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ID:34852295

大小:2.20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12

上传者:U-56225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单位代码:10680分类号:R255.4学号:201202002密级:硕士学位论文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教学单位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姓名赵杰学科、专业中医内科学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指导教师温伟波主任医师二○一五年五月 硕士学位论文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申请人姓名赵杰学科、专业中医内科学申请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指导教师温伟波主任医师二○一五年五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除文中己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k日期:年<月(日云南中医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云南中医学院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院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中医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本人及导师同意将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进行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 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英文缩略词……………………………………………………………………6引言………………………………………………………………………7研究方案………………………………………………………………………9研究路线……………………………………………………………………11研究结果………………………………………………………………………13讨论………………………………………………………………………17结论………………………………………………………………………22参考文献………………………………………………………………………23综述………………………………………………………………………24附表………………………………………………………………………39致谢………………………………………………………………………40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赵杰(中医内科学)指导老师:温伟波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课题试图通过收集300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资料,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分型,分析影响不同中医体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发病的差异性,并分析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最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分别占31.00%、19.67%、17.33%,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分别占9.33%、8.00%、6.67%、5.67%、2.33%,本次研究中未收集到特禀质患者。2.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阴虚、阳虚、气虚质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痰湿质、湿热质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气郁质比例女性高于男性,痰湿质、湿热质以中年男性为主。3.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中平均体重指数以痰湿质患者为最大,平均体重指数以阴虚质患者为最小,经统计学检验与痰湿质相比较,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BM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以湿热质的最高,瘀血质次之。尿酮体亦以湿热质为最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FPG较低,各体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2h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2h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Hb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Hb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KE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就TC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1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T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T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TG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LDL-C而言以血瘀质为最高。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L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课题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2.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患者多为肥胖型,阴虚质多为偏瘦型,患者年龄及性别可以影响中医体质分布;3.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4.2型糖尿病酮症血瘀质患者多存在高LDL-C水平;5.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发挥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找出2型糖尿病酮症的高危体质类型,调整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关键词:2型糖尿病酮症相关性中医体质2 英文摘要Thecorrelationsbetweenketosisintype2diabetesand“constitutionaltheor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bstractObject:Thisstudyismainlyaboutillustratingthecorrelationsbetweenketosisintype2diabetesand“constitutionaltheor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thod:300patientsdiagnosedwithtype2diabeteswerecollected.Accordingtothe“constitutionaltheor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differenttypesofhabitustoanalysisthecorrelationsbetweenketosisintype2diabetesand“constitutionaltheor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athogenicfactors.Result:1.1.Thepercentageofphlegm-damptype,yindeficiencytypeanddampnessheattypeintype2diabetespatientswere31.00%、19.67%、17.33respectivelywhilethepercentageofQidepressiontype,Qideficiencytype,bloodstasistype,gentletype,yangdeficiencytypewere9.33%、8.00%、6.67%、5.67%、2.33%2.Withtheagegrowing,thepatientsinyindeficiencytype,yangdeficiencytype,andQideficiencytypewereincreased.Theamountofmalepatientinphlegm-damptypeanddampnessheattypeweremorethanfemalepatientswhiletheamountoffemalepatientsinQidepressiontypewasmorethanmalepatientsandmostofthepatientsinphlegm-damptypeanddampnessheattypeweremiddle-agedmalepatient.3.Theaveragebodyweightinphlegm-damptypepatientsismuchhigherthanothertypesofpatientswhiletheaveragebodyweightislowestinyindeficiencytype.TheBMIinyindeficiencytype,Qidepressiontype,bloodstasistypecomparedwiththephlegm-damptypeweresignificantlylower.4.Thelevelsofbloodglucoseindampnessheattypewerehighestandsecondinbloodstasistype.Theurineketlevelisalsohigherindampness3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heattypethanothertypesofpatients.Comparedwiththedampnessheattype,theFPGwasloweringentletype,yindeficiencytypeandQidepressiontypeandthe2hPGinyindeficiencytypewassignificantlylower.TheHbAlcingentletypewaslowerthandampnessheattypeandbloodstasistype.TheKETingentletypeandQidepressiontypewerelowerthandampnessheattype.5.Thelevelsofbloodlipidineachtypesofpatientwereincreased.TheTClevelwashigherinphlegm-damptypeascomparedtogentletype,yindeficiencytype,Qidepressiontypeandbloodstasistype.Comparedwithdampnessheattype,theTClevelinQidepressiontypeandgentletypewaslower.ThelevelofTGwasthehighestinphlegm-damptypeandsecondindampnessheattype.Comparedwiththephlegm-damptype,theTGwereloweringentletype,YangdeficiencytypeandQidepressiontype.TheLDL-Clevelinbloodstasistypewasthehighest.Comparedwiththebloodstasistype,theLDL-Cwereloweringentletype,yindeficiencytype,QidepressiontypeandQideficiencytype.Conclusion:1.Thisstudydemonstratedthatthemainlytypesofconstitutionintype2diabetespatientswerephlegm-damptype,yindeficiencytypeanddampnessheattype.2.Mostofthephlegm-damptypepatientswerefatwhilemostoftheyindeficiencytypepatientswerethin.Thebodyweightwasinfluencedbytheageandsex.3.HighlevelsofTC,TG,BMIcouldcontributetotheketosisintype2diabetes.4.LevelsofLDL-Cwerehigherinmostofthebloodstasistypepatients.5.Thelevelsofbloodglucoseandketwerehigherinbloodstasistypepatients.Keywords:Type2diabetes;ketosis;relationship;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ysique4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英文缩写略词一览表DM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IDF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国际糖尿病联盟DKADiabeticketoacidosis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Diabeticketosis糖尿病酮症AntiglutamicacidGAD-Ab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decarboxylaseantibodyICAIsletcellantibody抗胰岛细胞抗体IA2-Ab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antibody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Rinsulinresistance胰岛素抵抗BMIbodymassindex体重指数HbA1cglycosylatedhemoglobin糖化血红蛋白KETUrineketonebody尿酮体5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引言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1]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2010年,宁光等人对我国98658名18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了调查,覆盖31个省(区、市)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0%。