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

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

ID:35374878

大小:54.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_第1页
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_第2页
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意义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洪流中的静思对科技未来的思考最近看到一则消息:2020年,5G时代降临。从4G到5G,这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它背后传递出来的是信息领域的技术革新和通讯设备的升级。5G,以及5G之后的若干G,都将重塑时代的面貌。人们都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这让我们能够辩证地思考科技的内涵。但我更愿意将科技比作一股洪流,它如风卷残云般席卷了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从物质到精神,从存在到意识,世界因此改变。科技就像魔导师从地下召唤出来的魔法精灵,它巨大的魔力就连其缔造者也难以预料。这份魔力无比巨大的特点决定了人类难以操纵它——洪流带来的改变太过于令人措手不及,在尽情使用、享用、滥用的过程

2、中令人丧失了对科技本质思考——他将带领人类到何方?(Wherewillitleadus?)今人和古人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对信息价值的思考程度。古代世界匮乏信息,生产力水平未达到信息和文化自由流通的水平,所以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识记背诵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自从互联网岀现,人类迈出了进化史上最辉煌的一步。微软的视窗系统奠定了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雏形,搜索引擎的出现颠覆了信息获取的途径,云技术的实现宣布了大数据时代来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量用兆亿为单位计算的网络记忆库。在指尖的轻微点击中,信息像洪流般向眼前袭来,速度之快甚至让我们没来得及思考。于是,随着信

3、息量的爆炸性增长,信息量本身已经没有再大的意义。真正关键的是人们对信息的价值判断:以筛选能力、鉴别能力、判定推理能力以及创造力为基础的信息处理。简单地说,时代不缺乏信息,缺乏的是信息背后的静思。现代科技最伟大的成就在我看来是智能手机的诞生。手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成了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标志。它以各种无与伦比的优势占据消费市场。它成了人们某种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它都不仅是一个工具了。智能手机,一块巴掌大的树脂外壳包着的金属块,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答案。科技将带领人类到何方?一位巨人已经为世界留下了答案。世界将永远铭记他,以及那枚被咬

4、了一口的苹果的传奇故事。提起史提芬•乔布斯(SteveJobs),大家都会想到他给科技市场注入的创新(innovation)元素。但我觉得他的“创新”不是一般意义的创新,不是着眼于科技本身的创新。科技产品的自我更新换代其实是历史必然,但是乔布斯的创新将我们带入里一个全新的视角——人性。他对“人性”的关注使得他手下的苹果产品在消费市场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此铸造了一个传奇。这里所说的"人性"不是指humannature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经过一位北大中文系研究主导师的阐释,成为对乔布斯创新内涵的解读。具备“人性”的创新思维可以解读为''以人为本”的观念

5、,在对产品的设计中融入对客户体验的揣测,以改进人触碰手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真实体验为核心理念,从而将专业知识与客户需求完美衔接。这诚然只有很少人才能做到——乔布斯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作为一名技术人员(technologist),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工程师(engineer)。他最值得称道的长处是对产品设计和美学(aesthetics)的痴迷,因此他能够从设计上摆脱陈I口的格局,不断向“人性”靠拢,让产品的使用变得简单(simple)。凭借着这样的思路,乔布斯成功地将人性情感体验的火花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让产品走上“人性化(makeitfeelpersonal

6、)n道路,使设计精美(e1egant1ydesigned),使用便捷(easy-to-use),成为苹果的法宝。是的,"人性"是一个答案,是苹果的答案,也是世界的答案。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解放人的双手,创造空前的生产力。几个世纪过去了,是时候让科技回归。在“人性”的呼唤下,科技产物开始成为心灵情感的载体,它不再是冰冷的金属电子元件的组合。科技,这股被工业文明召唤出来的幽灵,在令世界惊骇了一圈Z后终将人的心灵处谢幕。人,在此过程似乎存在着一个很微妙的身份——既是科技的缔造者,又是使用者、发展者以及受害者、被作用者,主动与被动身份重叠,恰恰将科技与人性置于一个

7、相互作用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空间当中。2020的5G,不过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段小浪花。它前前后后堆砌成的千层巨浪,才是冲击社会、世界、历史的洪流。而这洪流之下,一切需要静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