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ID:34579998

大小:413.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8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_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邱冬阳陈林孟卫东(重庆大学经管学院400044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财金部100821)摘要!本文选取2006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对应的超额收益率,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对IPO期间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反应。结论是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从IPO开始规范内控信息披露、推动内控制度建设。关键词!IPO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超额收益率一、引

2、言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违规可能性与自身投资风险性的重要依据。2001年安然事件的突然爆发,引起全球尤其是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极大重视,典型的就是美国于2002年颁布的Sarbanes-Oxley法案及其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302、404条款。同样的,中国人民银行早在1997年就发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资委2006年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6月和2006年9月上交所和深交

3、所先后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些指引的颁布旨在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构建与运行的透明度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来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那么,在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是否有充分、完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机呢?内控信息披露后市场反映如何呢?本文以初始发行股票(IPO)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其上市初期的超额收益率(IPO抑价)的实证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二、文献回顾(一)内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SOX法案实施之前的关于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其模型研

4、究较少,更多的是自愿与强制信息披露的比较研究;二是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三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其研究视角多样:比如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Wills,2000);良好的内控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市场和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Hamersley,2008);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有效性(Doyle,2007);内控信息披露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Goh,2007)等。在研究手段上以实证为主,而实证方法以对比检验、logistic计量回归为主。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较少有以I

5、PO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为研究主体。(二)IPO抑价IPO问题是资本市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该领域包括了三大热点:定价偏低、长期弱势、热市场问34题,即∃炒新%。西方学者引用了世界各地的IPO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是:新股上市超额收益长期普遍存在,即IPO抑价&。对它的解释已成为证券市场令人困扰的难题,以至于Ibbotson(1995)把这一现象视为∃谜%,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般倾向于认为超额收益来自发行定价偏低,而定价偏低的原因是IPO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但IPO研究中,对于披露哪些信

6、息,如何公开透明地披露,差异化的信息披露与IPO抑价关系等问题研究则不够深入。(三)国内研究概况国内有海量的内部控制文献,从研究对象看,主要集中在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可靠性、社会认同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等。从研究期间看,集中在未强制要求内控信息披露的2006年以前。从研究方法看,内控信息披露本身侧重于政策梳理与建议,内控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则从实证角度去深入挖掘。国内对IPO抑价问题研究一是集中在抑价原因的探索上,如信息不对称的解释;二是集中在抑价多少,也就是新股上市时的超额收益率的具体测

7、算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部分研究曾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IPO结合,但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第一,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尚未有直接以内控信息披露与IPO抑价的类似研究成果。第二,本文尝试定量分析上市公司IPO期间不同内控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主要考察两方面内容:一是随IPO的招股说明书等一起披露的内控信息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二是差异化的内控信息及其披露在其上市初期(首日及随后1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即超额收益率是否反映出来。三、研究设计与数据(一)理论框架根据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或者有好消

8、息的公司通过传递信号(披露信息)可将其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市场也会对此做出积极反应,从而其股价会上升。IPO公司的高管层为了能够与其他公司有所区别,如果通过更合理的IPO定价以获得竞价优势,进而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则他们就有动机披露更多的信息,向外界传递有关公司质量的准确信息。IPO中传递出的信息包括主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