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

ID:34871654

大小:629.77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12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1页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2页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3页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4页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校图书馆统一编制单位代码:10140密级:公开或(保密2~20年)学号:4031530296硕士学位论文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中文题目:——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TheResearchonNetwork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of英文题目:Noncoreenterprise:BasedonAViewofKnowledgeSharing论文作者:梅婷指导教师:王伟光教授专业:技术经济学完成时间:二○一八年五月 申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视角TheResearchonNetwork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ofNoncoreenterprise:BasedonAViewofKnowledgeSharing作者:梅婷指导教师:王伟光教授专业:技术经济学答辩日期:2018年5月12日二○一八年五月·中国辽宁 辽宁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进行了标注,并表示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辽宁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校须按照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不得超越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任意处理。保密(),在年后解密适用本授权书。(保密:请在括号内划“√”)授权人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倡导下,创新一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也积极响应加入创新的浪潮中,然而在当代社会分工极其细化环境下,企业想要“闭门造车”,特别是各方面资源都相对较少和能力相对较弱的非核心企业,单单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需要各企业能够更好嵌入其所在创新网络中,充分的利用创新网络中其他成员的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由于非核心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尴尬性,本文选择从关系嵌入性角度以知识共享为中介来研究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构建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模型。结构方程是文章采用的主要实证方法,本文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考察了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从关系嵌入性的三个方面即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果如下:(1)关系质量、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创新绩效,而关系稳定性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的作用不明显。(2)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共享(显性、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在检验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发现:显性知识共享对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正向作用不显著;隐性知识共享能够显著的影响非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4)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关系嵌入性能通过隐性知识共享对非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中介效应较为显著,而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不明显,中介效应不显著。关键词: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非核心企业I ABSTRACTUndertheauspicesof"massinnovation,andpeople's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hasbecomeahottopicforthewholesociety.Enterprisesassocialcellsalsoactivelyrespondtothetideofjoininginnovation.However,undertheextremelyrefinedenvironmentofdivisionoflaborintoday'ssociety,companieswantto“closetheirdoors”,especiallynon-coreenterpriseswithrelativelyfewresourcesandrelativelyweakcapabilities.Itisimpossibletorelysolelyonourownstrengthtoinnovateourproductsandservices.Therefore,thisrequirescompaniestobeabletobetterembedthemselvesintheirowninnovationnetworksandmakefulluseoftheresourcesofothermembersoftheinnovationnetwork,especiallyknowledgeresources.Duetothenon-coreenterprise'slocationinthenetwork,thispaperchoosestouseknowledgesharingasanintermediarytostudynon-core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thatis,relationshipembeddedness,knowledgesharing,andnon-coreenterpriseinnovationperformancemodel。Thisarticlefocus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onthebasisoftheroleofknowledgesharingintermediarythroughthemethodofstructuralequations.Fromthethreeaspectsofrelationshipembedding,thatis,relationshipquality,relationshipstrength,andrelationshipstability,therelationshipamongthethreeisstudied.Theresultsareasfollows:(1)Relationshipqualityandrelationshipstrengthhaveapositiveeffectoninnovationperformance.Thepositiveeffectofrelationshipstabilityoninnovationperformanceisnotobvious.(2)Relationshipquality,relationshipstrength,andrelationshipstabilityhaveapositiveeffectonknowledgesharing(dominantandtacitknowledgesharing).(3)Whenexaminingtheimpactofknowledgesharingoninnovationperformance,itisfoundthatthepositiveeffectofexplicitknowledgesharingoninnovationperformanceisnotsignificant;tacitknowledgesharing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innovationperformance.(4)InthemediatingeffecttestAmongthem,themediatingeffectoftacitknowledgesharingbetweenrelational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issignificant,andthemediatingeffectofexplicitknowledgesharingbetweenrelational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isnotsignificant.II KeyWords:RelationshipEmbeddednessKnowledgeSharingInnovationPerformanceNoncoreEnterpriseIII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10.1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研究背景...............................................10.1.2研究意义...............................................20.2研究内容与方法..............................................20.2.1研究内容...............................................20.2.2研究方法...............................................30.3文章的创新之处..............................................31文献综述..........................................................51.1创新网络.....................................................51.1.1创新网络的定义.........................................51.1.3创新网络的功能.........................................71.2关系嵌入性...................................................81.2.1关系嵌入性的定义.......................................81.2.2关系嵌入性的分类.......................................81.3知识共享.....................................................91.3.1知识共享的定义.........................................91.3.2知识共享的分类........................................111.4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131.5创新绩效....................................................14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52.1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162.1.1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162.1.2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162.1.3关系稳定性与创新绩效..................................172.2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182.2.1网络关系嵌入性与知识共享..............................182.2.2知识共享与企业的创新绩效..............................21IV 2.2.3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223研究设计.........................................................233.1关系嵌入性的度量............................................233.1.1关系强度的度量........................................233.1.2关系质量的度量........................................233.1.3关系稳定性的度量......................................233.2创新绩效的度量..............................................253.3知识共享的度量..............................................253.3.1显性知识共享..........................................263.3.2隐性知识共享..........................................264实证分析.........................................................284.1数据处理....................................................284.1.1描述性统计............................................284.1.2信度检验..............................................294.1.3效度分析..............................................304.2假设检验....................................................314.2.1整体模型假设检验......................................324.2.2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检验............................335结论与建议.......................................................375.1研究结论与建议.............................................375.1.1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375.1.2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385.2研究不足与展望..............................................39参考文献........................................................40附录...............................................................47致谢.............................................................49V 图表目录表目录图1-1关系嵌入性分类..............................................9图1-2知识共享的分类.............................................12图1-3创新绩效的维度.............................................15图2-1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假设.................................18图2-2关系嵌入性与知识共享的假设.................................21图2-3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假设...................................22图2-4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23图4-1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关系模型.....................23图4-2知识共享中介模型...........................................31图目录表1-1知识共享的定义总结.........................................10表1-2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对比...................................14表3-1关系嵌入性的指标度量.......................................25表3-2创新绩效的度量指标.........................................26表3-3知识共享的度量.............................................26表4-1样本描述性统计.............................................29表4-2Cronbach'sα系数..........................................30表4-3分变量可靠性统计...........................................30表4-4效度检验效果...............................................31表4-5路径系数估计结果...........................................33表4-6变量路径系数...............................................35表4-7间接效应的路径系数.........................................36表4-8假设检验的结果汇总.........................................37VI 绪论0.1研究背景及意义0.1.1研究背景一直以来,企业的外部网络环境就是企业在发展战略部署中无比关注的一部分,任何企业的经济水平和实力的提升都无法脱离其所在的企业网络环境。作为企业网络中两类主要的企业—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保证自己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得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能更好嵌入网络中,提高本企业的创新水平。因此,关系嵌入性这一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因素就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非核心企业对其所在网络嵌入程度越高,也就意味着非核心企业本身具有一个强大的企业网络,这一网络会对非核心企业的知识资源的获取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知识资源的吸收就会极大程度的提高非核心企业的实力和能力,这样反过来也会有利于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关于非核心企业的研究还比较少,在这少有的文献中大多是基于非核心企业视角研究核心企业对非核心企业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就是知识资源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共享,其中包括知识转移、知识溢出和知识吸收。非核心企业如何在与其他网络主体进行知识共享和交流中获得有效知识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是当前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在创新网络中处于劣势的非核心企业来说,利用网络中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改善企业的创新环境,进而增强非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扩大企业规模。