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

ID:35019047

大小:5.69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3-16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_第1页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_第2页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_第3页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_第4页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论文编号:中囯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QTLMappingandCandidateGeneAnalysisfortheFattyAcidComponentsinSoybeanSeeds硕士研究生:范胜栩指导教师:孙君明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大豆品质分子育种培养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2015年6月独创性声明木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

2、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r时间:■年〈月/曰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木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査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曰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论文题目控制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

3、基因克隆论文作者范胜栩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大豆品质育种指导教师孙君明培养单位(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硕(博)姓名职称单位专业签名导师评硕导口中国农业科学院油周新安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博导s/料作物研究所阅硕导口陈庆山教授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人博导V答辩主席硕导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韩天富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博导物科学研究所硕导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化学与分朱保葛研究员博导s/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子生物学硕导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化学与分田志喜研究员博导S/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子生物学答硕导s/中国农业科学院作韩粉霞研究员作物遗传存种博导口物科学研究所辩硕导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侯

4、文胜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博导si/物科学研究所委硕导口博导口员硕导口博导口硕导口博导口会议记录(秘书)论文答辩时间地点2015年5月27日育种楼209会议室密级:论文编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QTLMappingandCandidateGeneAnalysisfortheFattyAcidComponentsinSoybeanSeeds硕士研究生:范胜栩指导教师:孙君明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大豆品质分子育种培养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院2015年6月Secrecy:No.ChineseAca

5、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issertationQTLMappingandCandidateGeneAnalysisfortheFattyAcidComponentsinSoybeanSeedsM.S.Candidate:FanShengxvSupervisor:Prof.SunJunmingMajor:CropGeneticsandBreedingSpecialty:CropScienceJune2015摘要大豆油脂是世界植物油脂的主要来源,因其对人类和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倍受关注。由于大豆脂肪酸受遗传和环境因子综合影响,因此开展多环

6、境条件下大豆脂肪酸主要组分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克隆研究,对大豆脂肪酸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建立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基础上,选用以鲁黑豆2号(LHD2)×南汇早黑豆(NHZ)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F5:7-8)为材料,结合多环境下的脂肪酸含量数据以及所构建的基于SSR和SNP标记的大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信息,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多环境条件下脂肪酸主要组分的QTL定位和生物学信息分析;挖掘与脂肪酸相关的候选基因,经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并将其编码基因在双亲中进行同源克隆和测序分析,发现双亲间存在差异的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

7、在RIL群体中验证连锁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候选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变化,探索这两个基因与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相关性。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定性定量检测大豆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方法采用加热甲酯化提取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GC),以5种脂肪酸甲酯(亚麻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为标准样品,在制定5种脂肪酸甲酯组分的标准曲2线(R>0.99)和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定性定量准确检测大豆籽粒中脂肪酸组分的绝对含量。通过对4个油份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脂肪酸含量测定以及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