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

ID:34898493

大小:2.13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3-13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_第1页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_第2页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_第3页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_第4页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89分类号:Q93密级:公开学号:122310006江苏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研究生姓名马娟导师姓名唐玉斌申请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学科专业微生物学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6月1日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沈兴家评阅人2015年6月5日分类号:Q93密级:公开学号:122310006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修复壬基酚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研究学生姓名马娟指导教师唐玉斌教授江苏科技大

2、学二O一五年六月AThesisSubmitted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ScienceConstructionofHighlyEffectiveMultipleMicroorganismsforBioremediationofNP-pollutedWater,andItsDegradationCharacteristicsSubmittedbyMaJuanSupervisedbyTangYubing,Professo

3、r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June,2015I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4、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III江苏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

5、,EDCs)中使用量较大、污染范围较广且干扰活性非常强的一类烷基酚(AlkylPhenols,AP)。它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定的优先控制的27种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ersistenttoxicsubstance,PTS)之一,另外也是欧盟列出的13种优先控制的有毒污染物之一。壬基酚在世界范围内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不容乐观。因此,研究壬基酚的微生物降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有效控制水体中壬基酚的污染,丰富高效降解壬基酚的微生物资源,本文从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经驯化分离

6、得到8株NP降解菌(分别命名为:WN1、WN2、WN4、WN6、SLY7、SLY8、SLY9、SLY10),经鉴定WN1、SLY7和SLY10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中的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monteilii)、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WN2和WN6属于沙雷氏菌(Serratia),WN4属于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asburiae),SLY8属于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adecar

7、boxylata),SLY9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8株菌对低浓度的壬基酚(5~20mg/L)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扣除空白对照)都在50%以上。通过特异性引物检测了所分离出的8株菌的降解基因,其中WN4、WN6、SLY7、SLY8和SLY9含有ALK基因,WN6和SLY10含有C12O基因。根据8株菌的降解途径和菌源的不同,构建了高效降解NP的复合菌群,发现将WN6、SLY9和SLY10按2:1:2(菌悬液体积比)的比例复配而成的复合菌群ZJF降解效率最高,对初始底物浓

8、度为20mg/L的NP降解率达到了73.82%,比组合中降解效率最高的WN6提高了15.6%,比同浓度降解效率最高的WN1提高了6.54%。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壬基酚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对菌株降壬基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群ZJF降解壬基酚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6.0,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投菌量为10%,在此条件下,历时5d,ZJF对初始浓度为20mg/L的NP的降解率可达77.67%。本文还考察了外加营养物质对菌群ZJF的生长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