而关系嵌入性恰恰为非核心企业更好的获得网络中知识资源提供了条件。加强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彼此的信任程度,也就是说企业要更好的嵌入创新网络中,建立强大稳固的企业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与网络成员在知识共享中,获得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知识。网络嵌入性无论是关系嵌入性还是结构嵌入性对企业的知识共享和交流以及创新绩效都有推动作用。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关系嵌入性相对于结构嵌入性来说对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作用更明显,而结构嵌入性主要是从企业的规模、企业位置等考察企业的网络结构特征,由于非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位置的尴尬性,关系嵌入性在对改善企业的知识资源的获取环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关系情况、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了解其中的内在机制,对非核心企业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1 0.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中数量众多的非核心企业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就愈来愈突出,因此如何提高非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就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而且企业与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行为,学术界现有关于非核心企业的研究还是少数,学者们的焦点大多都集中在核心企业上。本文通过对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进而观察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的经济行为,对进一步来引导非核心企业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次,大部分关于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是从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两个方面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没有对二者的内部结构进行具体细分。本文考虑非核心企业的具体情况,从关系嵌入性的角度,并将关系嵌入性分为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三方面,分别考察这三方面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丰富现有研究,能够对现有研究起一定的补充作用;最后,本文从知识共享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网络关系嵌入性对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从而揭示知识共享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2)现实意义通过对非核心企业的关系嵌入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从而明晰了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的影响因素。对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合作关系类型进行分析,弄清楚非核心企业与不同的网络成员合作带来的不同创新效果,能够为非核心企业创新伙伴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建议,为如何提高非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从而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0.2研究内容与方法0.2.1研究内容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以六个章节概括全文,每一部分的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部分,概括了该研究所处的经济背景以及该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全文的技术路线安排。第一章主要是文章对创新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相关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捋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回2 顾了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总结。第二章是本文的模型建立部分,对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绩效分析的维度进行划分,以关系嵌入性的三方面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具体研究上述三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第三章是对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绩效的指标进行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在借鉴之前学者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本文研究的改造。第四章主要是对通过调查所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再检验所提假设。通过小样本数据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数据,并用统计软件SPSS21.0和SmartPLS,首先对数据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然后运用结构方程、中介效应检验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展望,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解释,并提出提升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结论。文章的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0.2.2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问卷调查法。通过向目标群体发放问卷,进而获得研究所需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方法。其次,文献研究法。本文先对关于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出关系嵌入性是如何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着重关注本文研究对象非核心企业在这方面的研究,从知识共享的视角,提出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而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实证分析方法是本论文最重要研究方法,论文根据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假设,结合利用问卷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量表内容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效度分析、信度分析、模型参数检验。0.3文章的创新之处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章在对网络关系嵌入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于嵌入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将其分为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进行研究分析的,文章选取对3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发挥重要作用的关系嵌入性,并将关系嵌入性分为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并从这三方面入手,从而使研究更为细致。其次,文章将知识共享作为研究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一个中介变量,研究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把三个变量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系统地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最后,以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是集中于核心企业,本文从非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关系嵌入性是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从而为非核心企业的发展演化提供合理的建议。4 1文献综述1.1创新网络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坏境中立足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加之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有限性约束,企业无论大小已然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来独立完成某项技术创新活动了。即使是世界500强这类大型企业也无法独行其事。在瞬息万变的大市场环境下,各大成员建立起合作创新的关系是战胜市场不确定性的主要途径,唯有这样才能实现低成本、抗风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目的①。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为了提高创新效率、分担创新风险,强烈要求与其他企业乃至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在企业这种强烈的合作要求下,技术创新网络就应运而生了。1.1.1创新网络的定义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创新网络的定义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未明确。创新网络最早是以1991年国外期刊“ResearchPolicy”提出的“创新者网络”的形式开始被学者进行专项探讨的。此次讨论交替使用“创新者网络”和“创新网络”来诠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网关系。Freeman(1991)在最后提出了创新网络是系统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创新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网络的基本框架②。而关于创新合作伙伴的具体研究,国外学者Karlsson(2009)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组经济主体如客户、制造商、供应商以及研究机构在创新产生过程中彼此之间建立的联系③,AutantBernard(2012)进一步表示在这些主体之间的知识传输和循环更为顺畅,且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④。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就更有优势,GracielaCorraldeZubielqui(2016)企业的关键资源可能会超出企业的传统界限,因此创新网络是核心企业(主要企业)利用其他企业和机构的资源的重要方式⑤。随着创新网络的不断发展和重要性的不断突出,国内研究创新网络的学者也越①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42-53.②FreemanC.Networkofinnovators:Asynthesisofresearchissue[J].ResearchPolicy,1991,20(5):499-514.③CharlieK,AkeE.Innovationdynamicregionsandregionaldynamic[J].Newdirectioni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2009,4(02):1-33.④Autant-Bernard,C.Billand.Innovationandspace:Fromexternalitiestonetwork[J].Theregionaleconomicofknowledgeandtalent.Localadvantageinaglobalcontext,2012,2(05):63-67.⑤GracielaCorraldeZubielqui,JaniceJones,LarissaStatsenko.ManagingInnovationNetworksforKnowledgeMobilityandAppropriability:AComplexity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ournal,2016,6(1).5 来越多,且大多与国外学者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吴晓冰(2009)指出创新网络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同行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网络成员之间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的集合①。崔海云(2016)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是企业基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不得不与网络中其他成员(供应商、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建立联系来获取各种有利于自身的创新活动的知识和信息等②。石乘齐,党兴华(2014)在研究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时,提出核心组织是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到一定阶段形成,同时核心组织在行使自己的知识权力和配置网络中的资源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网络的完善和发展③。总结上述文献,我们给创新网络赋予的定义为: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经济主体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等在获取更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时,通过各种合作而形成的联系,这种合作主要包彼此之间的合作以及自身与外部机构的合作或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平衡稳定、能够激发创新的网络关系。1.1.2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创新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个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图,关系图中的节点如果是创新主体的话,那么连接这些节点之间的线就是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④。网络结构的形态是由二者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模式或是结构特征对个体自身或系统整体性质的影响⑤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熊彼特Ⅰ型”与“熊彼特Ⅱ型”在产业网络所产生的创新差异恰是网络结构对创新影响的深刻表现。国外学者Mitchell(1969)最早在构建了网络结构的一般框架基础上,并从网⑥络的规模、结构和互动性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对网络结构的观点和看法。BuchmannT(2015)从网络的嵌入性来研究创新网络的结构,提出结构嵌入性是基于网络位置优势进而获得有效信息,而关系嵌入性则是基于网络成员之间的直接交流进而获得知识信息的⑦。白素霞、陈井安(2015)认为在产业集群中形成的创新网络能够通过网络内创新主体的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从①吴晓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9.②崔海云.论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网络镶嵌视角的文献综述[J].企业管理,2016(23):97-98.③石乘齐,党兴华.创新网络演化研究前沿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45-47.④BRIGITTEGAY.BERNARDDOUSSET.InnovationandNetworkStructuralDynamicsStudyoftheAllianceNetworkofAMajorSectoroftheBiotechnology[J].ResearchPolicy.2005,34(10):1457-1475.⑤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北京:格致出版社,2009.⑥Mitchell.J.C.Theconceptanduseofsocialnetwork[M].SocialNetworkinUrbanSituation.Manchester:UniversityofManchesterPress.1969,3(04):1-50.⑦BuchmannT,PykaA.Theevolutionofinnovationnetworks:thecaseofapubliclyfundedGermanautomotivenetwork[J].EconomicsofInnovation&NewTechnology,2015,volume24(1):114-139.6 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①。解学梅等学者(2013)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是从创新网络的规模、同质性、联系强度、对外界的开放性这四个方面来概括其特征②。根据学者们的观点,文章认为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也就是网络成员包括一般包括了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与企业密切相关)以及中介机构(大多指投资金融机构),总的来说就是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中介机构4类成员;而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各成员在经营业务往来的联系(如资金互助、互换信息、技术买卖等)以及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1.1.3创新网络的功能关于创新网络的功能,大部分学者是从交易费用和知识交流方面进行分析的。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创新网络将各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关于知识这种特殊的商品的交易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交易是和市场机制中纯粹的“买”和“卖”的关系是不同的,而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之上的既不是一种纯组织也不是一种纯市场的交易方式,即网络化市场交易。