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前期率为50.1%。其中男性糖尿病前期率52.1%,女性糖尿病前期率48.1%。根据研究样本权重估测提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有1.139亿名糖尿病患者及4.93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者仅为25.8%,其中仅39.7%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与早期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但由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的提高,典型的DKA明显减少,但血糖升高(≥13.9mmo/L)、高血酮、酮尿而无酸中毒的糖尿病酮症(DK)临床逐渐增多。[2]糖尿病酮症起病相对隐匿,如果不积极预防和诊治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国外曾有报道肥胖的糖尿病酮症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5%。目前糖尿病酮症的现代医学治疗对控制血糖、消除酮体、改善胰岛功能等疗效较显著,中医对改善相关并发症及降糖药的副作用疗效较好,但总体而言,中西医都没有有效根治手段。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酮症的研究也少见与中医体质学方面结合的探讨,更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手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自古以来,中医临床在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各方面,都十分重视体质因素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人的体质因素往往决定个[4]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即“同气相求”。体质具有个体差异、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注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的基础上,更重视个体体质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目前中医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方[5]法主要是王琦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功能特点及阴阳气血津液的有余与不足6 引言以及结合大样本临床体质调查结果予以综合评价而将体质划分为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9分法。体质关乎生理、病理、健康和疾病。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深刻影响着临床,然未病之际,于检查化验隐而不显;疾病变生他证,非有先见之明者不可察,是故中医体质学示人以法,察脏腑气之有余不足,体质之平和偏颇;察病之浅深,变证之微隐,疾患之传变,皆不离体质。由于1型糖尿病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胰腺胰岛β细胞引起的,与遗传息息相关,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故选择可能与体质联系密切的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表型不同,可能与中医体质分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目前尚无有关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本课题试图通过收集300例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并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发病中相关因素及差异性。于未病之时采取适当的体质干预手段,从而减少或降低本病的发生率,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7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一、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2月—2015年3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昆明市人民医院行住院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来探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易患体质,及其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易患体质的相关因素的分析,以期在未出现2型糖尿病酮症时进行药物或者其他干预,调整失衡的体质,避免或者减少糖尿病酮症的发病。二、病例选择1.诊断与分型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目前无明确的糖尿病酮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相关标准,现拟糖尿病酮症西医诊断标准如下:①糖尿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②尿酮体阳性;③排出了饥饿性酮症患者。④血生化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在正常范围,即排除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⑤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2)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参照2009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由王琦主编的《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将中医体质的临床表现总结为九型: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2.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酮症的诊断。②年龄在18岁以上及70岁以下。③愿意接受临床调查者。3.排除标准①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以及合并感染者;②出现急性危重病情者,如急性/陈旧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③合并有心、肝,肾及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8 研究方案④排除饥饿性酮症患者;⑤精神病患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⑥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⑦生活不规律依从性差者。4.病例来源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昆明市人民医院行住院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凡符合纳入病例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均无选择地全部列为调查对象,共300例。其中男性148例,占49.33%,女性152例,占50.67%,男女比例约为1:1.03.三、资料收集1.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糖尿病分型、中医体质分型(临床症状)。2.实验资料尿酮体、尿糖、血糖谱、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3.病例样本例数收集病例300例。四、研究步骤及方法1.根据病例选择标准选取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患者。2.对合格受试者进行试验指标测定,完善调查表(表一),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归类,整理,筛选。4.根据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体质分型,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5.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数值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证型所占百分比用百分率表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数据满足方差分析条件(样本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用方差分析,不满足方差分析条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以上检验水准均为双侧检验,α=0.05。9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6.病例收集注意事项调查前统一培训参与调查、统计的工作人员,明确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统一各条目定义。调查一般在患者门诊就诊或住院时进行,调查时向患者说明来意,取得患者的同意,决不能勉强患者。调查结束后,当感谢患者的支持与配合。五、质量控制措施(1)参加观察收集临床资料的人员固定,掌握该课题各诊断、纳入标准,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2)研究人员必须熟悉研究方案。要客观的描述患者的临床症状;病例报告表要按时、按规定填写,不能任意涂改。(3)参研医院和机构的实验室要具有严密的质量控制程序。(4)定期检查研究工作进展,认真核实数据与记录。六、技术关键(1)进行课题设计前要全面地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阅读和整理,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进展情况。(2)进行科学严谨的课题设计,使课题研究达到先进性、可行性实用性的统一。(3)研究开始前邀请有关专家对本课题进行论证和完善,以便使课题顺利进行。(4)临床研究中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病例,严格实施检测方案,并做好相关记录,对收集到的各项数据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实施研究方案,以反映本课题研究的真实成果。七、技术路线查阅文献→总结分析背景→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方案→开题→临床调查→采集、整理资料→数据统计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及论文(详见技术路线图)10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流程图:文献研究资料收集、整理,课题的初步形成开题报告筛选病例符合纳入标准指标采集、分组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收集、整理资料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分析作者:孙朝撰写论文辉(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指导老师:11温伟波(云南省中医院)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八、研究结果1.各体质所占人数情况统计分析(见图1)图1各体质所占人数情况如图1所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分别占2型糖尿病酮症的31.00%、19.67%、17.33%、9.33%、8.00%、6.67%、5.67%、2.33%,本次统计未收集到特禀质患者。2.