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ID:34657655

大小:949.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1页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2页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3页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具工业》2009年第35卷第11期29外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23胡建国,王雁,李捷(1.马鞍山鼎泰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11;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3.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在分析充电器外壳冲压特点的基础上,拟定冲压工艺,着重介绍弯曲模及胀形与切舌模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模具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对类似工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充电器外壳;冲压工艺;模具结构中图分类号:TG38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2168(2009)11-0029-04Stampingtechnologyan

2、ddesignofdieforshellofcharger123HUJian-guo,WANGYan,LIJie(1.MaanshanDingtaiMetalProductsCo.,Ltd,Maanshan,Anhui243011,China;2.SchoolofMachineryandAutomobileEngineering,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Anhui230009,China;3.GuilinElectricalEquipment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Guilin,Guangxi541004,Chin

3、a)Abstract:Thestampingprocessandacompounddiefortheshellofachargerweredeterminedafteranalysison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Thestructureandworkprocedureofthebendingdieandthebulgingandlancingdiewerepresentedindetail.Keywords:shellofcharger;stampingprocess;diestructure1引言<1.5,查修边余量表得δ=2.5mm。将有关数据代图1所示为

4、某型号汽车用充电器外壳,材料入式(2)得:08F,料厚0.5mm,形状复杂,多处有公差要求,尺寸D=(27+5)2+4×22.7×37.5-3.44×0.75×22.7精度要求较高。由于冲压工序多,精度高,如何合理=66.1安排工件冲压的先后顺序及各工序间的定位问题因冲裁时要搭边,决定条料宽取70mm,落料直尤为重要。径为<66mm。(2)确定能否一次拉深成形。dt/d=37/22.7=2分析与计算1.4,t/D×100%=0.5/66×100%=0.75,查表得带(1)毛坯直径计算。图1所示零件可按下式计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对高度h1/d1=算:0.45~0.53,该件h1/d1

5、=37.5/23.2=1.62>0.45~122320.53,故不能一次拉深成形。D=d2+6.28A+8r+4B+6.28C+4.56r1+d4-d3(1)(3)拉深工序计算。由极限拉深系数及工件毛坯式中:A=rd1,B=d2h1,C=r1d2。直径,通过查表及经过反复计算与调整,确定工件须当r=r1时,公式可简化为:经4次拉深方可成形,各次拉深相关数值如表1所D=d2示。4+4d2h-3.4rd2(2)零件拉深后需修边,应选取修边余量δ。当dt≤表1拉深相关数值25~50mm,凸缘相对直径dt/d=27/22.7=1.18极限拉深系数实际拉深系数各次拉深直径拉深系数差值Δ[mn]mnd

6、n/mm——————————————————————[m1]=0.54m1=0.56d1=d×m1=37+0.02收稿日期:2009-03-12。[m2]=0.77m2=0.78d2=d1×m2=29+0.01作者简介:胡建国(1950-),男,安徽舒城人,高级工程师,主要[m3]=0.79m3=0.827d3=d2×m3=24+0.037从事模具及机械设计工作,地址:安徽马鞍山市中岗二村9509室,(电话)0555-2361360,(电子信箱)hu-miao168@163.com。[m4]=0.81m4=0.883d4=d3×m4=21.2+0.07330《模具工业》2009年第35卷第

7、11期3.1弯曲模3.1.1模具结构B-B剖视处弯曲模采用上压、侧进模具结构,上压就是用聚氨酯橡胶压迫工件向外弯曲,侧进就是用组合凹模,其活动凹模在一侧移动,以达到顺利成形和方便取料的目的。这是因为类似B-B剖视处的形状,现在还没有找到比胀形更易成形的方法。采用弹性胀形成形是肯定的,但用整体凹模却不行。因为这样成形后工件取不出来,须用组合凹模为宜。为此将组合凹模的一大半设计为固定式,另一小半设计为移动式,模具结构如图2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