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

ID:35234475

大小:9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_第1页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_第2页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_第3页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积累语言 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行动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有不少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作文语无伦次,辞不达意……这是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有积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指导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所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等,探索出了促使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一些有效策略,教师、学生、课堂都发

2、生了可喜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文化底蕴的基础。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的阶段。语文教学中,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一个

3、班级47名学生中,有71%的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有31%的学生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作文语无伦次,辞不达意……这是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有积累。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学习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

4、学中,加强对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指导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所在.。二、研究目标1.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自主积累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由在阅读中不会积累语言过渡到能积累有价值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摸索促进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方法,策略,技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三、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能动性是学生作

5、为主体的首要特征。”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2.教育行家把一个人生平的积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对小学生来说,语言的积累尤为关键,语言积累,是指对感性的语言模块的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

6、生接受表达的整体提高,抓住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就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素质的突破。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检索有关语感培养和加强语言积累的文献资料,通过复印、做文摘卡片、专题索引、读书笔记、存光盘等方法处理、归类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案例研究法。整理和提炼比较科学的、富有成效的、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形成典型的研究个案。3.实践反思法。针对课题研究中不断生成的一些新的问题,通过集备,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形成新的研究目标,并付之于行动,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7、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五、研究成效(一)摸索出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方法。古人所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它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通过几个月的行动研究,我们正在探索一些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方法。1.以课文为阵地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生动.新颖,有不少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地方。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引

8、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朗读来领悟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观看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象西沙群岛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