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表1各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例(%)]年龄组平和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阳虚质≤40岁13(22.03)19(32.20)10(16.95)13(22.03)1(1.69)2(3.38)1(1.69)0(0.00)40—60岁2(1.55)42(32.56)18(13.95)27(20.93)25(19.38)5(3.39)8(6.62)2(1.55)≥60岁2(1.18)32(28.57)31(18.75)12(10.71)2(1.18)17(15.18)11(9.82)5(4.46)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各年龄组经卡方检验,2X=31.279,P=0.04<0.05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表2各体质类型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例(%)]性别例数平和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阳虚质男1487(4.73)54(36.49)29(19.59)31(20.95)4(2.70)8(5.41)12(8.11)3(2.03)女15210(6.58)39(25.66)30(19.74)21(13.82)24(15.79)16(10.53)8(5.26)4(2.63)注:男性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气郁质比例高于男性。两2性别组经卡方检验,X=47.832,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表2所示,痰湿质、湿热质以中年男性为主。12 研究结果4.各体质年龄、体重指数比较表3各体质类型年龄、体重指数比较(XS)2体质类型例数(例)年龄(岁)体重指数(Kg/m)平和质1739.24±2.87125.45±2.943痰湿质9347.55±1.20327.69±3.077△阴虚质5957.89±7.91920.10±2.298*湿热质5247.13±6.71226.89±1.712气郁质2848.64±7.48923.71±2.462*△气虚质2458.17±7.90524.82±2.254△血瘀质2057.13±10.46222.39±5.318*△阳虚质765.43±5.99625.56±1.987P0.0130.032△注:*P<0.05,和痰湿质相比较,P<0.05,和平和质相比较如表3所示,经统计学检验,各体质间年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间体重指数比较P<0.05;就年龄而言,各体质类型的平均年龄以阳虚质为最大,以平和质为最小;各组间经两两比较,与平和质相比较,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均年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BMI而言,各体质类型的BMI以痰湿质为最高,以阴虚质为最低,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BM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各体质类型FPG、GSP、HbA1c、KET比较表4各类体质与平和质FPG、GSP、HbA1c、KET比较体质类型例数FPG(mmol/L)2hPG(mmol/L)HbA1c(mmol/L)KET△△平和质1711.08±3.051*14.02±1.412*11.24±0.75*1.68±0.546*痰湿质9314.87±2.47219.04±2.86312.65±1.992.31±0.630阴虚质5914.20±2.55717.35±2.808*13.25±1.952.54±0.867湿热质5215.59±2.34320.39±2.61914.43±1.633.53±0.783△气郁质2812.95±1.890*15.56±2.205*12.68±1.411.93±0.669*气虚质2414.63±2.69316.66±2.774*13.82±1.992.58±1.018血瘀质2014.59±2.37517.95±5.14314.30±1.852.37±0.831阳虚质713.43±3.11117.27±2.914*13.67±2.422.41±0.488P0.0380.0110.0200.029△注:*P<0.05与湿热质相比较,P<0.05与痰湿质相比较。为统计方便病历中所收集,尿酮体(+、++)均以数字(1、2)表示,依此类推。13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如表4所示,经统计学检验,各体质间空腹血糖(FPG)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间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间尿酮体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糖化血红蛋白(HbA1c)P<0.05,有统计学差异;湿热质具有较高FPG、2hPG、HbA1c及KET水平。各组间经两两比较,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FPG较低,各体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2h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2h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Hb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Hb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KE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各体质类型TC、TG、LDL-C比较表5各类体质TC、TG、LDL-C比较体质类型例数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平和质174.12±0.935*1.72±1.012*2.67±0.877#1.07±0.380痰湿质936.73±1.5374.27±1.1033.92±1.1141.12±0.261阴虚质594.50±0.798*3.21±0.8253.22±0.631#1.21±0.387湿热质525.62±0.8033.66±0.7573.49±0.5891.09±0.324△气郁质284.02±1.064*2.49±0.252*2.01±0.223#1.27±0.236气虚质244.79±1.2242.79±1.223*2.43±0.615#1.24±0.213血瘀质204.27±0.600*3.10±0.9215.69±0.8821.01±0.316△△阳虚质73.17±0.611*2.14±0.843*3.69±0.7521.07±0.286P0.0190.0270.0120.367△注:*P<0.05与痰湿质相比较,P<0.05与湿热质相比较,#P<0.05与血瘀质相比较。如表5所示经统计学检验,各体质间胆固醇(TC)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间甘油三酯(TG)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各体质间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5,有统计学差异。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各体质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就TC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T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TC14 研究结果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TG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LDL-C而言以血瘀质为最高。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L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九、讨论与分析1.关于2型糖尿病及其酮症。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1]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0%;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患病率为10.3%。研究结果还显示,根据国际最新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知晓率仅30.1%,控制率仅39.7%,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与早期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但由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的提高,典型的DKA明显减少,但血糖升高(≥13.9mmo/L)、高血酮、酮尿而无酸中毒的糖尿病酮症(DK)临床逐渐增多。糖尿病酮症起病相对隐匿,如果不积极预防和诊治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2][3]毒。国外曾有报道肥胖的糖尿病酮症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5%。目前糖尿病酮症的现代医学治疗对控制血糖、消除酮体、改善胰岛功能等疗效较显著,中医对改善相关并发症及降糖药的副作用疗效较好,但总体而言,中西医都没有有效根治手段。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酮症的研究也少见与中医体质学方面结合的探讨,更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手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2.关于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酮症的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酮症是消渴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急危重症,感染、吐泻、情志刺激、过度劳累等都是引起消渴病情加重的诱因。祖国医学古籍中没有关于酮症的记载,但已观察到消渴病严重时可出现“身热头痛”、“隔痰呕吐”、“昏昏嗜睡”等症状。此时,其病变之本为气阴两虚,其标可为燥热、痰浊、热毒等,治疗当重视标本缓急,审因论治。常用化痰降浊、滋阴清热、清热解毒、调理脾胃等方法。3.关于中医体质学说自古以来,中医临床在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各方面,都十分重视体质因素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16 讨论与分析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人的体质因素往往决定个[4]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即“同气相求”。体质具有个体差异、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注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的基础上,更重视个体体质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目前中医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方[5]法主要是王琦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功能特点及阴阳气血津液的有余与不足以及结合大样本临床体质调查结果予以综合评价而将体质划分为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9分法。体质关乎生理、病理、健康和疾病。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深刻影响着临床,然未病之际,于检查化验隐而不显;疾病变生他证,非有先见之明者不可察,是故中医体质学示人以法,察脏腑气之有余不足,体质之平和偏颇;察病之浅深,变证之微隐,疾患之传变,皆不离体质。4.研究结果分析4.1各体质间人数构成分析构成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分别占31.00%、19.67%、17.33%,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分别占9.33%、8.00%、6.67%、5.67%、2.33%,本次研究中未收集到特禀质患者。本研究2型糖尿病酮症的体质类型从图1中可以看出痰湿、湿热、瘀血居多即实性体质共占55%。气虚、阴虚、阳虚质患者即虚性体质共占30%。可见2型糖尿病酮症易虚实夹杂,以实性体质为主。4.2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性别及年龄对体质的影响由于男女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不同,形成了男女不同的体质特征。本研究对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体质分析发现,在男性患者中痰湿质(36.49%)最为常见,其次为湿热质(20.95%);女性患者气郁质所占比例较男性明显升高,而男性痰湿质、湿热质相对于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且以中年男性为主。