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ID:35321481

大小:4.73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3-23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_第1页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_第2页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_第3页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_第4页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实验一以太网数据帧的构成1实验二地址转换协议4实验三网际协议IP7实验四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13实验五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17实验六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1实验七传输控制协议TCP25实验八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30实验九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38实验十域名服务协议DNS41实验十一邮件协议SMTP、POP3、IMAP46实验十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50实验十三TELNET与FTP54实验十四路由信息协议RIP59实验十五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64

2、附录一仿真编辑器的使用方法70附录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7781实验一以太网数据帧的构成【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掌握LLC帧报文的格式;5.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实验环境配置】采用网络结构一【实验原理】一、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DIXEthernetV2标准;另一种是IEEE的802.3标准。目前MAC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V2的格式。下

3、图画出了两种不同的MAC帧格式。81二、MAC层的硬件地址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它是数据帧在MAC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2.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MAC帧后,首先检查其MAC地址,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这里“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l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即一个站点发送给另一个站点的帧。l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即发送给所有站点的帧(全1地址)。l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即发送给一部分站

4、点的帧。【实验步骤】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练习一:编辑并发送LLC帧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和B为例,说明实验步骤。1.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帧。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可以填写001F。类型和长度:可以填写001F。控制字段:填写02。用户定义数据/数据字段: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D。2.主机B

5、重新开始捕获数据。3.主机A发送编辑好的LLC帧。4.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LLC帧,并分析该帧内容。·记录实验结果。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5.将第1步中主机A已编辑好的数据帧修改为“未编号帧”,重做第2、3、4步。练习二: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1.主机E启动仿真编辑器。2.81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

6、0。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1.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2.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3.主机A、B、C、D、F上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所发送的数据帧。·结合练习二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练习三:领略真实的MAC帧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和B为例,说明实验步

7、骤。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2.主机Aping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帧格式。3.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4.将主机B、D、F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练习四:理解MAC地址的作用1.主机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2.主机Aping主机C。3.主机B、D、E、F上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帧,并分析

8、该帧内容。记录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报文源MAC地址报文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主机B    主机D    主机E    主机F    【思考问题】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2.为什么以太网有最短帧长度的要求?81实验二地址转换协议【实验目的】1.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2.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3.理解ARP高速缓存的作用【实验学时】建议2学时【实验环境配置】采用网络结构二【实验原理】一、使用IP协议的以太网中ARP报文格式硬件类型(值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