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

ID:35346866

大小:58.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_第1页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_第2页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_第3页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_第4页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案:《捏泥巴》教案(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捏泥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②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③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

2、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展示泥玩具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板书课题)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1.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很粗糙)2.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的?3.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展示陶器图片)提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什么用的?(把手、装饰…)1.展示陶泥,师:这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找同学上台摸一摸,说一下感受一-很软)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2.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

3、状呢?(讲解变形手法-一揉、捏、搓、压)3.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用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随意制作出a己想要的形状。4.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讲解装饰与连接的手法。)三、学生实践1、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2、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白己的看法或见解。3、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鼓励学牛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4、学生

4、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制作要求人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四、板书设计捏泥巴变形手法:捏、揉、搓、压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课后反思】泥巴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事物,这种内容的美术课对我们老师來讲应该也是最好上的内容了,因为孩子们对它的喜爱,让我们比较好控制课堂,但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这节课里我开展了尝试。让同学们亲自感受泥巴的质地,亲自总结泥巴的玩法,让学生从玩乐中掌握了制作技法。对于

5、一个美术教师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进而喜欢美术,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喜欢艺术。对此,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美术的那份喜爱,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知识链接泗水尹家城口陶鬻此鬻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乂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鬻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陶鬻的独特造型及其传播鬻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

6、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鬻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牛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鬻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鬻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疊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売的黑陶高柄杯共出,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人面鱼纹彩陶盆所用的艺术手法和半坡遗址的工艺水平在器物内壁用黑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构画手法大胆夸张。人面成圆形,头顶上三角形发髻高耸,额头涂黑,一侧

7、留出弯镰形,双眼眯成〃一〃字,〃丄〃形鼻,嘴衔两鱼,人面两侧耳部亦有两条小鱼簇拥着。在人面Z间还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鱼身及鱼头均成三角形,鱼眼呈圆形,大鱼的鱼身以斜方格为鳞。人面在鱼群之中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鱼纹刻画得十分生动:鱼头虽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画得具体而细微。鱼身上没有了鱼鳞,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占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从写实到抽象,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天上的鸟、水中的鱼、山上的树、地上的草,无一不栩栩如生。

8、进而,人类进一步认识到各种事物的不同本质和规律,于是出现了诸如从鱼纹到菱形、从花草到不同的弧形变化等各种各样从写实而来的抽象。因此,在欣赏彩陶所反映的远古艺术之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