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ID:37371220

大小:2.49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22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_第1页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_第2页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_第3页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_第4页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姓名:王欣麒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医内科学指导教师:赵进喜20070501史塞揸要1中文摘要2l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中医体质学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因而开展体疾病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耱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2型糖尿病占其90%以上。其患病率高,并发症、致残率高,患者容易伴发心理疾患;少阳气郁体质是以少阳枢机不利、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

2、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因而进行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祷尿病患者证候相关性分析,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及其伴发症寻求客观依据和探索新的思路。目的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少阳气郁体质与非少阳气郁体质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及并发症特点、心理健康等资料,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主要进行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相关性分析,探求少阳气郁体质在2型糖尿病中的证候及并发症等特点,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寻求客观依据、探索一种新思路。方法在现有中医证候学、中医体质学研究成果基础上评定体质和证候特点,采用问卷调查与

3、国际公认量表评分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少阳气郁体质患者与非少阳气郁体质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并发症、DSQL及ZungsSDS/SAS评分等资料,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于上述内容进行对比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在2型糖尿病中的基本特点,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探索新思路。结果l一般情况比较:少阳气郁体质2型糖尿病中女性居多约为74.5%;一般饮食无特殊、少嗜烟酒和肉食。体重和体重指数两组差别显著(p<0.01),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少阳气郁体质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后者;两组各体形所占频数秩和检验显示:少

4、阳气郁体质体形肥胖者较少(约6%),显著低于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27.5%):2临床相关资料比较:两组在血糖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显著,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高脂血症发生率为22.4%,约为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的1/3。两组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维度、生理维度对比有差异,社会关系和治疗维度方面无明显差异。SDS/SAS评分显示:两组发生抑郁症方面有差别,其中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抑郁症的机率(55.2%)为后者(24.6%)2倍以上,两者发生焦虑症对比无明显差别,少阳气郁体质人群为17.9%,而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为17.6%。3症状

5、比较:少阳气郁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频次较多的症状依次为:情绪抑郁(97%)、神疲乏力(92.5%)、胸闷太息(89.6%)、脉弦(88.1%)、舌边有浊末(88.1%)、少气懒言(85.1%)、唇色偏暗(7l。6%)、胸胁胀满(65.7%)、脉细无力(55.2%)、自汗易感(44.8%);在怕热汗出、脉弦数、脉弦数、心胸烦闷、大便粘腻不爽、外阴湿痒等症状两组有明显差别;在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胸闷太息、脉弦、舌边多浊末、脘痞、肥胖、全身困倦、小便黄赤方面二者有显著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按照与少阳气郁体质相关系数由高到低的中医症状依次为

6、:舌红苔黄有沫(B=4.940)、舌边有浊末(B=4.940)、胁脘腹胀满(B=3.543)、胸闷或太息(B=2.552)、脉细无力(B=1.643)等,与少阳气郁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呈正相关;按照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与少阳气郁体质呈负相关的主要症状是:舌苔腻(B=一4.064)、怕热汗出(B=一2.829)、小便黄赤(B=一1.632)等症状。提示:少阳气郁体质2型糖尿病人群多见气郁证,且日久郁而化火出现舌红苔黄多浊末、胸胁胀满不适等郁热证,且多伴有气虚证,较少出现痰湿证和湿热证。4中医证型比较:少阳气郁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证型由多到少的出现次序为:

7、气郁证(92.5%)、气虚证(88.1%)、血瘀证(68.7%)、阴虚证(58.2%)、郁热证(31.3%)、血虚证(28.4%)、结热证(25.4%)、阳虚证(22.4%)、痰湿证(20.9%)、湿热证(10.4%)。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气郁证显著高于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而发生痰湿证的比例明显少于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LogistiCRegressiOrl分析显示:气郁证与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呈显著正相关(B=3.545,0R=34.644),血瘀证(B=-1.647,OR=O.193)、湿热证(B=O.507,OR=O.235)与少阳气郁体质呈负相关

8、,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湿热和血瘀证明显低于非少阳气郁体质人群。5并发症比较: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的并发症频率>20%的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