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

ID:35367806

大小:1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_第1页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_第2页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_第3页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_第4页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制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2006年6月人才培养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文件,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总图”,是组织教学活动基本依据。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教[1998]2号文)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和借鉴了兄弟院校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院开办本科专业的经验以及我院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提出这一原则意见,作为制定专接本教学计划的原则指导文件。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制定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可以遵照《关于制定2006级本科人才培养

2、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执行。但专科起点本科教育有其特殊性,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和体现专接本教育的特点。(1)要充分体现质量第一、兼容并包的原则。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要兼容并包,与学生原学校专科专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互补与完整。(2)由于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给制定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带来一定的困难。应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原则,照顾大多数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3)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着强化基础、适当加深、兼顾实践的原则,查漏补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和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环节不宜安排过多。(4)充分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可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变更教学内容,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二、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坚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变培养单纯知识型人才,而转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开发型人才,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既要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同时也要考虑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他职业和参与经济、管理、开发等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以适应21世纪

4、对人才的需要。在以上总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各专业培养计划要明确各自的专业特色。2.基本要求3(1)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基本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社会主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本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一般了解。(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基本技能,如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及制图等,

5、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必要的社会经济观点及工程经济观点,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受到工程设计训练或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5)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学科专业的外文书刊。(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能胜任未来工作。(7)达到本专业所要求的最低学分。三、关于学时的分配1.人才培养计划内学时在1200-1400范围内,周平均学时为20-24。2.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占90%,选修课占10%,

6、即120-140学时,选修课中,公共选修课2学分,其余为专业选修课。理论教学学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由各专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掌握,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要合理界定。最后一学期可以只安排专业选修课。3.每门课的总学时中,根据课程性质可分为讲授、实验、上机等环节,习题、视听、讨论等教学环节可归入其它类,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当中。4.为统一公共课教学进度,原则上第一学期不安排任何实践教学环节。四、关于学分的计算1.理论教学(含必修、选修)按学时计算学分,每16学时计1学分,按四舍五入,最小单位取0.5。2.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生产(专

7、业或综合)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每周计1学分,生产(专业或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总计原则上不超过10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总计1学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原则上不低于14周。3.全校公共选修课占2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占5.5-6.5学分。五、外语课的要求公共外语课安排144学时。鼓励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或专业外语课程,加大“双语教学”课程力度。附:人才培养计划的结构与内容3XXX专业2006级专接本人才培养计划一、专业名称(一律按高教[1998]2号文件规定的全称填写)二、学制:专科起点本科教育2年三、学位:XXX学学士

8、四、培养目标:关于培养目标的统一要求及提法:培养目标即指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应达到的人才规格和标准,文字应高度概括,既能表达出对人才的一般综合素质要求,又能表达出不同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