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ID:35267501

大小:1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_第1页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_第2页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_第3页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

2、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听了很多教师讲授这课,多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我觉得原因大致会有这两个: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但是,这样一来,有什么样的弊端呢?我认为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感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与恨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所以这堂课的设计,我试图让学生将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

4、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下面,就把我讲课的过程及想法大致述说一遍,恳请老师们给予指正。一、平淡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感到我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我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我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

5、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二、整体感悟──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此处设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生:两个。师:(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悲痛、愤怒、伤心、可惜)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生读。师: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板书:在两个不可估量后面又加一个不可估量)。师:谁来告诉大

6、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生(略)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化为灰烬(板书)。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生: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让我们读读文章最后一段。接着在让学生读,尤其突出统统、任意使学生体会英法强盗的罪恶行经。黑板上出现:不可估量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化为灰烬不知道听课的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在开始板书前面两个不可估量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课文中去了。也许听课的老师会说这不是重复吗?但是我将上述板书全部写出来的时候。我相信听课的老师肯定会被震惊──触目

7、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处理到这里,我就紧紧围绕板书进行下面的教学过程。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觉得我处理得比较奥妙。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事实上,我以为此处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提到,一旦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我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

8、忆曾经的爱,曾经的辉煌。这样一处理,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