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

ID:34708241

大小:54.6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3-09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_第1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_第2页
资源描述: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姚嘴中学余利琴“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幅对联说的就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她以卓尔不群的气质,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我是李清照的铁杆粉丝,这根粉丝有多长?近乎千年,千年的粉丝成了根。如今我又一次地细读了她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这首词,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她那忧伤和孤寂的愁情。一.第一次细读:五种愁情,欲说还休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李清照在词中表达的正是她自己的独特情感

2、。词中围绕“愁”字五次来诉说自己的心绪。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风住尘香”只用四字来表明这一场灾难的后果,狂风摧花,落红满地。这四字不断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让人从中体会到词人的愁绪,这种愁情变得更为丰富。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可春光竞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无为不堪了。接下来由含蓄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的由来是“物是人非”。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

3、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流落到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流落他乡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无依无靠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国破、家亡、夫死、物散,漂泊,五种情愁,使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境,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她的悲愁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就会泪如雨下。上片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一笔,从远处说起,想抛开这些恼人的愁思。因为我们的这位女词人是最喜欢游山玩

4、水的,她既然有游览的喜好,又可以借游览来排遣心中的凄凉愁绪,而双溪又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地有泛舟双溪的想法。但事实上她的痛苦太大了,哀愁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的。“春尚好”反承“花已尽”,“泛轻舟”是意念上的偶一闪光。然而今非昔比,昔欢今愁,自有天壤之别。因此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担心双溪的船小,载不动这心中如此重的愁,那就只有闭门负愁,独自销魂罢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活泼热爱生活的才女成为了“满纸愁怨语,行行辛酸泪”的这样一位妇人呢?作为一个文人,李清照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多舛的

5、命运,世人的冷言嘲讽注定了她一生忍受着这份矿世的孤独,满腹愁绪。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但她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唯有含有“大我”情怀的“自我”,才有可能吸引读者的情感共鸣,才具有生命力。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是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李清照在抒发自我孤寂、痛苦、哀愁时不仅仅是儿女情长,她是把词的创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作。在她早期的词作中,像《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

6、添、一段新愁。”多美的情!武陵人当指赵明诚,应是想当日二人一处,共做武陵人,深醉。令人羡慕!因这美丽的相知,愁也是美丽的!这个阶段李清照的相思之愁,我们读到的是淡淡的幸福,苦中带着深深的甜。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物散,漂泊流离,李清照的愁有令人窒息的沉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再也不是那样轻柔的“闲愁”了,深深的忧伤与孤寂跃然纸上,清冷、寂寥、忧伤,浓重得让人心生凄凉意。一.第二次细读:扫处即生,意新语新在中国文化里,在文学家们的笔下,愁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含。在古老的《诗经》中就能寻找得到:忧人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这是戍边战士强烈的思乡之愁;在诗

7、仙李白的笔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诗人满怀忧国的愁绪无法排遣;“暗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由于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只有靠梦回来排遣乡愁。可以说,愁在中国文人笔下集中了太多的情感,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学意象。李清照是一个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爱国女性,在经历了五种愁情的打击后,词人心中的愁是“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渲染出了悲凉凄婉的气氛。“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