女性气郁质较多,考虑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清代叶天士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条达”肝为刚脏,将军之官,体阴17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凡脏腑十二经气,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舞才能调畅。其性最易动荡,情志刺激易致肝火上炎,所欲不遂则抑郁不欢。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易郁易怒可视为妇人的性格特点,它是形成妇人气郁体质的主因。湿热质与痰湿质多见于中年阶段的男性人群,考虑可能与过度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易滋生湿热。加之现代社会中年男性生活压力较大,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生活,情绪经常处于压抑、忧愁、焦虑的生活状态中,这就容易造成人体气机郁滞。气滞日久会化火,还会引起津液代谢障碍,日久形成湿热体质。人的体质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王琦教授所讲生命过程论,说明体质有其时[6]间性,而体质时间性的根本在于脏腑气血的活动有其固有的节律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痞,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说明人体从四十岁开始,由于生理上由盛转衰,逐渐出现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步入老年,肾中之精气逐渐衰竭,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能力亦减退,所以2型糖尿病酮症气虚、阴虚、阳虚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体质变化是气血盛衰变化的结果是自然规律,所以《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讲“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养生之道为阴阳之道,知之者众,行之者寡。一言蔽之,无外积精全神,保命全形。若能把握住阴阳的消长盛衰,自然目无全牛;视己为天地一物,不据身为己有,常怀敬天之心。自爱之念,适欲戒贪,常行忘忘我在之念,则气血已从,自然体质平和,疾寡、老却而寿延。4.3关于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相关分析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致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超出了机体的利用能力导致酮体在体内堆积以致血中酮体增加尿酮排出增多称为酮症。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的形成主要由阳虚、阴虚、内热致使三焦失于通调,水湿凝痰,痰湿重浊粘滞,极易阻碍气机,影响脏腑功能;痰湿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因痰湿阻塞部位的不[7]同而见不同变证。宋咏梅以中医古籍文献为基础,总结归纳影响痰湿体质形成的因素,指出先天禀赋是痰湿体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饮食起居失常是痰湿体质形18 讨论与分析成的主要原因,久病误治亦对痰湿体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痰湿体质的形成还与年龄有关,即衰老是痰湿体质形成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中发现2型糖尿病酮症BMI以痰湿质患者最高。体重指数(BMl)是临床上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肥胖症的一种检测指标。参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8]议,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为,BMI<18.5为低体重,18.5≤BMI<23.9为正常体重,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肥胖症的形成多是由于过食肥甘和缺乏运动的原因,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本次研究中发现多数患者有饮食不规律,过食肥甘厚腻、辛辣燥热,且多存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肥胖与痰湿互为因果,故本研究中以痰湿质患者的BMI最高且多为肥胖型,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琦研究中亦发现痰湿体质是肥胖亚型存在的内在因素,痰湿体质更是适合衡量代谢紊乱的倾向性。肥胖使体内糖、脂肪代谢紊乱,机体内胰岛素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引起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本研究结果各个体质类型的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就TC、TG而言以痰湿质升高最明显。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增多,脂肪合成可增多,胆固醇合成旺盛,形成高胆固醇血症,且常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血脂升高又导致对胰岛B细胞产生脂毒性,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更加重脂代谢的紊乱。TG的升高可反映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升高,FFA的升高可抑制肝糖利用,下调肝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结合,导致肝胰岛抵抗,在外周肌肉的FFA氧化增加,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循环,则又减少外周组织葡萄糖的利用,形成外周胰岛素抵抗,同时,FFA的升高可加速B细胞的凋亡、胰岛TG[9][10]沉积,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赵成玉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症且胰岛功能较差者更易发生酮症。杜瑞玲研究显示脂毒性及葡萄糖毒性共同[11]作用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的重要机制之一。杨敏等探讨体检者痰病理积分与血脂指标间的相关性,得出痰病理积分与血脂指标间具有一定相[12]关性,认为痰邪是高脂血症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黄长珍等分析216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证实痰湿体质与高甘油三脂血症确有相关性。综上所述,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就更应该对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体重、高脂血症进行干预,19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加强对患者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的宣教,以预防减少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的发生。4.4关于湿热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相关分析现代医学认为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变化速率取决于葡萄糖进入血液和葡萄糖离开血液的量的平衡状态。胰岛素的分泌延迟会导致更高的葡萄糖峰值;而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会导致高血糖状态的延续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对胰升糖素抑制作用的缺乏可以引起显著的高血糖状态;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内因过度悲伤恼怒、贪食、饮酒、辛劳、失水、停药等因素,或遭遇应激情况,如感染、外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加,超过机体的利用能力,导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使血酮体生成增加,超过正常高限2mmol/L,尿酮体阳性称糖尿病酮症;中医学认为糖尿病酮症是消渴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急危重症,感染、吐泻、情志刺激、过度劳累等都是引起消渴病情加重的诱因。湿热质形成原因多是由于醇酒厚味,营养过剩,贪凉饮冷,滋生湿热而成。“嗜烟好酒,可以积热酿痰”[13]是导致湿热体质的重要成因。醇酒厚味,恣食生冷等不良生活方式极易引发胃肠道症状,引起吐泻,甚至造成胃肠道感染,造成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血糖升高,高糖毒性持续存在,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超出了机体的利用能力导致酮体在体内堆积以致血中酮体增加尿酮排出增多,导致2型糖尿病酮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但现代文献中鲜有湿热质患者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关于湿热质患者的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综上所述,对于以中年男性为主的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我们在临床上应中医治疗应注重清利湿热,劝诫患者合理膳食,调畅情志,适度运动,以预防减少2型糖尿病酮症的发生。4.5关于阴虚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相关分析阴虚体质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也不外乎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但者在阴虚体质形成中各有侧重,后代体质察受于先天,与亲代有着密切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到了中年以后,阴精日耗,体质形态上开始出现20 讨论与分析阴的不足,叶天士曾说:“中年以后,瘦人阴亏有热”,到“老人阴精已惫”。先天不足,五脏虚弱,津液无所生,故善病消渴。外界致病因素侵入机体是否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气的强与弱,阴虚质的机体是机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物质亏少,所以其对外界的温热之邪或燥热之邪即一切容易引起伤阴动火化燥的致病因素均极易感受。本研究中观察阴虚体质患者大多形体偏瘦,阴虚生内热,阳热亢盛,复又消烁津液,外消肌肉。故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以阴虚质体重指数为最低,且是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时的一种主要体质类型。所以2型糖尿病酮症阴虚质患者平素应育阴潜阳,起居有常,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燥热等食物。调摄心神,戒骄戒躁。可服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十、结论:通过本课题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2.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患者多为肥胖型,阴虚质多为偏瘦型,患者年龄及性别可以影响中医体质分布;3.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十一、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4.2型糖尿病酮症血瘀质患者多存在高LDL-C水平;5.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发挥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找出2型糖尿病酮症的高危体质类型,调整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十二、问题与展望:由于研究经费和时间等的限制,本研究所采集病例样本较小,观察范围过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对体质调差表中转化分倾向是体质类型统计,但因统计量过大,时间限制未做最后统计结果分析。因此,可在样本量扩大、观察范围扩广后进一步展开其他相关指标与2型糖尿病酮症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以丰富2型糖尿病酮症中医体质分型的可参考客观化指标。21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参考文献[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七版:770.[2]InternationaiDiabetesfederation.DiabetesAtlas(thirdedition)[R].2007:10.[3]UmpierrezGE,CasalsMM,GebhartSP,etalDiabeticKetoacidosisinobeseAfrican.Diabetis1995,44:790.