企业在这种关系下能够进行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划分③。卢福财,胡平波(2005)认为网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一信任关系可以促成某些基于长远利益的行为产生,如彼此间交易行为的重复,在知识和技术上形成一些依赖④。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创新网络正是这些创新主体共享知识、交流经验的大平台,为企业获取技术知识、经验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KarlssonC(2014)认为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组织,发挥其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引导网络中组织之间的知识分享和交流,还能为创新系统提供新知识⑤。Schilling(2007)在研究创新网络对知识的产生和构造的影响时,强调网络结构的显著作用,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在网络嵌入中具有较高的聚类性和相似性,那么这一类企业就会具有更好的知识产出⑥。①白素霞,陈井安.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3):114-117.②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学报,2015,(02):27-39.③LevénP,HolmströmJ,MathiassenL.Managingresearchandinnovationnetworks:Evidencefromagovernmentsponsoredcross-industryprogram[J].ResearchPolicy,2014,43(1):156-168.④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2):48-53.⑤KarlssonC,WardaP.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networks[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14,43(2):393-398.⑥MELISSAASCHILLING,COREYCPHELPS.InterfilmCollaborationNetworks.TheImpactofLarge-scaleNetworkStructureonFirmInnov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7):1113-1126.7 1.2关系嵌入性1.2.1关系嵌入性的定义随着创新网络研究的逐渐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多的把研究焦点放在与之紧密联系“网络的嵌入性”。“嵌入性”从其原本意义来说,是指某种对象或者行动活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并被这种环境包所容,这就形成了一种嵌入的关系。作为这种“关系”的概念,嵌入性表现为对象或行动与所处的环境之间“互动”的关系,或者表现为双向构建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普遍存在。Polanyi(1944)在《大变革》一书中首次对嵌入性的概念进行定义,提出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中都有人类的嵌入①。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Granovetter(1985)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献——《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在这篇文献中他指出嵌入是社会结构对个体经济行为运作的一种方式,在这个“社会网”中,对经济行为的作用能够引导其向社会科学领域靠拢②。在1992年新的研究中,他重新定义了“嵌入性”的概念,认为“嵌入性”是指企业的经济行为融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去,并且该经济行为会受整个创新网络成员关系甚至是整个创新网络结构的影响,并将这种“嵌入”分为两个方面: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是建立关系的双方对彼此的发展合作的关注程度,且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信任机制、依赖关系和知识共享机构,“结构性嵌入”是网络之中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嵌入到其所在的社会结构中去,这种嵌入方式和程度大部分是由社会结构的文化特征和价值等因素所影响和决定的③。1.2.2关系嵌入性的分类至此,“关系嵌入性”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关系嵌入性主要关注的是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可以利用与其他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获取网络中的知识和信息等资源。Granovetter(1973)认为关系嵌入性是主体在个人关系之中的嵌入,主要从关系强度的角度来考察关系嵌入性,并且他从四个维度将这种联结分为两种类型,主要根据这种联系是否频繁、是否密切、是否诚信和互惠这四个大的维度出发,分为强联结型和弱联结型④。进而,Granovetter在1992年对关系嵌入性作了更①Polanyi,K.Thegreat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iginsofourtime.Boston,MA:BeaeonPress,1944,39-68.②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481-510.③Granovetter,M.Problemsofexplanationineconomicsociology.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2,25-56.④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AmericanJoum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8 深入的阐述,将关系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和信息共享程度引入关系嵌入性的维度之中。Uzzi(1997)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关系嵌入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主要包括关系是否相互信任、高质量信息的共享度和如何安排共同解决问题①。Gulati&Sytch(2007)也将关系嵌入性的衡量标准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合作行动、信任和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②。同样,王核成(2010)认为在多次的交往过程中,慢慢彼此就会建立起相对其他企业更深的信任关系。万元,李永周(2014)以关系联结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三个方面考察关系嵌入性,并系统的研究了关系嵌入性如何协调网络中的知识共享的,进而从法律、管理、社会三方面提出为创新网络知识共享提出协调机制③。基于上述文献,本文认为网络关系嵌入性是指在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与网络中其他成员在进行知识交流、技术探讨以及技术交易的时候,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即彼此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以及关系的稳定性。关系嵌入性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图1-1关系嵌入性分类1.3知识共享1.3.1知识共享的定义随着学者们对知识研究挖掘,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大部分研究者认识到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所占的关键地位,并将其作为获得组织核心竞①Uzzi,B.Socialstruc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s:TheParadoxofEmbeddednes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42(l),35-67.②Gulati,R&Sytch,M.DependenceAsymmetryandJointDependencein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hips:EffectsOfEmbeddednessonaManuf'acturer’sPerformanceinProcurement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7,52(l):32-69.③万元,李永周等.基于关系嵌入的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协调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20(32):160-164.9 争优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知识本身内涵的开放性和其类别的多样性,因此不同学者对知识共享的定义也不一致。表1-1知识共享的定义总结观点作者定义Szulanski(1996)①知识的携带者在与知识的需求者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使知识需求者能全面理解所学知识Daneva,M.,Damian,D.,知识共享的双方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想法,得到互动论Marchetto,A.,&Pastor,新政策。O.(2014)②谢卫红(2014)③从团队性的角度来看,知识共享不仅包括知识的流动,而且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Wijk,Jansen,Lyles团队、部门等组织单元通过知识交换来了解和获得(2008)④其他单元的经验与知识过程。过程论徐扬(2010)⑤知识共享是企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转移到有效利用知识资源的过程何会涛(2011)⑥知识共享是知识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个人之间或组织之间分享知识的过程。Bartol,Srivastava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员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将组织(2006)⑦中的信息资源传播给组织其他成员。扩散论李光生,张韬知识共享是指知识的拥有者自愿将自己的经验、技(2009)⑧能等知识传递给组织内成员个路琳(2011)⑨知识共享是指在组织中提供知识资源,其中包括经验和信息反馈等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的知识由于研究视角和标准不同,学者们对知识共享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且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于这些定义进行梳理,试图从知识共享的互动论、过程论和扩散论进行分类:一、互动论。这种理论认为知识共享的过程就是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这两个主体就就是知识的供给方和接收方,并且这两方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不相上①Szulanski,G.TheProcessofKnowledgeTransfer:ADiachronicAnalysisofStickiness.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0,82(1),9-27.②Daneva,M.,Damian,D.,Marchetto,A.,&Pastor,O.EmpiricalresearchmethodologiesandstudiesinRequirementsEngineering:howfardidwecome?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14,95,1–9.③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4(4):170-176.④Wijk,R.V.,Jansen,J.J.R,&Lyles,M.A.Inter-andintra-organizationalknowledgetransfer;Ameta-analyticreviewandassessmentofits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8,45(4),830-853.⑤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97-102.⑥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3):403-412.⑦SrivastavaA,BartolKM,LockeAE.Empoweringleadershipinmanagementteams:Effectsonknowledgesharing,efficacyand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6):1239-1251.⑧李光生,张韬等.协作文化与领导角色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04-108.⑨路琳,陈晓荣.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1):68-74.10 下,并且缺少任何一方的话整个共享就不会发生,只有知识的供给方能够并且愿意主动的在组织中提供知识,知识的接收方才能获得知识资源,然后才能对所得知识进行提炼、吸收和内化成自身所需的有效知识,这样才能完成知识共享。支持互动论的研究者认为知识共享是由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构成的。支持这类观点的学者有Szulanski(1996),Daneva,M.,Damian,D.,Marchetto,A.,&Pastor,O.(2014),谢卫红(2014)等。二、过程论。在这种理论中,把企业的知识共享的过程看作是个较为繁琐的过程,认为企业知识共享不止局限于内部成员的共享,还应该包括在企业外部发生的企业之间知识的共享。并且知识共享过程是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由无数个短期静态过程汇聚而成的。与此观点类似的学者有Wijk,Jansen&Lyles(2008)徐扬(2010)和何会涛(2011)等。三、扩散论。此看法认为知识共享是知识不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发生在组织内部,其次才是个人、部门、组织之间。知识扩散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的内部成员先形成新的组织内部知识,而新知识最终形成于企业的这种共享行为扩散到部门以及其他组织,促进整个企业知识的共享,使企业形成独特的难以替代的竞争力。与这类看法相似的学者还有:Bartol&Srivastava(2006)和李光生,张韬(2009)、路琳(2011)等。本文认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对知识共享的概念进行界定,从互动性的角度来看,知识共享体现了共享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观描述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机理;扩散观主要表明了知识共享的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最终实现了的结果。从侧重点来看各有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对知识共享的定义,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本文将知识共享的概念定义为:知识共享是指企业成员把个体的知识(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方式与手段,与企业中的其他个体进行交换并讨论知识,以达到共同分享的效果,并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源的活动。1.3.2知识共享的分类鉴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不同,他们对知识共享的具体分类也不同。首先,根据共享的知识的源头不同,学者们将其分为两个大的类型: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GunnarH.(1994)认为企业的知识共享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是一个企业与外部其他企业之间11 的知识共享①。PrakashJ.Singh,DamienPower(2014)在研究澳大利亚制造型企业时,把知识共享划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还是包括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将企业外部的知识共享细分为:与客户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与供应商之间的知识共享,且这三种知识共享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最终会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②。其他学者还根据知识的性质不同,把知识共享分为显性知识共享和隐形知识共享。谢卫红等学者(2014)学习了国内外关于知识共享类型研究,将知识共享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③。李纲等(2013)等人在研究社会网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时,强调了显性知识获取方式相对简单,可以通过编码化的方式得到,而隐性知识就没有那么容易获取,难度相对较大,必须要进行知识的转化之后才能获取到④。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和目的,本文将知识共享划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如图1-2:知识共享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共享共享图1-2知识共享的分类本文认为的显性知识,就是指那些可以编码的知识如用文字、数字、图表等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包括企业年度报告、科研报告等;而隐形知识如工作方法、技巧和经验等难以用数字和图表等方式表达出来,这就决定了隐性知识必须要通过交流等方式获得,如传统的师傅带徒弟。①GunnarH.Amodelofknowledgemanagementandthenformcorporation[J].StrategyManagementJournal,1994,15(1):73-90.②PrakashJ.Singh,DamienPower.InnovativeKnowledgeSharing,SupplyChainIntegrationandFirmPerformanceofAustralianManufacturingFir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4,52(21):6416-6433.③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4,34(04):170-176.④李纲,纪曼,陈璟浩,叶光辉.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3(02):50-58.12 1.4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目前,在创新网络中,关于非核心企业的研究是少之又少的,而大多数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核心企业的研究。丁玲,吴金希(2017)认为核心企业在整个商业系统中,是处在比较“中心”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向心性”,例如大部分的供应者、零售者和消费者都是围绕着核心企业构建的①。