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

ID:35020311

大小:1.28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16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_第1页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_第2页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_第3页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_第4页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Establishmentofadiagnosticscoresystemtopredictbenignormalignancyinsolitarypulmonarynodules作者姓名:李玉玲领域(方向):内科学指导教师:丁会教授类别:临床医学硕士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5日前言肺部孤立性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一般指肺内直径[1]≤3cm的单个圆形、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的局限性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SPN的筛查阳性率不断增高,可达常规[2]普查人群的8-51%。表

2、现为SPN的疾病很多,在良性SPN中主要有感染性[3]肉芽肿(80%)、结核、错构瘤等,在恶性SPN中主要为腺癌(47%)、鳞癌[4、5](22%)、转移瘤(8%)、小细胞癌(2%)等,其中SPN良性结节所占比[6、7]例较大,约占44%左右。而恶性病变中腺癌所占比例大,易发生转移、[8、9]扩散,并且目前IA期肺癌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52.7%-95.1%,对比IV[10]期的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仅有10%左右。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有效识别恶性病变,减少误诊,及早治疗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故亟待研究一种可提高结节良恶性诊断能力并且适用于临床

3、的简单易用的无创方法。目前关于诊断SPN良恶性的数[11][12]学模型主要有Mayo模型、VA模型等,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运算繁琐,不适用于临床。本研究对121例SPN病例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肺癌危险因素、病理学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初步建立了一套关于预测SPN良恶性的诊断评分系统,简便易行,适合于临床应用。I中文摘要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和统计分析,评估影响SPN诊断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等,建立一套预测SPN良恶性的诊断评分系统及关于SPN的诊治流程。方法:1.研究因素: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4年10月在我

4、院住院期间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共121例(男性66例,女性55例)分为A、B两组,其中利用A组76例患者建立诊断评分系统,B组45例患者用于进一步验证。研究因素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危险因素等16项,具体包括经治疗无效的干咳、痰中带血、持续不缓解的胸痛、毛刺征、分叶征、年龄、吸烟指数、恶性肿瘤家族史等。2.建立评分系统:根据文献综述和临床实际中相关因素的发生率及重要性,给予每个因素赋予相应分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SPN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阈值并建立诊断评分系统。3.验证评分系统并建立诊治流程图:利用B组患者验证评分系统敏感度、

5、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合ACCP指南及本研究诊断评分系统建立SPN诊治流程。结果:1.依据文献综述并结合临床实际中对恶性SPN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和重要性,分别对危险因素赋予分值(3/2/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I主要确定各项因素对SPN诊断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为更多纳入危险因素,选取P值<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主要有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密度不均、空泡征、痰中带血、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吸烟指数。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分叶征(OR1.908)、毛刺征(OR2.289)、结节密度不均(OR2.867

6、)、空泡征(OR8.340)、痰中带血(OR17.661)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利用多因素分析中获得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0.891,P值<0.05,95%可信区间(0.819-0.963),其中灵敏度87.5%,特异度80.6%,约登指数(最大值)=0.681,确定阈值=3.5分。建立诊断肺恶性孤立性结节的评分系统:总得分若<3.5分,考虑结节良性可能性大;若总得分≥3.5分,则考虑结节恶性可能性大。3.通过45例B组患者验证上述评分系统,结果灵敏度88.5%,特异度78.9%,准确度84.4%,阳性预测值85.2%,阴性预测值

7、83.3%。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和ACCP指南绘制一个诊治流程图来处理临床实际中的SPN。结论:1.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密度不均、空泡征、痰中带血等因素赋分后对预测SPN良恶性有显著相关性。2.根据危险因素及3.5分的阈值建立预测SPN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辅助临床医生对SPN良恶性进行诊断。3.临床上可将本评分系统与ACCP指南对SPN的诊治流程相结合,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诊治策略,以期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恶性SPN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关键词: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