矿床的理论分类与应用分类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二者并不是对立的。本文是笔者等以长期以来对金矿床分类问题进行思考的初步结果。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金矿床分类体系进行总结与评述,以此为基础,结合当代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实践两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提出我们新的金矿床分类方案,并评价其意义。我们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中国金矿床进行的。众所周知,由于中国金矿成矿的

6、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中国金矿床分类的方案应该可以应用于全球,并为其他金属矿床分类时参考。2现有金矿床分类方案简要评述2.1金矿床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对矿床进行分类是成矿学研究和矿业开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其必然的产物。因此矿床分类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自16世纪中叶G.Agricola(1495-1555)按矿床形态及位置提出矿床分类方案后,矿床分类经历了由形态分类到简单成因分类、再到复杂成因分类几个阶段(李景春等,1998)。随着矿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识别矿床的标志和影响矿床勘查及开发的矿床

7、地质因素不断加以归纳和总结,又提出了矿床成因(理论)类型和矿床工业(应用)类型的分类系统。尽管发展很快,但有关矿床的成因(理论)分类一直是矿床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系列新类型金矿,如“所谓的”蚀变岩型(胶东)、微细粒浸染型或卡林、类卡林型(西秦岭、滇黔桂)、斑岩型(蒙古、冈底斯、三江)、火山岩型(西天山)、超基性岩型(哀牢山)、碱性岩型(三江)、隐爆角砾岩型(黑龙江、熊耳山等)、热泉型(云南)、长城型(华北)、穆龙套型(哈萨克斯坦)、红土型(云南、湖北)、砂砾岩型(云南)、铁氧化物型(奥林匹克坝)、VMS或SEDEX型

8、等推动了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