党兴华等(2007)认为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资源的控制,如知识创造和溢出,对创新网络的发展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而与核心企业相比,在创新网络中也有一些规模小、竞争力不大、处在整个网络较边缘和低层的企业,这些企业就可以称为非核心企业②。项后军,潘锡泉(2011)重点研究核心企业的问题,同时指出非核心企业为配套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零部件产品,核心与非核心企业之间存在较大技术差距③。MorrsionaA(2008)认为核心企业是创新网络的核心,核心企业能够吸引、选择和领导其他企业,为网络中的其他合作企业提供共享契机和信息,核心企业作为创新网络的“骨干”,直接影响整个创新网络的架构④。Day和Dousset(2005)认为,是否拥有核心的技术和知识是判定核心企业的标准,只有具备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赶超的核心技术和知识的企业才是核心企业⑤。而关于非核心企业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王伟光,由雷(2017)从三个阶段五个方面具体研究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非核心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趋势,三个阶段是指适应式创新、逆向式创新、集群式创新;五个方面是指技术水平、知识共享、自主研发、知识专有性、发展方式、经济效应⑥。张保仓等人(2017)从网络中企业的结构和技术这两方面来分析企业位势,以结构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根据,来分析核心企业、次核心企业、弱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这四种模式的企业在网络中的位势创新性。其中,非核心企业属于双低优势,而核心企业是双高优势⑦。刘国新,张巍(2016)在研究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面临的风险中,提出非核心企业在网络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企业,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创①丁玲,吴金溪.核心企业与商业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互利共生与捕食共生战略[J].管理评论,2017,29(7):244-257.②党兴华、王幼林、郑登攀.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39-145.③项后军,潘锡泉.产业集群、技术差距的双重影响与核心企业成长[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0):64-72.④MorrsionaA.Gatekeepersofknowledgewithinindustrialdistricts:Whotheyare,howtheyinteract[J].RegionalStudies,2008,42(6):817-835.⑤DayB,DoussetB.Innovationandnetworkstructuraldynamicsstudyofthealliancenetworkofamajorsectorofthebiotechnologyindustry[J].ResearchPolicy,2005,34(2):1457-1475.⑥由雷,王伟光.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7(07):54-63.⑦张保仓,任浩,郝斌.企业位势的驱动因素、分类模式及转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5):134-141.13 新能力的,能够依靠网络中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分布式创新网络对非核心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①。表1-2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对比企业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网络中的位置属性特点“中心性”“向心性”网络中企业规模大小在网络创新活动所处位置领导被领导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知识储备多少1.5创新绩效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异常频繁和复杂的过程,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参与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动,因此在评价企业的创新绩效方面,国内外学者目前的学术意见并不统一。国外学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即产出绩效、投入产出比和过程绩效来评价企业的创新绩效。Moran,Ghoshal(1996)提出在评价产品创新绩效时,应从效果、效率、适应性三方面来着手,效果是指产品创新成功率、成长率和市场占有率;效率主要是指投资报酬率和利率;而适应性则是用企业近五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和上市成功率来反映②。Hagedoom,Cloodt(2003)是以研发战略、专利数量、专利授予以及新产品的发行4个方面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测量的③。Prajogoetal.(2007)在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用创新产品数量、创新速度、创新层次以及产品上市情况④。而国内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也多基于此。陈劲和刘振(2011)在衡量企业创新绩效时引入了新的指标,主要是从新产品的角度即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及其种类、创新项目的成功率、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等⑤。韵江,马文甲和陈丽(2012)指出创新绩效是技术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成果性绩效,并且是可以客观测量的,这种成果既包括创新所引起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因此将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标准分为:新产品研发速度、研发①刘国新,张巍.非核心企业参与分布式创新网络的风险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38(03):281-284.②MoranP,GhoshalS.ValueCreationbyFirm[J].AcademyofManagement,1996,(30):41-45.③Hagedoorn,J.,&Cloodt,M.Measuringinnovativeperformance:Isthereanadvantageinusingmultipleindicators?ResearchPolicy,2003,32(8),1365-1379.④Prajogo,D.I.,Laosirihongthong,T.,Sohal,A,&Boon-itt,S.Manufacturingstrategie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innewlyindustrialisedcountries.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07,107(1),52-68.⑤陈劲,刘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1-7.14 成功率、新产品种类和数量、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度等①。陈如芳,徐卫星(2016)研究了关系嵌入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从创新效益和创新效率两方面来测量创新绩效②。根据上述文献,本文选取创新绩效较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即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来测量创新绩效。创新绩效创新效果创新效率图1-3创新绩效的维度创新效果就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物,主要是以新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来衡量;创新效率则是用新产品研发效问世率和新产品研发周期来衡量的,创新的效率是企业创新水平高低的体现,也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创新过程中的效率。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①韵江,马文甲,陈丽.开放度与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7):8-15.②陈如芳,徐卫星.企业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管理,2016,18(04):74-81.15 2.1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关系嵌入性是指在创新网络中各网络成员之间在彼此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建立的比较具体的人格化联系,可通过联系的频率、联系的持久性及彼此间信任程度等指标来体现。企业与网络合作伙伴间联系的频率反映了关系强度,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是网络关系质量的反映,也是关系性网络嵌入维度的核心。企业与网络合作伙伴之间联系的是否具有持久性体现了网络关系质量的好坏。2.1.1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一方面,企业在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企业就能更好的嵌入网络环境中,加强自身与其他网络成员的交流和联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或推动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异质性资源,如知识、创新信息和技术等。长此以往,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就会逐渐上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如前文所述,学术界关于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向来就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但大部分学者赞成二者是正相关关系。认为与合作对象建立的强关系能够强化信任,提高合作效率,帮组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进而促进创新绩效。Tnkpen.T(2011)认为分享的知识和信息是有保留的,也很难通过合作进行价值创造或者创新。所以,推动持续创新的还是强联结关系,它能够进行持续的知识交流与合作,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①。谢洪明等(2012)认为弱联结关系能够降低所谓的知识交易的成本,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的交流,使企业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效果更好,从而促进知识的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②。黄继生(2017)认为国内创新绩效越好的企业与其他成员的联系也越频繁,那些与外部联系越频繁的企业正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壮大的③。2.1.2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另一方面,企业与其他网络合作对象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信任机制越健全也就意味着其在网络中的关系质量越好。也就是说信任是衡量网络关系质量的重要指①InkpenT,TsangEWK.SocialCapital,Networks,andKnowledgeTransfer[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1,30(1):146-165.②谢洪明,张霞蓉和程聪.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2):55-62.③黄继生.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缋效关系研究:创新合法忡和创新咨源获取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7.16 标。关于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目前学术界的观点相对较为统一,认为合作创新和成功关系得益于组织间的信任这一关键因素(Levin&Cross,2014)①。Krause等(2017)认为,信任增强了双方的合作意愿,使合作关系得以巩固,此举将会对企业间合作效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②。简兆权等(2014)在研究服务行业的关系嵌入性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服务企业在网络中关系嵌入性越好,越有利于企业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进而强化企业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双方在知识信息方面的共享进度,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改善创新绩效水平③。2.1.3关系稳定性与创新绩效另外,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稳固也能提高企业网络关系的稳定性。当企业与网络成员联系的时间持续的越长,其网络关系的稳定性越大,越有利于企业从创新网络中获得可靠的创新资源,进而降低其他网络成员的机会主义,进而有益于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研究结论表明关系稳定性或持久性可以显著的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朱朝晖,2012;黄继生,2017)。李浩(2014)认为企业网络关系越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度比较高,网络稳定性比较强,能够避免企业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网络内的企业越容易形成相互稳定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运④营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刘钒,钟书华(2017)认为创新型小微企业群体可以通过强化网络关系稳定性,提高企业群体整体抗扰动性和知识共享和转移的水平,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⑤。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文献的论述,本文认为良好嵌入性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改善有着明显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关系强度越强,关系质量越好,关系稳定性越大,企业的创新成果也就越可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关系嵌入性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H1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H1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①Levin,D.Z.,Cross,R.Thestrengthofweaktiesyoucantrust:themediatingRoleoftrustineffectiveknowledgetransfer[J].ManagementScience,2014,50(11):1477-1490.②KrauseDR,HandfieldRB,TylerBB.Therelationshipsbetweensupplierdevelopment,commitment,socialcapitalaccumulationandperformanceimprovement[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17,25(2):528-545.③简兆权,陈键宏,郑雪云.网络能力、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03):91-99.④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04):154-161.⑤刘钒,钟书华.创新型小微企业群集智能特性、网络关系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1):57-63.17 H1c:关系稳定性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性关系质量非核心企业创新关系强度绩效关系稳定图2-1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假设2.2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2.2.1网络关系嵌入性与知识共享由前文可知,本文将企业在网络中的关系嵌入性分为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以及关系的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来具体剖析关系嵌入性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对于创新网络来说,关系强度是指网络主体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频繁程度,若一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联系的越频繁,则强度越大。反之,频率越低,则说明强度越小。这就是Granovette关于网络关系所提出来的两种分类:强关系和弱关系。自此,学术界关于关系强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有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支持弱关系的观点认为,在创新网络中各成员间进行知识共享,合作双方间弱关系更有利。最早格拉诺维特,1973年他在《弱联结优势理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个体、企业以及组织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共享,弱关系与强关系相比前者作用更突出。随后,我国学者秦英(2009)提出强联结关系之间的企业在交往紧密同时,知识、信息的流动性也会过于频繁,造成知识共享成本的增加,从而阻碍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①。因此,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弱关系之于强关系显得效率更佳。而另一种则是支持强关系的观点,认为在网络关系中强关系对企业间的知识信息的分享更有利。而且,Bell,S.J(2010)认为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之间的频繁接触、交流和互动,除了可以充分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同时也能加强成员间知识共享意愿,从而利于知识传播、①秦英.网络社会网中关系强度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9.18 信息交流,使得企业之间交流的互补性知识更有价值,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化①。我国学者李随成(2013)认为为了减少知识、信息在彼此间传输过程中缺失和失真,企业可以强化双方之间的联系和交②,另外,李浩(2014)指出以信任为基石的网络关系联结度越强,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助于双方间知识、信息传递和分享,同时也使得彼此间的共享渠道更加通畅③。