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

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

ID:35222242

大小:1.38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_第1页
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_第2页
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微波顺磁共振及核磁共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波顺磁共振步骤1.连接系统,将可变衰减器顺时针旋至最大,开启系统中各仪器的电源,预热20分钟。2.将磁共振实验仪器的旋钮和按钮作如下设置:“磁场”逆时针调到最低,“扫场”逆时针调到最低,按下“调平衡/Y轴”按钮(注:必须按下),“扫场/检波”按钮弹起,处于检波状态。(注:切勿同时按下)。3.将样品位置刻度尺置于90mm处,样品置于磁场正中央。4.将单螺调配器的探针逆时针旋至“0"刻度。5.信号源工作于等幅工作状态,调节可变衰减器使调谐电表有指示,然后调节“检波灵敏度”旋钮,使磁共振实验仪的调谐电表指示占满度的2/3以上。6.用波长表测定微

2、波信号的频率,方法是:旋转波长表的测微头,找到电表跌破点,查波长表——刻度表即可确定振荡频率,使振荡频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较大,应调节信号源的振荡频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荡频率。测定完频率后,将波长表旋开谐振点。7.调节样品谐振腔的可调终端活塞,使调谐电表指示最小,样品谐振腔对微波信号谐振。8.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可减小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调谐电表显示尽可能提高。然后,调节魔T另一支臂单螺调配器探针,使调谐电表指示更小。若磁共振仪电表指示太小,可调节灵敏度,使指示增大。9.按下“扫场”按钮。此时调谐电表指示为扫场电流的

3、相对指示,调节“扫场”旋钮使电表指示在满度的一半左右。10.由小到大调节恒磁场电流,当电流达到1.7到2.1A之间时,示波器上即可出现如图7-4-6所示的电子共振信号.图7-4-611.若共振波形值较小,或示波器图形显示欠佳,可采用以下方法:(1)将可变衰器反时针旋转,减小衰减量,增大微波功率。(2)正时针调节“扫场”旋钮,加大扫场电流。(3)提高示波器的灵敏度。(4)调节微波信号源震荡腔法兰盘上的调节钉,可加大微波输出功率。12.若共振波形左右不对称,调节单螺调配器的深度及左右位置,或改变样品在磁场中的位置,通过微调样品谐振腔可是共振波形

4、成为图5(a)所示的波形。13.若出现图5(b)的双峰波形,调节“调相"旋钮即可使双峰波形重合。14.用高斯计测得外磁场,用公式(2)计算g因子(g因子一般在1.95到2.05之间).扫描隧道显微镜1、使用前先检查连线是否连接正确(机座与控制箱、电脑与控制箱、电源)。2、先启动电脑,等电脑进入win—XP界面后在打开控制箱电源开关,然后打开桌面上AJ-Ⅰ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控制软件,软件打开后首先对显微镜进行校正(显微镜>校正>初始化),选定通道零,然后点击“应用”,最后确定。3、打开如下图框:高度图象(H)、马达控制(A),再点击一次马达控制

5、(A)的“单步进”。4、剪针尖:首先将丙酮溶液对针、镊子和剪刀进行清洁,少等片刻让针、镊子和剪刀完全干燥。下面开始剪针尖:将镊子夹紧针一端,另一端则为我们要剪的针尖,慢慢转动剪刀使剪刀和针成一定角度(30度-45度)快速剪下,同时拌有冲力(冲力方向与剪刀和针成的角度一致),然后以强光为背光对针尖进行肉眼观察(建议观察者视力较好),看是否有比较尖锐的针尖。若无,请重复此项操作,若有操作继续。5、安装针尖:小心的将针尖插入探头的针槽内(切勿插反),插入时保证针与针槽内壁有较强磨擦力,以确保针的稳固。然后将样品平稳的放到扫描管的扫描平台上。6、进

6、针:机座上有三个高度调节旋钮,前置两个为手动调节旋钮,后一个为马达驱动控制旋钮,先手动调节前置旋钮,从上往下看,顺时针为进针,逆时针为退针,调节时先在石墨平面上找到镜像小红灯,同时调节视点在镜像小红灯平面上找到实际针尖的镜像针尖,调节实际针尖和镜像针尖的距离。调节至实际针尖与镜像针尖的距离无法欲知再调节下去是否撞针时,采用自动进针。(调节时若看到Z高度显示(T)中的红线是否有撞针现象,红线到达顶部即为撞针,一般情况下针尖报废,如针未报废,重复上两步操作)点击马达高级控制面板(A)中的“连续进”并密切注意观察进针情况,待“已进入隧道区马达停止

7、连续进”的提示框出现后,在点击提示框的“确定”,然后进行单步进操作。用鼠标点击马达高级控制面板(A)中的“单步进”,调节红线于中间位置时停止,进针结束,并关闭“马达高级控制面板(A)”图框。7、针尖检验:打开“Iz曲线Z”图,观察图象中的电流衰减情况,图象中曲线越陡峭说明针尖越好;反之,针尖不好!8、扫描:将扫描控制面板中的“扫描范围”参数设置为最大,在将“显示范围”参数设置为10nm(一般5-20nm),其它参数无须设定保持默认值。由于本实验所用的针尖不够好,所以不需要采取悬挂防震。在高度图像中颜色的深浅变化代表样品表面凹凸变化(颜色越亮

8、样品表面就越突出,颜色越浅表面就越下凹)。高度曲线的变化已经很直观的反映样品的平整度状况,再结合高度曲线和高度图像进行操作,选定一片较为平整的区域为扫描区域!(最好选择靠近中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