[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0):1-8.[5]王琦.中医体质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王宇.浅述《内经》的人体节律观.广西中医药,1989,12(5):33[7]宋咏梅.痰湿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00-101[8]《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38-39.[9]McganyJD,DobbinsRL.Fattyacids,lipotoxicityandinsulinsecre-tion.Diabetologia,1999,42:128-138.[10]赵成玉等.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23例临床特征分析[J].青海医学学报,2007,28(1):37-39.[11]杨敏,黄守清,李灿东,等.242例体检对象痰病理积分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285-286.[12]黄长珍,杜旦锋.痰湿体质与高甘油三脂血症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3):212.[13]侯天印.痰证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627.2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2型糖尿病酮症的中医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酮症是消渴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急危重症,感染、吐泻、情志刺激、过度劳累等都是引起消渴病情加重的诱因。祖国医学古籍中没有关于酮症的记载,但已观察到消渴病严重时可出现“身热头痛”、“隔痰呕吐”、“昏昏嗜睡”等症状。此时,其病变之本为气阴两虚,其标可为燥热、痰浊、热毒等,治疗当重视标本缓急,审因论治。常用化痰降浊、滋阴清热、清热解毒、调理脾胃等方法。糖尿病隶属于祖国传统医学“消渴病”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书中许多篇章对消渴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禁忌以及预后等均有论述。汉代《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文中记载了消渴病有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使用寒热不同的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治疗消渴,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隋唐医家认为消渴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房劳过度、饮食不当,且在当时己经认识到情志失调可以引发消渴诸症,强调“肾虚”和“燥热”在消渴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宋代《太平圣惠方·三消论》明确提出三消分型,并对其证候叙述颇为详尽;“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一则饮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时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金元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如刘河间在《三消论》中把三消归结于“肠胃燥热郁结”,“消渴之病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张子和更明确指出“当从火断”。朱丹溪秉承河间“补肾水阴寒之虚”,论消渴治以养阴为主。张元素《医学启源》中首倡益气健脾治疗消渴。李东垣亦提出消渴病多由元气不升而致。明清时期对消渴辨证论治渐臻完善,肺胃肾三脏腑各有侧重,养阴清热与益23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气温阳互相兼顾,许多医家有更进一步发挥。如费伯雄提出化痰利湿治疗消渴病的方法,唐容川开创近代活血化瘀治消渴之先河。《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素问·腹中论》云:“夫热中消者,皆富贵人也”这些论述指出消渴发病的原因与过食甘美甘美厚味及肥胖有关,“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黄帝内经》认为,消渴的体质发病基础与素体肥胖有内热关系密切,其发展则以五脏柔弱为基础,与现代认识基本一致。张仲景《金贵要略》在消渴专篇中除继承《内经》内热认识外,十分重视肾虚因素,提出了肾气丸方剂。(一)糖尿病酮症的中医辨证分型[1]糖尿病酮症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陈云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消渴的辨证分型,参考其他文献辨证分为4型:阴虚热盛证:表现为口唇樱红,口渴喜冷饮,怕热心烦,溲赤便秘。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气阴两虚证:表现为怠倦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或舌红少津,脉细数。浊毒内蕴证:表现为神疲肢倦,恶心欲呕,头昏嗜睡,舌暗红,苔白腻,脉滑数。阴阳俱虚型变现:口干唇冷,汗出肢冷,呼吸深大,昏睡或昏迷,舌暗红苔白,脉细微。其观察76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所占比例及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各证型中病程最短,血糖和HbA1c最低的是阴虚热盛型。尿糖高者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气阴两虚型,尿酮高者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浊内蕴型。结论随着病程的增加和血糖、HbA1c的升高,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中医病机演变逐渐由虚火向痰浊邪毒发展,并进展到气虚,阴虚。[2]李春英根据2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将糖尿病酮症根据中医辨证分为两型论治:阴虚燥热型:患者口苦、口干多饮,尿黄、多尿,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燥,脉滑数或弦数。治则:养阴清热生津;气阴两虚、燥热内盛型:患者口干多饮,多尿,乏力、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而燥,脉滑数或弦数。治则:益气养阴,佐以清热。240例患者中阴虚燥热型86例,占35.8%,气阴两虚、燥热内盛型154例,占64.2%。[3]王岩、金马鹏根据程益春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为5型。胃火炽盛型,证见胃脘灼痛,心烦,口渴引饮,口臭,牙龈肿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24 文献综述治以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方用玉女煎加减。气阴两虚型,证见神疲乏力,汗出气短,纳呆,口渴,心悸,手足心热,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治以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加减。痰火旺盛型,证见口干口苦,呕吐恶心,烦躁,眩晕,失眠,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买弦数。治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痰热蒙窍型,证见口干口渴,心烦不寐,烦躁不安,或嗜睡,甚则昏迷不醒,呼吸深快,食欲不振,口臭呕吐,小便短赤,舌黯红而绛,苔黄腻而燥,脉细数。治以清热化痰开窍,方用安宫牛黄丸口服.阴阳离决型,可表现亡阴亡阳证,亡阴可见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汗出身热,口渴喜冷饮,呼吸短促,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脉虚数;亡阳可见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四肢厥冷,精神恍惚,面色苍白,舌质淡润,脉微欲绝。亡阴证治以滋阴增液或益气养阴,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用生脉散煎服。亡阳证治以益气回阳,扶正救脱,给予参附注射液,同时用独参汤急煎服。(二)糖尿病酮症的中医治疗[4]郑秀芹、宁洪宝运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燥热内盛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106例,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乏力、消瘦、心烦健忘、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沉细。治疗两周后显效77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2%。[5]王志同、王璇运用自拟“三黄汤”(黄连6g、黄芩6g、黄柏6g、金银花20g、败酱草20g、鱼腥草20g、西洋参10g、天花粉15g、生地20g、丹参20g。)加减治疗糖尿病酮症36例就诊时近期无感染、合并病及其他诱发酮症的诱因。所有患者经3~9剂中药治疗,尿酮体全部转为阴性。[6]姜兆友运用可消胶囊(黄连、生地黄、天花粉、玄参、葛根、牛膝、黄芩、苍术、麦冬、地骨皮)治疗阴虚燥热型2型糖尿病酮症56例,表现为口苦、口干多饮,尿黄,多尿,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燥,脉滑数或弦数。口服渴消胶囊4粒,每日3次。常规进行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指导,原来降糖、降压、降脂治疗方案不变;对于感染严重者,给予抗炎治疗。治疗一周后疗效判定,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治疗两周后,显效4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其中无效者皆为饮食不控制、生活不规律者。2、2型糖尿病酮症现代医学的研究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并发DK或DKA远低于1型糖尿病并发DK或DKA,但目前临床25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以2型糖尿病并发DK或DKA多见。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自身抗体是糖尿病分型及[7]诊断的重要依据。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是1型糖尿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特发性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8]病(LADA)和2型糖尿病等均可以酮症起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死率[9]相当高,文献报道,5%~19%,酮症是酸中毒发生的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挽救生命,遏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糖尿病酮症可能的发生机制酮体的利用主要在肝外组织,但这些组织对酮体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当机体遭遇到酮体大量生成的情况时,常常会造成酮体在体内的积聚,使得血酮体浓度升高,造成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液排出,则称酮尿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是酸性较强的羟酸,血浓度过高超过了血液的代偿能力,会发生代[10]谢性酸中毒。发生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缺乏,以胰升糖素为主的升糖激素水平的绝对或相对的提高,这两类激素的联合作用使得酮体代谢失去平衡,包括降血糖的调控障碍,使得血液葡萄糖浓度升高,而由于胰岛素的抵抗,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机体能量来源不足,加以胰岛素对抗激素的功能相对增强,如胰升糖素降低肝脏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生成,解除了后者对肉毒碱脂肪酰转移酶的抑制,使得脂肪分解代谢活跃,肝脏酮体生成增多。(二)糖尿病酮症的临床研究[11]顾佩莉等根据患者胰岛素抗体(ICA-Ab)、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是否阳性(A:ICA-Ab、GAD-Ab和IA2-Ab1项-+或三项以上阳性;A:3项均为阴性)、以及Β细胞功能是否保留(B:空腹C肽>-+---0.56ug/L;B:空腹C肽<0.56ug/L)将79例病例分成四组:AB15例、AB20例、++--+-AB7例、AB37例。结果显示AB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测及病情转归均符合----经典的1型糖尿病。