尽管,弱关系有时能带来异质性的知识来推动企业进行突破性的创新,但这种通过这种渠道得到的知识往往是随机的,并且是不可持续的获取。由于弱联结关系的合作双方缺乏信任机制而无法开展深入紧密的合作,因此,只有强关系才是企业之间共享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质量是指创新网络中网络主体彼此之间在交往和联系中形成的信任关系,王伟光等(2015)在研究核心企业的知识溢出时,将作为中介变量的关系质量界定为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的综合评价,包括信任、满意和冲突管理3个方面④。Kale(2000)等表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与其合作对象的关系质量越好,企业在不断交流中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⑤。企业彼此之间越信任,越有利于企业间的经验、技术知识的分享。因为企业管理者不不必在与其合作伙伴交流合作时有所保留,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知识的泄露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减少彼此间的机会主义成本,为网络成员间高度知识信息探讨提供条件。Chang(2011)进一步指出合作双方在接触交流时越信任彼此,信息交流和探讨也会变得越频繁;相反组织间的商业合作越多,他们也就会更加相信彼此⑥。另外,Cheng,Yeh和Tu(2008)提出信任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知识分享,认为信任就是所有影响要素的支点,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链上企业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同时有利于企业在供应链中提高自身地位,获得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⑦。关系的稳定性主要是以创新网络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来衡量。总的来说,企业在建立和拓展网络关系到其能利用创新网络得到一定的资源(如知识、人才等)①Bell,GeoffreyG.Clusters,networks,andfirminnovative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3):287–295.②李随成,李勃和张延涛.供应商创新性、网络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供应商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3,34(11):103-113.③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04):154-161.④王伟光,冯荣凯,尹博.产业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控制力能够促进知识溢出吗?[J].管理世界,2015(06):99-109.⑤KaleP,SinghH,PerlmutterH.Learningandprotectionofproprietaryassetsinstrategicalliance:Buildingrelationalcapital[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217-237.⑥Chang,K.C.Closebutnotcommitted?Themultipledimensionsofrelationalembeddedness.SocialScienceResearch,2011,40(4),1214-1235.⑦Cheng,J.H.,Yeh,C.H.,&Tu,C.W.Trustandknowledgesharingingreensupplychains.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8,13(4),283-295.19 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和空间范围的。起初,可能就是企业周围的几家固定合作伙伴,随后稳步的扩大,这样我们就认为该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稳定性高,相反若企业在某段时间对交易对象进行不停的更换,企业在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如之前那般稳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稳定性低。孔繁超(2017)认为关系稳定性嵌入有利于拓展成员馆之间的合作空间,使他们之间相互依赖进而增强彼此的合作基础,如此成员馆主动提供知识和其他资源的意愿更强①。万元等(2014)认为在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稳定而长久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共同认知,将有利于创新成员间的知识规范的形成②。然而柴国荣,宗胜亮(2009)认为当组织时常更换合作对象表现为关系不固定时,创新网络成员也就不会将自己的知识和信息等资源与企业进行共享,以此来防止的核心知识被泄露使自身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处于被动地位③。只有企业与其所在创新网络中成员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他网络成员才会愿意与企业共享更多资源包括知识,这样企业才能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基于上述理论,又由于前文所述,本文从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提出以下假设:H2:关系嵌入性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H2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H2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H2c:关系稳定能性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H3:关系嵌入性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H3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H3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H3c:关系稳定性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①孔繁超.图书馆联盟社会资本积累机制研究—关系嵌入的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2017(06):76-80.②万元,李永周.基于关系嵌入的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0):160-164+179.③柴国荣,宗胜亮.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05:58-61.20 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关系质量显性知识共享关系强度隐性知识关系稳定共享图2-2关系嵌入性与知识共享的假设2.2.2知识共享与企业的创新绩效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共享充电宝极大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了社会效益。而共享经济的最早雏形莫过于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也如同其他的共享形式一样,能够加强创新网络中成员的联系,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如前文所述,知识共享分为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分享两种形式。Wang&Wang(2011)具体研究了知识共享是如何影响企业的两大绩效,提出知识无论显性还是隐性,只要能够在分享过程中获得,都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绩效的①。王娟茹和杨瑾(2011)对所得回归结果进行分析,企业内部关键干系人的知识共享行为有利于企业复杂产品的研发②。刘慧(2013)通过研究证明,有效的知识共享能促进企业知识整合及创新绩效的提高③。王娟茹,罗岭(2015)认为知识共享行为(显性、隐性)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绩效和学习绩效,还可以基于创新的速度和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产品绩效和学习绩效④。承接前人的研究,本人对非核心企业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作进一步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4:知识共享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H4a:显性知识共享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H4b:隐性知识共享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①王娟茹,杨瑾.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对复杂产品研发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25(10):12-16.②Wang,Z.,Wang,N.Knowledgesharing,innovationandfirmPerformance[J].ExpertSystemwithApplications.2012,39(10):8899-8908.③刘慧.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4):24-28.④王娟茹,罗玲.知识共享行为、创新和复杂产品研发绩效[J].科研管理,2015,36(6):37-45.21 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隐性知识共享图2-3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假设2.2.3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从上述模型和文献中可看出,关系嵌入性是借助中介来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要想研究完整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必须加入中介变量的影响才能完整的体现。企业的知识共享会受到创新网络关系嵌入性影响,而企业间关于知识的共享又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这说明关系嵌入性影响创新绩效是基于知识共享这一中介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5: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嵌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5a: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5b: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5c: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稳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6: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嵌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6a: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6b: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6c: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稳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质量显性知识共享创新效果关系强度隐性知识关系稳定创新效率共享图2-4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22 3研究设计本文主要度量的变量有3个主要方面,即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关系嵌入性方面有3个变量需要度量,即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以及关系的稳定性。知识共享方面有2个变量,分别是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本文关于创新绩效的度量指标是创新效果、创新效率2个方面。其中,中介变量是知识共享变量。3.1关系嵌入性的度量3.1.1关系强度的度量Zhao,Aram(1995)认为关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创新网络的成员合作次数以及在合作过程中从对方那里得到的资源数量①。王腊银(2012)则是以企业与网络中供应商、中介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次数多少来衡量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②。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2015)也提出从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供应商、中间商、政府、顾客、同行)间互动频繁程度以及联系密切程度来度量关系强度③。3.1.2关系质量的度量杨洁辉等(2016)通过沟通、信任、合作、和适应性四个方面对供应链上企业的关系质量进行度量④。田红云等(2016)认为企业能够信任其合作企业,而合作企业也为其提供足够的信任空间,用相互信任来度量彼此关系好坏⑤。黄继生(2017)则认为关系质量表现在企业与网络创新伙伴彼此的信任程度,其合作中伙伴包括客户和供应商等其他企业、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3.1.3关系稳定性的度量张沥之(2014)表示在创新网络中,关系稳定性可以用本企业与其创新网络中合作的主要交易合作对象开展交易时间的长短来度量⑥。刘雪锋等(2015)表示企①ZhaoL,AramJD.Networkingandgrowthofyoungtechnology-intensiveventuresinChina[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5,10(5):349-370.②王腊银.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成长机理研究—以知识资源为居间视角[D].西安建筑大学,2012,5.③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网络关系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5,531,(3)150-159.④杨洁辉,苗长虹,水会莉.环境管理实践、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16(24):183-185.⑤田红云,刘艺玲,贾瑞.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嵌入性与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186-191+196.⑥张沥之.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23 业在网络中关系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创新活动中与合作对象彼此合作关系持续的时间的长久性①。因此,本文将关系嵌入性的3个方面的指标度量确定如下表:表3-1关系嵌入性的指标度量关系嵌入性1、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同行相关企业往来更频繁2、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非同行相关企业Zhao和Aram(1995)(客户、供应商、等科研机构)往来更频繁王腊银(2012)关系强度3、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中介金融机构往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来更频繁(2015)4、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合作伙伴商业联系密切1、公司相信其合作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能力2、公司相信其合作企业对贵公司所做的承诺杨洁辉等(2016)关系质量3、这些合作伙伴也会考虑贵公司的利益,田红云等(2016)不会利用贵公司的弱点来获利黄继生(2017)4、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彼此能实事求是洽谈商业合作1、与同行相比,公司与相关的同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时间的合作关系2、与同行相比,公司与相关的非同行业企张沥之(2014)关系稳定性业(客户、供应商、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刘雪锋等(2015)时间的合作关系3、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中介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时间的合作关系①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网络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5,37(03):150-159.24 3.2创新绩效的度量学术界关于创新绩效的的测量量表已经很成熟,这些量表主要围绕着企业活动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贾少卿,赵家艺(2018)研究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以2014年—2016年的新增专利、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①。朱学冬、陈雅兰(2010)提出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在度量企业创新效果选择企业申请的专利数、新产品和服务销售收入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②。刘学元等(2015)认为企业的创新效果不仅专利和产品的数量上,还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③。钱锡红等(2010)提出企业的创新效率是指创新时限问题即能否快速推出新产品,因此选择用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速度和新技术的使用的率先程度④。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两方面对创新绩效指标进行度量,具体度量指标如下表:表3-2创新绩效的度量指标创新绩效1、与同行业相比,公司能够推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2、与同行业相比,公司的新产品和服务具韦影(2005)创新效果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张沥之(2014)3、公司的新产品和服务市场推广程度很高朱学冬、陈雅兰(2010)1、公司的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较高刘学元等(2015)2、公司能先于其同行企业推出新产品和服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创新效率务(2010)3、公司的包容性强,能先于其同行企业应用新技术3.3知识共享的度量鉴于上文所述的知识共享与关系嵌入性、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当企业能更好嵌入其所在的创新网络,越有利于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进行知识共享,而企业与网络成员之间越愿意将彼此的之间展现出来分享,那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本文在研究模型中将中介变量知识共享囊括其中,并将知识①贾少卿,赵家艺..