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ID:34766285

大小:53.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_第1页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_第2页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_第3页
资源描述: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起荷尔德林长江很多同行同事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我今年选择来德国图宾根做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考虑学术水平名气之类(尽管这里出了黑格尔、腾尼斯和达伦道夫),而是因为这里有诗人荷尔德林。我对荷尔德林,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总觉得好像曾经是朋友,但他突然消失到另一个世纪中去了,好像我正想对他继续说什么,“哎,我觉得……”,但转过身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这种感觉怎么来的?我常常问自己,好像又是一种什么“潜意识”或“情结”。我最早是从海子那里听说“荷尔德林”这个名字的,说到海子,又引发出一些燕园旧事的回忆。我和海子不算真正“认识”,只是在当

2、时高校文学圈的某些聚会中见过面,他年龄并不比我大多少,但因为年级高,总好像属于另一拨人,看我们都是俯视。按北大当时的分类,我当时不算“搞文学的”,但我给他们的整个感觉可能很可靠,他们就不拿我当外人,当着我什么都说,什么都骂,什么都干……现在我常常感到有点滑稽的是,这些好像刚刚发生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回忆”了,而实际上不过是当时日常杂七杂八胡闹的故事,现在的人们,还要从“风入松”之类大书店浩瀚的精美的书籍中去解读和继承,而很多有趣的的当事人们,这些年好像都沉到海底去了,反而很少出来讲述那些事情。海子很喜欢荷尔德林,严格地说,是“最”喜

3、欢荷尔德林。海子死后,一天傍晚,大家在北大29楼前搞露天纪念会,会上还提到荷尔德林,有的人认为荷氏的影响,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海子纪念会,实际上是89年那个多事之春北大的第一次集会(但当时不是圈内人,未必知道此事)。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穷追某女生未遂的学生干部,情绪沮丧又不愿流露,不知什么心理机制作用,那天打扮极夸张,穿一深蓝色长风衣,大黑墨镜,很另类地站在人群后面,这和他平时春风少年的服装风格迥异。我还和另一个哥们儿站在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私下议论,某某这身打扮也太“全副武装”了……海子的死,大家吃惊,但又不完全意外。他生命的精彩

4、,就是一直和死亡融为一体,只可惜当时的政治激情,使得这一精彩的生与死,被涂鸦一样涂抹了浅薄短命的政治油彩,以至于等到激烈的争斗散去,海子的生死,也这么稀里糊涂地随风而散了,好像一个本来严肃的葬礼,大家正抬着棺木向墓地走,突然来了卖彩票的,人们纷纷放下棺木,蜂拥而去,赢了的吃喝玩乐,输了的落草为寇,而那口棺木就扔在半道上……可话也说回来,只因为那是棺材,如果是一个结婚坐骄子的,又会如何,坐轿的也会跳出来随大家一起奔过去,或自己步行回家?可能这就是“活着”的好处,中国的婚礼和葬礼都是几个人抬着一个人,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死人,另一个是活

5、人。为什么结婚是“喜事”,不过因为是活着罢了!后来很多年,这种意像,总在我脑中浮现,每每遇到抬棺木,就想到海子,我那年在云南做田野调查,参加过几次当地的那种葬礼,也都要抬棺木。当地的礼仪很严,一切都按各种关系排序,本来我是外人,没有角色,但族长对我说,你就按本家亲戚算吧。当地“本家亲戚”就是一个爷爷的,要披全孝,就是用白布从头到脚都披上,腰上也系白布,站成两排,举松明火把,天亮后要轮流抬棺材爬几个小时的山路,沿途鸣枪等。当时在摇曳的光影里和抬棺的路上,我就闪念联想到海子。前几天,在这边帮助别人准备一个关于中国文化讲座,我建议其中播

6、放几部中国电影片断,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德语译成“回家的路”),其中后来在夜色雪野上抬棺送葬的人群,又唤起我这一类联想。我总觉得,海子的棺材,还扔在1989年的路上……总感到一种“造孽”的心情,这种感受,和现在人们每每提到的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去很远。常常觉得欣慰的,就是在那一年,为了纪念海子,《世界文学》发表了他的遗作《我喜爱的诗人荷尔德林》,那篇文章我读过多次,好像前不久和朋友喝酒,谈起荷尔德林,还拿出来读过,但现在说起来,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他引述了几段荷尔德林的诗,“英雄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诗人何为,在神

7、圣的黑夜,他走遍大地……”。后来读赫尔德林的诗,因为翻译的不同,这些话变成了好像不相关的另一些话,简直令我绝望,从此几乎不再读翻译的诗了。我后来屡屡产生过学德语的念头,深层意识里就是为了读荷尔德林的诗,这种说法可能有人会觉得很离谱,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最重要的证明,就是我事实上一直没有真正学会德语。如果不是为了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缥缈的动机,而是什么现实的目的,那凭着目前的便利条件,早就学会了。今年做交流项目,本来有很多选择,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印度都有,包括哈佛的项目,学校还专门打来电话说我今年肯定能去云云,但我一看到图宾根,想到荷尔

8、德林,别的选择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一次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我说“我想去图宾根看看荷尔德林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但来到图宾根后,我一直没有去参观荷尔德林故居。距离很近,就在Neckar河边,从我办公室随便走几步就到了,平时也常常路过,今天下午去火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