本研究中AB组按WHO分类法应归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本组AB++组除抗体阴性外,临床特征更接近于1型糖尿病。AB组患者临床更符合LADA型的++-+特点。A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更接近于LADA2型,AB组患者临床更符合2型糖尿病。[12]赵树玉等对以糖尿病酮症起病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特征的研26 文献综述究显示:以酮症起病的自身抗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存在IR,但较普通2型糖尿病轻,酮症纠正后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程度小,IR持续存在的情况与2型糖尿病相似,更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13]陈宁等对糖尿病酮症107例临床分析,感染是诱发糖尿病酮症的主要诱因,达64%,其余依次为间断或中断降糖治疗、饮食不当、手术诱发。严重感染往往使酮症反复,难以控制。糖尿病病人由于高糖促使细菌群超长生长繁殖,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又易在高糖溶液中生长,同时糖尿病使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和细胞[14]内的杀菌机能降低,备解素系统失常,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血酮升高,尿酮排出增多的阶段。1型糖尿病有自发酮症倾向,而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下也常出现。酮症的出现提示机体处于严重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脂、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的紊乱。长期的高糖毒性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并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糖基[15]化终产物沉积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促进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也随之升高。荟萃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0%,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13~[16,17]18%。[18]项莹等对FIGF-I、IGFBP-1与糖尿病酮症关系的研究发现糖尿病酮症患者血清FIGF-I明显低于非酮症患者,提示低FIGF-I可能参与糖尿病酮症的发生。[19]Bereket也认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阶段,降低的FIGF-I使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并促进酮体生成。由此可见,胰岛素和FIGF-I/IGFBP-1在患者体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患者体内代谢的过程。[20]FGF-21是最近在鼠胚胎细胞中发现的一个多肽,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GF)中的一员,主要在肝脏表达,少部分在胸腺表达。非常有限的动物实验表明FGF-21在糖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能降[21][22]低血糖而不导致低血糖发生。何宁等对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患者血浆FGF-21水平变化研究初步揭示FGF-21在IR和T2DM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并与机体糖代谢有重要关系。27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2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资料显示这与血酮水平有一定关系。发生糖尿病酮症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即使患者没有[24]感染,亦可出现血象改变,甚至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综上所述,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酮症现代医学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这些研究均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但是上述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分型及诊断标准,各研究研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这说明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依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尽管对糖尿病酮症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面的探讨也有一些研究报道,但鲜有见到从中医体质方面展开讨论的文献,故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3、中医体质认识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涉及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各个方面。首先,它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体质差异规律及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防治、预防养生具有指导的理论体系;其次,它又属于临床医学中一门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分支学科;再者,它是以中医理论为主体,同时又吸收现代体质人类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一)古代医家对体质的认识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中医学历来重视对体质现象的认识与研究。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体质一词前后有不同的称谓。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对体质的认识,但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素问·逆调论三十四篇第》中说“是人者,素肾气旺”。《素问·厥逆篇第四十五》中说“此人者质壮”这里的“素”与“质”即是指人体的体质而言。东汉“医圣”张仲景又称之为“家”,《伤寒论》中有“虚家”、“汗家”、“亡血家”等之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称之为“禀质”,《千金药方·养胎》中有“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明代医家张介宾以“体质”、“气质”混用而论,《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小儿则上》中有“盖有形色之虚实,有声音之虚实,有脉息之虚实,如体质强盛与柔弱者有异也”;《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小儿则下》中又写到“盖儿胎月足离怀,气质虽未成实,而脏腑已皆完备”。清代医家徐大椿则称之为“气体”,《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中说“一概施28 文献综述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厉害亦相反矣”。到了叶天士、华岫云时才肯首次明确提出真正中医学意义上的“体质”一词,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阴虚体质”、“木火体质”、“阳虚体质”等提法。(二)中医体质的分型体质分型方法以现代为多。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研究,一般是从临床角度根据疾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差异现象[25]作出分类。目前中医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方法主要是王琦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功能特点及阴阳气血津液的有余与不足以及结合大样本临床体质调查结果予以综合评价而将体质划分为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9分法。此外[26][27]还有匡调元6分法以及田代华12分法等。也有学者针对不同病因,年龄人群[28][29],分别予以体质分型。(三)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关系[30]中医体质与证候都是运用中医理论对人体生命现象进行描述。王琦认为,体质与证既有着本质的差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质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证的背后或多或少体现着个体的体质特点。但在一定情况下,某些证候与体质状态不一致。因为“证”是病变过程中阶段性反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表现有不同的症状特点,当某些疾病超越[31]体质制约的程度,则又可反过来影响体质的改变。王前奔等从“体质影响证的形成”和“体质制约着证的转变和转归”两个方面论证了体质和证的关系,并分[32]析了其在预防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陈家旭认为,体质的差异性导致病证的多变性,体质是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在证候诊断方面,提出“据质求因,据质定性,据质明位,据质审势”。(四)中医体质与治则的关系治则研究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从体质与治则的关系进行讨论,提示人们不仅要从“病”与“证”的角度去认识治则的意义,而且还要以“人”为背景,从整体和本质上把握治则。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而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33]基础,体质与治则以疾病为纽带而紧密联系在中医临证中。成肇智认为,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实际存在着审机、辨质和辨病3种论治形式,由于每个患者在病29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机、体质类型和疾病种类3个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只有把“审机论治”、“辨质论治”和“辨病论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使医者的诊治最大限度地符[34]合患者的实际,从而获得最好的疗效。王前飞等从体质与治则的“治病求本”、“三因治宜”和“治未病”等关系角度进行讨论,从而提示人们重视体质,使治则更有效地防治疾病,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五)中医体质与药物的关系药物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体质分型,因为各自的阴阳气血多少以[35]及脏腑功能活动的高下不同,在选方用药上也有其特殊性。王前奔等因而提出倡建“体质药物治疗学”,其主要任务是:①以疾病为系统研究如何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体质的差异恰当地选择药物的种类和确定药物剂量;②以体质为背景研究如何改善病理性体质。体质药物治疗学的建立,对于更好地实施个体化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耐受性以及判别疗效关系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六)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的关系中医学一贯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结合体质进行预防是体质学说和预防医学[36]共同承担的责任。王前飞从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的3个方面,即调质拒邪、调质防病及调治防变的角度,论述了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防的指导作用。近年来王琦又进一步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为大面积人群“治未病”的实现提供了思路和途径。其中,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起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中医体质学在疾病预防方面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为人群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因而使传统中医学从“养生避邪”的个体预防阶段进入到群体预防阶段。