企业家个人特质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OL]..中国商论,2018(09):166-167.②朱学冬,陈雅兰.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09:77-82.③刘学元等.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9(1):30-42.④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05:118-129.25 共享两个方面: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从这两个方面来具体考察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因此,本文在对知识共享进行度量时也是从上述两方面展开。3.3.1显性知识共享对于显性知识的度量学术界普遍的学术观点是能够通过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和信息,Li,Poppo和Zhou(2010)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书面形式的技术知识、企业运作流程知识以及企业的管理知识。JongsoonPark,JosephL.Gabbard(2018)采用显式隐式知识二分法,认为显式知识是指可搜索、可利用、可共享的能表达电脑知识,而隐式知识则用经验,培训和教育获得专项技能①。刘静(2008)也提出基于电脑的电子文档交流是属于显性知识共享,当然除了电子文档还有传统的纸质版文档交流,传统文档主要是指企业的数据、报表、年度报告等显化的可获得纸质文档,而这些文件电子化就变成了电子文档②。3.3.2隐性知识共享常红锦,杨有振(2016)企业能否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隐性知识主要看企业能否在共同解决问题共获得专有技术、一些独有的观点和秘诀③。盛晓伟(2012)认为隐性知识是个体隐含特征,需要通过交流、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可获得④。宋建元、陈劲(2005)企业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的的语音交流、人员、内部员工的轮岗、创新项目的组件等方式来与网络成员实现知识共享⑤。魏江(2003)在讨论浙江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选择以一些技能的获取来衡量隐性知识如新产品研发、管理、生产运作、营销等技能⑥。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度量知识共享,如下表3-3:①JongsoonPark,JosephL.Gabbard.Factorsthataffectscientists'knowledgesharingbehaviorinhealthandlifesciencesresearchcommunities:Differencesbetweenexplicitandimplicitknowledge[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8,78.②刘静.知识共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③常红锦,杨有振.创新网络惯例、网络位置与知识共享[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03):89-96.④盛晓伟.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创新型企业的数据[D].西南财经大学,2012.⑤宋建元,陈劲.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2:58-61.⑥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6):54-60.26 表3-3知识共享的度量知识共享1、公司能从其合作伙伴获得书面形式的各类有用资料Li,Poppo和2、公司的伙伴也能从公司获得书面形式的各类有用资料Zhou(2010)显性3、公司经常与合作伙伴分享各类书面形式的资料Jongsoon知识4、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新技术Park,JosephL.共享5、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新专利Gabbard(2018)刘静(2008)1、公司与合作伙伴分享活动,为彼此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常红锦,杨有振2、公司经常与合作伙伴就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2016)隐性3、公司与合作伙伴会定期参观彼此的生产厂房,现场考察彼此的盛晓伟(2012)知识生产运作情况宋建元,陈劲共享4、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相关技能(新产品开发技能、管理技能、(2005)生产运作技能与营销技能)魏江(2003)27 4实证分析根据本文的假设以及模型设计,本文运用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来考察关系嵌入性是如何影响非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首先,采用SPSS和SmartPLS软件对调研所得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为了验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即问卷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信度和效度之后,在对文中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完成对本研究的实证分析。4.1数据处理本文所用问卷是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具体情况所设计的,通过对所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验证以及检验内部的一致性,来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4.1.1描述性统计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非核心企业,因此问卷在发放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是东北汽车行业产业链中的非核心企业。同时要求被测试的人员对其企业网络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方面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现场收集、E-mail两种方式发放问卷,现场收集的问卷主要是通过本人的同学、朋友得到的一手或二手资料,二是通过问卷星和电子邮件发放问卷获得数据。本文主要针对东北汽车行业发320份问卷,收回231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1所示:28 表4-1样本描述性统计样本特征分类标准样本数百分比所处行业汽车行业200100%国有及集体企业2312%产权性质外资或外资控股企业168%民营企业16180%1-5年4724%6-10年8241%成立年限11-20年5025%20年以上2110%1-50人3517%51-100人6231%企业规模101-300人5829%301-500人2714%500人以上189%4.1.2信度检验本文关于问卷量表是否可信的问题,也采用学术界一直无争论的(Cronbach’sα)值来检验所谓的信度。信度即可靠性,是指用同种指标或测量手段对同种事物进行测量时,得到的结果的稳定和一致性。通常认为信度在0-1之间,大部分学者认为好的量表Cronbach'sα值应大于0.8;若信度值在0.7-0.9之间,则说明可信度高;如果信度值小于0.6,就要对所设量表进行修改。因此首先对问卷总体信度进行检验,计算Cronbach'sα系数,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Cronbach'sα系数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Alpha项数.95026从上表可以看出Cronbach'sα等于0.950,表明本文在问卷设计方面所采的量表的信度很好,通过了信度检验。29 然后对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三方面的各个维度进行信度检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表4-3分变量可靠性统计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Cronbach's变量指标问题项AlphaAlpha关系强度0.7514关系质量0.7824关系嵌入性0.899关系稳定性0.7053显性知识共享0.7815知识共享0.870隐性知识共享0.7934创新绩效0.83260.832由上表可以看出,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以及创新绩效的信度分别为0.899、0.870、0.832,且量表的分指标的信度值也较好,进一步说明量表的内部结构是趋于合理的。4.1.3效度分析效度主要是指问卷所设指标能够对对应变量测度的有效程度,量表的效度高也就反应了量表里的指标设计能对对应变量进行很好的解释。在对效度进行分析时,文中采用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再加上累计方差解释率来共同衡量问卷的信度,数据检验结果如下表4-4:30 表4-4效度检验效果因子载累计方显著荷差Bartlett检验变量指标KMO问题项KMO性(最小解释率卡方值结果水平值)(%)关系强度0.76640.000关系关系质量0.7814939.799嵌入0.9230.54451%通过性关系稳定性0.6753知识显性知识共享0.79750.66753%889.1270.0000.883通过共享隐性知识共享0.7514创新0.64855%485.3070.0000.86760.867通过绩效由表4-4可以看出,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KMO值分别为0.923、0.883、0.867,都在0.8以上,Bartlett球体检验的值也小于0.0001,说明量表数据内部结构效度较好,而且累计方差的解释率分别约为51%、53%、55%,都在50%以上,因此问卷效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4.2假设检验在研究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本文根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在结构方程建模中,本文从关系嵌入性三方面即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三方面,来研究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建模,即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分别由具体题目测量潜变量。考虑到传统的回归统计软件要求自变量之间的相互独立,本文根据数据与变量的具体情况,文章在采用了PLS建模。采用的软件是SmartPLS3.0软件。模型假定:首先,关系嵌入性间接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知识共享能直接引起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变化,也就意味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得以显现;其次,关系嵌入性由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三个维度反映,而知识共享是由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反映。所有潜变量都为反映性测量模型。为全面验证文本所提假设,本文的研究模型主要分为两个:一是整体模型,是用来检验关系嵌入性、知识31 共享、创新绩效之间总体的关系;二是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模型,考察关系嵌入性三个方面、知识共享两方面、创新绩效之间的具体的关系。4.2.1整体模型假设检验Bootstrap再抽样方法是PLS在建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是通过对观测样本有放回地进行随机重复抽样,且对每次抽样样本按同一模型进行估计。在测量模型中,反映观测变量与结构变量间关系的负载系数要求一般应大于0.7,且最低不能低于0.6。作为模型的解释能力(R2)的值应该大于零,模型在可接受范围。在研究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的关系时,如图4-1,用黄色矩形来表示观测变量,蓝色圆形表示潜在变量,我们可以看出,图中的因子载荷大部分在0.7以上,只有两个因子载荷低于0.7但很接近,表明观测变量对各指标的解释效果较好。模型中关系嵌入性三个维度可以联合解释知识共享74.6%的方差(R2=0.746),关系嵌入性三个维度与知识共享可以联合解释产品创新71.5%的方差(R2=0.715)都属于良好的预测效力,说明拟合效果比较好。图4-1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另外,采用样本(N=1000)对各变量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各见表4-5:32 表4-5路径系数估计结果SampleMeanSET统计量P值对应检验关系嵌入性->关系强度0.9210.9220.01184.50.000***关系嵌入性->关系稳定性0.9180.9180.01184.3590.000***关系嵌入性->关系质量0.9130.9140.01275.6770.000***关系嵌入性->创新绩效0.4630.4450.0776.0330.000***H1支持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0.8640.8680.01750.8650.000***知识共享->创新绩效0.4120.4340.0765.3920.000***H4支持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0.9260.9240.01371.9290.000***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0.9270.9260.01465.2750.000***注:Sample为基于样本的估计值,Mean为基于Bootstrap的估计均值,SE为Bootstrap标准误,“***”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本文首先进行了关于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的整体模型估计,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4-5所示,这三条路径系数的t值均大于2.58,说明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关系嵌入性对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均在1%的水平下均显著,且它们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63,0.864,0.412,P值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直接作用效果显著;关系嵌入性能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同时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将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文中所提的假设H1,H4得到支持。4.2.2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检验为了检验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本文将知识共享分为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并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模型设立中,本文具体考察关系嵌入性的三方面分别与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如下:在图4-2中,具体研究了关系嵌入性的三方面,即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关系稳定性与显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图中的因子载荷基本在0.7以上,有一个因子载荷为0.626>0.6,说明观测变量对各指标的解释效果较好。关系嵌入性的三个维度可以联合解释显性知识共享62.5%的方差(R2=0.625),属于中等预测效力;关系嵌入性的三个维度联合解释隐性知识共享68.2%的方差(R2=0.682),属于良好预测效力;关系嵌入性三个维度与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可以联合解释创新绩效71.5%的方差(R2=0.715),属于良好的预测效力,拟合效果比较好。33 图4-2知识共享中介模型另外,采用样本(N=1000)对各变量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见表4-6:表4-6变量路径系数T统计SampleMeanSEP值对应检验量关系强度->创新绩效0.2190.2160.0723.0340.002***H1a支持关系强度->显性知识共享0.2650.2690.0823.2180.001***H2a支持关系强度->隐性知识共享0.3550.3530.0724.9280.000***H3a支持关系质量->创新绩效0.1670.1640.0812.0720.039**H1b支持关系质量->显性知识共享0.3920.3880.0775.0870.000***H2b支持关系质量->隐性知识共享0.2960.2980.0734.0430.000***H3b支持不支关系稳定性->创新绩效0.1360.1370.0751.8060.071H1c持关系稳定性->显性知识共享0.2040.2070.0752.7170.007***H2c支持关系稳定性->隐性知识共享0.2480.250.0773.2420.001***H3c支持不支显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0.10.0990.0731.3690.171H4a持隐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0.3170.3250.0823.8550.000***H4b支持34 通过表4-6,可以看出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19、0.265、0.355且P值在不同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文中所提假设H1a、H2a、H3a得到支持;关系质量对创新绩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67、0.392、0.296且P值在不同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文中所提假设H1b、H2b、H3b得到支持;关系稳定性对显性、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04、0.248且P值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c、H3c得到支持,然而关系稳定性对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0.136且P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1c未得到支持。在验证知识共享能否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时,显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1,P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H4a没有得到数据支持。然而,隐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确是0.317,P值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H4b得到支持。