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ID:35318908

大小:21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3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_第1页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_第2页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_第3页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_第4页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简本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4月目录第一章概述11.1规划背景11.2规划范围11.3规划年限11.4规划依据1第二章城市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22.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22.2发展目标2第三章常规公交线网规划23.1规划原则23.2公交网络布局思路33.3公交线网近期规划33.4公交线网远期规划43.5公交专用道规划4第四章公交枢纽场站规划44.1公交场地用地标准和规模44.2公交枢纽规划5第五章公交发展保障政策55.1组织保障措施55.2政策保障措施55.3设施保障措施65.4技术保障措施6附表1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

2、总—近期方案7附表2漳州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汇总—远期方案11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第一章概述1.1规划背景目前,漳州市区运营公交线路36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21公里,公交车辆401台,但公交准点率偏低、线路分布不均、候车时间过长,在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中,主城区公交的分担率只有8%,45.2%的居民采用摩托车和电动车出行,现有公交覆盖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随着漳州市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和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压力持续增加,道路基础设施逐渐不堪重负,平均运量大、占有路面少的公交在交通出行中的分担率迫切需要提高。为适应漳州市社会

3、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地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漳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1.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以《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划定的一中心六组团都市区,核心研究范围为主城区,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1.3规划年限规划年限和《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一致,近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30年。1.4规划依据(1)国家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福建省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专

4、项规划(3)《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4)《漳州市中心城区公交专项规划》(2010~2020)(5)《漳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6)《漳州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2008~2020)》6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7)《漳州市统计年鉴》2003~2012(8)《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9)《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10)各分区总体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Ø(11)《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第二章城市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2.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结合漳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切实

5、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政策,以构建地面公共交通系统为主要载体,合理布设换乘枢纽与城乡路线,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打造人性化、绿色环保、具有漳州特色的多模式、多层次、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确定公共交通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地位和作用。2.2发展目标基于公交枢纽,构建以快线公交为骨干,干线公交为主体,支线为补充,郊区线为外联,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延伸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环保型、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目标按照末年2030年设定,期间分步分片实施。(1)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2)中心区线网密度约为3.5km/km2,城市边缘区线

6、网密度为2km/km2。(3)站点覆盖率500米达90%,300米达50%。(4)人均年公交出行次数达285人次。(5)公交平均候车时间降低到10分钟以内。(6)公交线路总平均长度控制在16km以内。第三章常规公交线网规划3.1规划原则(1)公交线网结构和城市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相协调。6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2)线路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等级结构合理。(3)兼顾、利用现有线路,充分考虑乘客乘车习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的关系。(4)合理减少重复线路,提高线网的均匀性。(5)线路的布设要向主客流廊道倾斜,同时要考虑增加线网覆盖率。(6)逐步加强中心城区公交

7、的周边辐射功能。(7)充分考虑各等级线路之间以及其他对外交通客运枢纽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3.2公交网络布局思路(1)枢纽辐射—互联布局模式以规划的8个枢纽为中心,建立“枢纽辐射—互联型”公交网络,向枢纽周边的主要客源点进行辐射,枢纽间又相互连接成网。(2)多层次公交功能布局模式基于“线路分等级、网络分层次、车辆分颜色”的思路,构建“点面结合”、“快慢结合”、“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网络,包括快线、干线、支线和郊区线四种类型公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