(七)有关中医体质学说的流行病学调查[37]闫镛等通过对571例2型糖尿病患问卷调查后,发现(1)2型糖尿病人群前五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2)BMI、WHR[38]与T2DM各主要体质类型有相关性。T2DM中医体质的分布与年龄有关。姚实林等30 文献综述通过对1003例自然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后,发现9种体质在人群中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兼夹体质占一定的比例,验证了体质既反映了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状态,又在时间上是动态的,具有一的“时[39]相性”。杨梅等通过西双版纳地区的成年人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调查,发现不同的种族之间存在体质差异,傣族阴虚质人群明显高于汉族人群,而汉族痰[40]湿质、湿热质人群的比例明显高于傣族。王琦等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国内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的社区自然人群和体检中心15岁以上、获得知情同意的2239人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与中医体质评分的相关分析,得出痰湿质、瘀血质是降低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气郁质、瘀血质,[41]特别是气郁质是降低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姚晓天等发现高血压人群不同于非高血压人群的体质类型是阳盛质、痰湿质、阴阳两虚质,年龄、性别、劳动强度、饮食习惯、五味偏嗜、饮酒、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体质类型之间具有相[42]关性。李赛美等通过对10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湿热证发生率[43]较高,并有独特的病证特点。秦国政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德宏等9个州、市的1007例病例进行调查,对其中232例做了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测,得出结论: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患者免疫功能紊乱;HIV/AIDS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类型有关,HIV/AIDS的虚证多发生在虚损体质的人群中。综上所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酮症的认识,虽说是众说纷纭,这主要是不同的研究者的侧重及客观条件不一样,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围绕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浊毒内蕴、阴阳俱虚四个方面展开的,四者之间也有相互兼夹。随着病程的增加和血糖、HbA1c的升高,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中医病机演变逐渐由虚火向痰浊邪毒发展,并进展到气虚,阴虚。这与文献报道糖尿病的证型发展规律一致。提示DK病变严重程度演变与糖尿病一样是从邪实到正虚。中医各证型与尿糖的关系以气阴两虚型尿糖高者所占比例最高,中医各证型尿酮高者所占比例则以浊毒内蕴型为高。提示尿糖的露出与人体正气不足,失于固摄有关。而DK的严重程度与痰浊邪毒等实邪关系密切。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主体,同时又吸收现代体质人类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大量的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证实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也提示体31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质可能与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存在着相关性。大量的关于体质学说的研究也将为2型糖尿酮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研究方向,促进2型糖尿酮症的研究更向前一步发展。4、中医体质学与现代科学的链接人类是一个具有多态性的群体,就多态性而言,有的遗传也有因发育和环境差异导致的不同表型。基因的多态性的论述与中医体质学说关注个体体质的特殊性,认为个体体质特征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组学重视信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认为绝大多数人类疾病时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形成和发张与先天遗传、后天因素、饮食起居、精神活动、自然及社会环境多种因素有关,该观点与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重视从整体观来认识生命活动的理念一脉相承。而且体质表现出人类个体在功能、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生理反应特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发病的倾向性。现代研究表明,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等都会对DNA的损伤及修复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人类遗传的多态性,不同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也有差异,因此针对环境中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发生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识别其基因组多样性和结构-功能关系,将有助于研究中医因体质不同而在生活饮食忌宜、中药使用等各种不同的机理,从新的角度探讨揭示其科学内涵。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是迄今所知人类最复杂的一个遗传多态性系统。研究表明,很多疾病与特定的HLA抗原显著关联。对于HLA与疾病关联的机理,现代遗传学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疾病易感性使某种HLA系统基因的直接效应,另一种可能是某种疾病易感基因与HLA某特定基因处于连锁不平衡,说明[44]HLA系统可能是疾病易感性的遗传基础。骆斌对肥胖人痰湿型体质和肥胖人非痰湿体质及正常人进行了与HLA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痰湿体质与HLA-B40关联,肥胖人痰湿体质与HLA-A11、HLA-B40关联,提示痰湿体质有一定的免疫遗传学基础。[45]孙国强等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了偏阴虚证、偏阳虚证、偏痰盛证者,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体质可以转变。这些研究对于体质的临床应用32 文献综述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中医体质可能与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关系密切,体质在2型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糖尿病酮症的发生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纠正糖尿病的代谢紊乱,防止、延迟或减轻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5、结语与展望目前该病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该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很多的研究都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着眼于内分泌方面去探索该病的相关规律,使人们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该病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传统医学对该病也有深入研究,虽然近几年不少学者结合现代医学和我们传统医学研究该病,但是相关研究仍然不成熟,这一方面的研究都具有片面性,局限性,进一步全面、深层次地研究该病的中医体质与相关客观指标的相关规律,探索出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该病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的地发挥现代医学及中医药的优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33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参考文献:[1]陈云山.2型糖尿病酮症的中医辨证特点[J].中国医药导报,2009,(07):79.[2]李春英.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24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9):626-627.[3]王岩,马金鹏.程益春治疗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25-26.[4]郑秀芹,宁洪宝.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106例[J],山东:光明中医,2011,26(12):2460.[5]王志同,王璇.三黄汤治疗糖尿病酮症36例[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2(32),141.[6]姜兆友.渴消胶囊治疗阴虚燥热型2型糖尿病酮症56例[J],光明中医.2011,26,(5):971-972.[7]MaldonadoM,HampeCS.Ketosis-pronediabtes;diaaectionofaheterogeneoussyndromeusinganmmunogeneousandβ-cellfunctionalclassification,prospectiveanalysis,andclinicaloutcome[J].JClinEndocrinolMetab,2003,88:5090-5098.[8]顾佩莉,赵咏桔.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4(6):448-449.[9]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82.[10]刘建民,赵咏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505-508.[11]顾佩莉,赵咏桔.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4(6):448-449.[12]赵树玉,杜明杰.以酮症起病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特征[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50-51.[13]陈宁,黎津奋,等.糖尿病酮症107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4.[13]苏友新,郑良朴.86例老年前期2型糖尿病患者密度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2):31-33.[14]苗述楷,蔡惠文.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45-146.[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7.[16]周锦桃,刘朝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及诊断标准研究进展.国际呼吸杂志.2007,34 参考文献27(12):936.[17]刘慧,张天托,等.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2007,46(10):452.[18]项莹,张巾超,等.FIGF-I、IGFBP-1与糖尿病酮症关系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1):64-66.[19]BereketA,LangCH,BletenSL,etal.Insulintreatmentnormalizesreducedfreeinsulin-likegrowthfactor-Iconcentrationsindiabeticchildren[J].ClinEndocrinol,1996,45(3):321-326.[20]关鑫,石芳鑫.炎症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J].中国实用医药国外医学妇科保健分册,2005,16:147-150.[21]赵丽莎,陈必良.妇产科领域的胰岛素抵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68-70.[22]何宁,杨刚毅,等.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患者血浆FGF-21水平改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4):284-292.