表4-7间接效应的路径系数T统计SampleMeanSEP值对应检验量关系强度->显性知识共享->0.0270.0270.0221.2230.222H5a不支持创新绩效关系质量->显性知识共享->0.0390.0380.031.3120.19H5b不支持创新绩效关系稳定性->显性知识共享0.020.0210.0181.1420.254H5c不支持->创新绩效关系强度->隐性知识共享->0.1130.1140.0363.1590.002***H6a支持创新绩效关系稳定性->隐性知识共享0.0790.0810.0332.3610.018**H6b支持->创新绩效关系质量->隐性知识共享->0.0940.0980.0372.5330.011**H6c支持创新绩效从表4-7中,由于显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没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与创新绩效中介效应不显著,P值没有通过检验,假设H5a、H5b、H5c没有通过检验;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通过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0.113、0.094、0.079且P值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假设H6a、H6b、H6c得到支持。35 表4-8假设检验的结果汇总假设支持H1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支持H1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不支持H1c:关系稳定性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支持H2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支持H2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支持H2c:关系稳定性能正向作用于显性知识共享。支持H3a:关系强度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支持H3b:关系质量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H3c:关系稳定性能正向作用于隐性知识共享。支持不支持H4a:显性知识共享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H4b:隐性知识共享能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支持不支持H5a: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不支持H5b: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不支持H5c: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稳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支持H6a: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支持H6b: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H6c:隐性知识共享在关系稳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支持36 5结论与建议由于外界创新环境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孤立于其他企业之外,尤其是对非核心企业而言,在技术上、知识存量上以及资源上缺乏优势,单个非核心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实力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企业网络就成为非核心企业创造自身优势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建立外部网络联系,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更好的嵌入其所在的创新网络中,可以有效获取网络内的各种技术等资源,从而提升自身实力。5.1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基于知识共享,从关系嵌入性的三个方面,即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研究这三方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上一章节中,已经对关系强度、知识共享、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现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及建议。5.1.1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关系嵌入性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单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稳定的发展,尤其对非核心企业来说,获得竞争优势更加困难,建立与其他企业之间紧密的联系,有利于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另外,本文把网络关系嵌入性分成三个指标即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经研究表明除关系稳定性没通过检验,其他两方面均可以正向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这主要是因为在创新网络环境中,就算是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也是凭借着良好的网络嵌入性攫取网络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更不要说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非核心企业,显然与同行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有效的交流,能更有效的提高非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而关系稳定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不明显也体现了中国大部分制造业的现状,特别是和外资企业合作的企业,很多中国企业在和外资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也外资企业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来获得外资企业的核心技术,即所谓的“市场换技术”,然而很多年过去了,企业最后发现无论与外资企业建立怎样的密切而稳定的关系都无济于事,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还是牢牢的掌握在外企的手37 里,以保持自己的知识垄断地位,如此也就不利于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进行共享。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非核心企业无论和核心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关系有多稳定,关乎行业里核心知识还是会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和垄断地位。因此,非核心企业要提高自身与创新网络中其他成员的关系稳定性,这种关系稳定性是指在与其他网络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关系同时能够通过人员交流等方式深入到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中,能够真正的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并从中提高本企业的创新绩效。对于非核心企业来说,外部网络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保证自身的业务往来,有安身立命的根本。另外,可以通过与其他非核心企业进行联系,在技术上开辟途径,从而增强创新能力。5.1.2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目前,对于知识共享在网络关系嵌入性、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通过上一章的研究发现,网络关系质量、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共享均有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间知识的共享是通过彼此合作关系深入程度来实现的,企业与创新网络的其他成员之间关系质量越高,关系强度越大,彼此的关系越稳定,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程度越深,共享知识的范围也就越广。另外,随着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入,双方的信任机制也会越完善,关系就越趋稳定,知识共享次数不断增加,网络成员都能从中获利,为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提供良好的氛围。关于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知识共享并不能显著的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隐性知识共享水平提高却是有利于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这可能也是由于显性知识的特性决定的,显性知识是一些能被编码的知识且容易被获取和模仿,也可能是行业的一些惯例,直接内含在创新绩效之内,因此显性知识共享并不能有效作用于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形式化的显性知识的可获得性使显性知识在经历多次分享和交流,异质性的知识逐渐处于同质,因此,企业很难在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中从对方那里获得有关新技巧、新产品方面的显性知识。由此可见,在提高显性知识共享水平时,企业要更加注重于合作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信息共享的质量。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这个成熟型行业,显性知识的同质化更为严重。而隐性知识共享就不一样,隐性知识是难以编码,不能形式38 化的知识,必须以人脑进行分析转化,隐性知识包含更多的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知识且获取难度较大,难以在网络中普及。正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这种不同特性,也说明了显性知识共享在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中介作用不显著,而隐性知识共享却能在中介于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共享是企业间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桥梁。本文对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网络成员关系的研究发现,非核心企业只有通过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更好的嵌入创新网络中,在与其他创新成员在知识交流和共享时,善于收集有益于提高本企业的创新水平的隐性知识,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创新大环境立于不败之地。5.2研究不足与展望第一,样本的局限性。本文关于样本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地域、对象和数量。本文样本的对象是东北的汽车行业,且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问题,样本量远没有想象中充足,研究结果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行业和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的情况,研究的代表性远远不够。未来研究可以突破地域、行业的限制,扩大样本容量,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适应性。第二,本文在研究知识共享时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维度考虑的,多偏重于企业外部的知识分享,而没有过多关注于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流与分享,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小局限,未来研究可以在关注企业内外部知识分享情况后进一步关于显性和隐性知识分享情况。第三,本文的关系模型是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并没有具体交代知识共享是如何转化为创新绩效,是企业的学习能力还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的调节作用,由于本文能力不足未能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建模。39 参考文献[1]Autant-Bernard,C.Billand.Innovationandspace:Fromexternalitiestonetwork[J].Theregionaleconomicofknowledgeandtalent.Localadvantageinaglobalcontext,2012,2(05):63-67[2]Bell,GeoffreyG.Clusters,networks,andfirminnovative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3):287–295[3]BRIGITTEGAY.BERNARDDOUSSET.InnovationandNetworkStructuralDynamicsStudyoftheAllianceNetworkofAMajorSectoroftheBiotechnology[J].ResearchPolicy.2005,34(10):1457-1475[4]BuchmannT,PykaA.Theevolutionofinnovationnetworks:thecaseofapubliclyfundedGermanautomotivenetwork[J].EconomicsofInnovation&NewTechnology,2015,volume24(1):114-139[5]Chang,K.C.Closebutnotcommitted?Themultipledimensionsofrelationalembeddedness.SocialScienceResearch,2011,40(4),1214-1235[6]CharlieK,AkeE.Innovationdynamicregionsandregionaldynamic[J].Newdirectioni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2009,4(02):1-33[7]Cheng,J.H.,Yeh,C.H.,&Tu,C.W.Trustandknowledgesharingingreensupplychains.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8,13(4),283-295[8]Daneva,M.,Damian,D.,Marchetto,A.,&Pastor,O.EmpiricalresearchmethodologiesandstudiesinRequirementsEngineering:howfardidwecome?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14,95,1–9[9]DayB,DoussetB.Innovationandnetworkstructuraldynamicsstudyofthealliancenetworkofamajorsectorofthebiotechnologyindustry[J].ResearchPolicy,2005,34(2):1457-1475[10]FreemanC.Networkofinnovators:Asynthesisofresearchissue[J].ResearchPolicy,1991,20(5):499-514[11]GracielaCorraldeZubielqui,JaniceJones,LarissaStatsenko.ManagingInnovationNetworksforKnowledgeMobilityandAppropriability:AComplexity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ournal,2016,6(1)[12]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40 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481-510[13]Granovetter,M.Problemsofexplanationineconomicsociology.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2,25-56[14]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AmericanJoum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15]Gulati,R&Sytch,M.DependenceAsymmetryandJointDependencein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hips:EffectsOfEmbeddednessonaManuf'acturer’sPerformanceinProcurement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7,52(l):32-69.[16]GunnarH.Amodelofknowledgemanagementandthenformcorporation[J].StrategyManagementJournal,1994,15(1):73-90[17]Hagedoorn,J.,&Cloodt,M.Measuringinnovativeperformance:Isthereanadvantageinusingmultipleindicators?ResearchPolicy,2003,32(8),1365-1379.[18]InkpenT,TsangEWK.SocialCapital,Networks,andKnowledgeTransfer[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1,30(1):146-165[19]JongsoonPark,JosephL.Gabbard.Factorsthataffectscientists'knowledgesharingbehaviorinhealthandlifesciencesresearchcommunities:Differencesbetweenexplicitandimplicitknowledge[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8,78.[20]KaleP,SinghH,PerlmutterH.Learningandprotectionofproprietaryassetsinstrategicalliance:Buildingrelationalcapital[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217-237.[21]KarlssonC,WardaP.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networks[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14,43(2):393-398[22]KrauseDR,HandfieldRB,TylerBB.Therelationshipsbetweensupplierdevelopment,commitment,socialcapitalaccumulationandperformanceimprovement[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17,25(2):528-545.[23]LevénP,HolmströmJ,MathiassenL.Managingresearchandinnovationnetworks:Evidencefromagovernmentsponsoredcross-industryprogram[J].ResearchPolicy,2014,43(1):156-168[24]Levin,D.Z.,Cross,R.Thestrengthofweaktiesyoucantrust:themediatingRoleoftrustineffectiveknowledgetransfer[J].ManagementScience,2014,5041 (11):1477-1490[25]MELISSAASCHILLING,COREYCPHELPS.InterfilmCollaborationNetworks.TheImpactofLarge-scaleNetworkStructureonFirmInnov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7):1113-1126[26]Mitchell.J.C.Theconceptanduseofsocialnetwork[M].SocialNetworkinUrbanSituation.Manchester:UniversityofManchesterPress.1969,3(04):1-50[27]MoranP,GhoshalS.ValueCreationbyFirm[J].AcademyofManagement,1996,(30):41-45.