[23]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HyperglycemicCrisesin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DiabetesCare[J].2001:24:154-161.[24]KayashimaT,YamaguchiK,AkiyoshiTDW,etal.Leukemoidreacationassociatedwithdiabeticketoacidosis-withmeasurementofplasmalevelsof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internMed1993Nov:32(11):869-871.[2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0):1-8.[26]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88.[27]田代华.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6[28]张海艇,沈维增,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7).[29]郑军,温振英,等.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4l-42.[30]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医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7.[31]王前奔.论体质与证的关系[J].江苏中医,1992,(6):18.[32]陈家旭.体质因素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3(1):1[33]成肇智.试论体质和病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3):7-10[34]王前飞,王前奔,等.论体质与治则[J].新中医,1992,(9):7-935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35]王前奔.论体质与证的关系[J].江苏中医,1992,(6):18.[36]王前奔,王前飞.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防的指导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3,(3):8[37]闫镛等.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指标分析[J].中医学报.2010,151(25):1154-1156.[38]姚实林等.1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1):10-13.[39]杨梅等.西双版纳地区成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的族群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杂志.2007,28(9):4-5.[40]王琦等.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9):9946-9950.[41]姚晓天等.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14-2316.[42]李赛美等.糖尿病湿热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学报.2007,27(5):65-68.[43]秦国政等.艾滋病中医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研究简报[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43-45.[44]骆斌,王琦.痰湿体质论[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8(5):11[45]孙国强.人体体质分型的生理基础浅析[J].河南中医,1989,9(6):2636 附表表一: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相关信息问卷调查表姓名年龄()岁性别男()女()职业类型:2型()、其他()2体重_____Kg身高_____cm体重指数___Kg/cm既往史及用药史体质分型空腹血糖_______mmol/L糖化血红蛋白_______%餐后血糖_______mmol/L甘油三脂_______mmol/L随机血糖_______mmol/L胆固醇_______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不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_______mmol/L尿酮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_______mmol/L尿糖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没有很少有时经常总是每一个问题只能选一项根本不有一点有些相当非常阳虚质(1)您手脚发凉吗?12345(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12345(3)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12345(4)您比一般人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12345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12345(6)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12345者怕吃(喝)凉东西吗?(7)你受凉或吃(喝)凉的东西后,容易12345腹泻(拉肚子)吗?阳虚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阴虚质(1)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12345(2)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12345(3)您皮肤或口唇干吗?12345(4)您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吗?12345(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12345(6)您面部两潮红或偏红吗?1234537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12345(8)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吗?12345阴虚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气虚质(1)你容易疲乏吗?12345(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12345(3)您容易心慌吗?12345(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12345(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12345(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12345(7)您说话声音无力吗?12345(8)您活动量就容易出虚汗吗?12345气虚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痰湿质(1)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12345(2)您感到身体学生不轻松或不爽快吗?12345(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12345(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12345(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仍轻微隆起的现12345象)吗?(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12345(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咽喉部总感到有12345痰堵着吗?(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12345痰湿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湿热质(1)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12345吗?(2)你容易生痤疮或疮疖吗?12345(3)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苦味吗?12345(4)您大使黏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吗?12345(5)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12345吗?(6)您带下色黄(白带颜色发黄)吗?(限12345女性)(7)您的阴囊部位潮湿吗?(限男性)12345湿热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血瘀质(1)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12345斑(皮下出血)吗?(2)您两颧部有细微红丝吗?12345(3)您身体上有哪里疼痛吗?1234538 附表(4)您面色晦黯或容易出现褐斑吗?12345(5)您容易有黑眼圈吗?12345(6)您容易忘事(健忘)吗?12345(7)您口唇颜色偏黯吗?12345血瘀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特禀质(1)您没有感冒时也会打喷嚏吗?12345(2)您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吗?12345(3)您有因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或异味等12345原因而咳喘的现象吗?(4)您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气味、12345花粉或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吗?(5)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风团、风疹12345块、风疙瘩)吗?(6)您的因过敏出现过紫癜(紫红色瘀点、12345瘀斑)吗?(7)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吗?12345特禀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气郁质(1)您感到闷闷不乐吗?12345(2)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12345(3)您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吗?12345(4)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12345(5)您胁肋部或乳房腹痛吗?12345(6)您无缘无故叹气吗?12345(7)您咽喉部有异物感,且吐之不出、咽12345之不下吗?气郁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平和质(1)您精力充沛吗?12345(2)您容易疲乏吗?*12345(3)您说话声音无力吗?*12345(4)您感到闷闷不乐吗?*12345(5)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12345冷,夏天的冷空调、电扇)吗?*(6)您能适应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12345吗?(7)您容易失眠吗?*12345(8)您容易忘事(健忘)吗?*12345平和质得分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注:标有*的条目需先逆向计分,即:1→5,2→4,3→3,4→2,5→1,再用公式转化分。医生签名:______________39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致谢时光荏苒,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飞逝。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心中百感交集,这三年有着太多的不舍与感激。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温伟波老师。要感谢老师在这三年中对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无私的倾囊传授。老师开阔的思维、丰富的理论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高尚的医德将是我终生努力的目标。本学位论文的写作中,老师不厌其烦地审阅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感激!感谢在中医学院学习、实习中每一位老师的传授和教导!感谢云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同门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再次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向培养了我的云南中医学院致敬!谢谢!赵杰2015月05日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