[28]MorrsionaA.Gatekeepersofknowledgewithinindustrialdistricts:Whotheyare,howtheyinteract[J].RegionalStudies,2008,42(6):817-835[29]Polanyi,K.Thegreat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iginsofourtime.Boston,MA:BeaeonPress,1944,39-68[30]Prajogo,D.I.,Laosirihongthong,T.,Sohal,A,&Boon-itt,S.Manufacturingstrategie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innewlyindustrialisedcountries.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07,107(1),52-68.[31]PrakashJ.Singh,DamienPower.InnovativeKnowledgeSharing,SupplyChainIntegrationandFirmPerformanceofAustralianManufacturingFir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4,52(21):6416-6433.[32]SrivastavaA,BartolKM,LockeAE.Empoweringleadershipinmanagementteams:Effectsonknowledgesharing,efficacyand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6):1239-1251[33]Szulanski,G.TheProcessofKnowledgeTransfer:ADiachronicAnalysisofStickiness.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0,82(1),9-27.[34]Uzzi,B.Socialstruc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s:TheParadoxofEmbeddednes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42(l),35-67.[35]Wang,Z.,Wang,N.Knowledgesharing,innovationandfirmPerformance[J].ExpertSystemwithApplications.2012,39(10):8899-8908[36]Wijk,R.V.,Jansen,J.J.R,&Lyles,M.A.Inter-andintra-organizationalknowledgetransfer;Ameta-analyticreviewandassessmentofits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8,45(4),830-853.42 [37]ZhaoL,AramJD.Networkingandgrowthofyoungtechnology-intensiveventuresinChina[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5,10(5):349-370[38]白素霞,陈井安.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3):114-117.[39]柴国荣,宗胜亮.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05:58-61.[40]常红锦,杨有振.创新网络惯例、网络位置与知识共享[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03):89-96.[41]陈劲,刘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1-7[42]陈如芳,徐卫星.企业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管理,2016,18(04):74-81.[43]崔海云.论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网络镶嵌视角的文献综述[J].企业管理,2016(23):97-98[44]党兴华、王幼林、郑登攀.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39-145[45]丁玲,吴金溪.核心企业与商业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互利共生与捕食共生战略[J].管理评论,2017,29(7):244-257[46]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3):403-412[47]黄继生.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缋效关系研究:创新合法忡和创新咨源获取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7[48]贾少卿,赵家艺..企业家个人特质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OL]..中国商论,2018(09):166-167[49]简兆权,陈键宏,郑雪云.网络能力、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03):91-99.[50]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学报,2015,(02):27-39[51]孔繁超.图书馆联盟社会资本积累机制研究—关系嵌入的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2017(06):76-80.[52]李纲,纪曼,陈璟浩,叶光辉.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信息资43 源管理学报,2013,3(02):50-58.[53]李光生,张韬等.协作文化与领导角色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04-108[54]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04):154-161[55]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04):154-161[56]李随成,李勃和张延涛.供应商创新性、网络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供应商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3,34(11):103-113[57]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42-53[58]刘钒,钟书华.创新型小微企业群集智能特性、网络关系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1):57-63.[59]刘国新,张巍.非核心企业参与分布式创新网络的风险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38(03):281-284.[60]刘慧.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4):24-28[61]刘静.知识共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6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北京:格致出版社,2009[63]刘学元等.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9(1):30-42[64]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网络关系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5,531,(3)150-159[65]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网络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5,37(03):150-159.[66]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2):48-53[67]路琳,陈晓荣.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1):68-74.[68]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05:118-12944 [69]秦英.网络社会网中关系强度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9[70]盛晓伟.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创新型企业的数据[D].西南财经大学,2012[71]石乘齐,党兴华.创新网络演化研究前沿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45-47.[72]宋建元,陈劲.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2:58-61[73]田红云,刘艺玲,贾瑞.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嵌入性与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186-191+196.[74]万元,李永周.基于关系嵌入的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0):160-164+179.[75]万元,李永周等.基于关系嵌入的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协调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20(32):160-164.[76]王娟茹,罗玲.知识共享行为、创新和复杂产品研发绩效[J].科研管理,2015,36(6):37-45[77]王娟茹,杨瑾.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对复杂产品研发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25(10):12-16[78]王腊银.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成长机理研究—以知识资源为居间视角[D].西安建筑大学,2012,5[79]王伟光,冯荣凯,尹博.产业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控制力能够促进知识溢出吗?[J].管理世界,2015(06):99-109.[80]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6):54-60[81]吴晓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9[82]项后军,潘锡泉.产业集群、技术差距的双重影响与核心企业成长[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0):64-72[83]谢洪明,张霞蓉和程聪.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2):55-62[84]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4(4):170-176.45 [85]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4,34(04):170-176.[86]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97-102.[87]杨洁辉,苗长虹,水会莉.环境管理实践、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16(24):183-185.[88]由雷,王伟光.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7(07):54-63[89]韵江,马文甲,陈丽.开放度与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7):8-15[90]张保仓,任浩,郝斌.企业位势的驱动因素、分类模式及转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5):134-141[91]张沥之.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92]朱学冬,陈雅兰.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09:77-8246 附录“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基于知识共享视角”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正在进行“网络关系嵌入性与非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的课题研究,旨在考察企业如何借助创新网络中的资源来推进创新活动的相关情况。请根据您所掌握的情况如实选择答案。本文的内容不会涉及到贵公司的商业机密,请放心客观作答。注意事项:为了方便您的作答,请您仔细阅读本问卷的主要专业术语解释,这对确保问卷质量非常重要。网络关系嵌入性:是指企业在创新网络中与其他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将决定企业能多大程度从创新网络中获得有利于提高自身创新水平的资源。包括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质量以及网络关系稳定性。合作伙伴:是指对企业生产运行有帮助的网络成员,包括同行企业、非同行企业(客户、供应商、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以及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1、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企业产权性质为_______。口国有及集体企业口外资或者外资控股企业口民营企业口其他3、企业持续经营时间为____________年。口1-5年口6-10年口11-20年口20年以上4、企业规模_________人。口1-50人口51-100人口101-300人口301-500人口500人以上5、您的职位属于:口高层管理者口中层管理者口基层管理者口普通员工第二部分:企业的关系嵌入性、知识共享、创新绩效情况其中1一5分依次表示您对该表述的赞同程度,1表示极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符合,5分表示非常符合。题号相关度量指标极不不不符非常符合符合确定合符合一网络关系强度123451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同行相关企业往来更频繁123452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非同行相关企业(客户、供12345应商、等科研机构)往来更频繁3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中介金融机构往来更频繁123454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合作伙伴商业联系更为密切12345二网络关系质量1公司相信其合作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能力123452公司相信其合作企业对贵公司所做的承诺1234547 3这些合作伙伴也会考虑贵公司的利益,不会利用贵12345公司的弱点来获利4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彼此能实事求是洽谈商业合作12345三网络关系稳定性1与同行相比,公司与相关的同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时12345间的合作关系2与同行相比,公司与相关的非同行业企业(客户、12345供应商、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时间的合作关系3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与中介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时间12345的合作关系四创新绩效1与同行业相比,公司能够推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123452与同行业相比,公司的新产品和服务具有先进的技12345术工艺3公司的新产品和服务市场推广程度很高123454公司的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较高123455公司能先于其同行企业推出新产品和服务123456公司的包容性强,能先于其同行企业应用新技术12345五显性知识共享1公司能从其合作伙伴获得书面形式的各类有用资12345料2公司的伙伴也能从公司获得书面形式的各类有用12345资料3公司经常与合作伙伴分享各类书面形式的资料123454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新技术123455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新专利12345六隐性知识共享1公司与合作伙伴分享活动,为彼此提供学习和交流12345机会2公司经常与合作伙伴就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讨12345论3公司与合作伙伴会定期参观彼此的生产厂房,现场12345考察彼此的生产运作情况4公司能从合作伙伴获得相关技能(新产品开发技12345能、管理技能、生产运作技能与营销技能)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48 致谢时光如梭,岁月如流。行文至此,三年的辽大研究生时光即将步入尾声。在这充满离别的毕业季,辽大勾起我深深的不舍之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还是三年前的样子,然而,变得是我,我要离开这个让我充满欢乐和感激的“家”。时光的珍贵在于它的短暂与不可逆,然而我们在其中也能用不断的求索与开拓去让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王伟光教授,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然而我们的导师不仅将我们引进技术经济这个大家庭,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中,王老师亦师亦友,不仅在学习上给我很大帮组,在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关照我们。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从开题到答辩,王老师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指导与帮助。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在此,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王伟光老师,能成为您的学生,我感到非常的荣耀与自豪。其次,感谢我同门师兄师姐,感谢你们对我论文的解惑与帮组,我以成为技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自豪,你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和付出都让我们这个团队更加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再次感谢你们为我的毕业论文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最后,要把感谢送给我室友们:研究生期间的室友师姐和师妹们。宿舍是我们生活的第二个家,温暖舒适的氛围往往能缓解我们在学业上的迷茫和烦躁,成熟稳重的师姐们给我学业和工作上的建议和指导,活泼可爱的师妹们能够给我温暖和关怀。感谢各位答辩组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阅我的论文。梅婷二〇一八年五月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